三日后。
汉东的天空阴沉沉的。
国安的特派小组乘坐的车辆缓缓驶入省委大院,稳稳停下。
车门打开,几位身着笔挺制服、神情严肃的国安人员鱼贯而出。
高育良早己带着省委的几个干部会同祁同伟和刘洵等相关的干部等候在此。
看到国安小组到来,他连忙迎上前去,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主动伸出手:
“欢迎各位国安的同志莅临汉东,一路辛苦了!”
国安小组的负责人是一位面容刚毅的中年男子,他快步走上前,握住高育良的手说道:
“高书记,打扰了。这次来汉东,也是为了尽快处理相关事务。”
双方寒暄了一番,气氛看似融洽,但是一点都不融洽。
很快,话题便转到了侯亮平的案子上。
国安小组负责人神色一正,说道:
“高书记,我们今天来,是要带走我们的同志侯亮平。他涉及的事情,我们国安内部会再进一步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高育良微微一怔,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微微点头,说道:
“理解,理解。侯亮平的问题确实比较严重,群众和干部反应都很强烈。不过,这是你们国安内部的事情,省委自然不会过多插手。”
“不过,侯亮平在汉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很多干部都盯着这件事,如果没个交代,我怕……”
国安负责人当着高育良的面,目光坚定地承诺道:
“高书记放心,我们国安向来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处理事务。对于侯亮平的问题,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高育良心中虽有一丝不甘,毕竟他原本还想在这件事上施加一些影响,但此刻也只能强压下这份心思。
他脸上依旧挂着和善的笑容,说道:
“那是自然,我们相信国安的能力和公正性。侯亮平的事情确实影响恶劣,希望你们能尽快查清真相,还社会一个公道。”
高育良说完,便示意一旁的祁同伟,把侯亮平的“罪状”都拿出来!
祁同伟接到指令,立马上前,递上材料。
“国安的同志,这是我们这段时间收集的关于此次事件关于侯亮平的材料和内容,希望能对你们的调查有所帮助。”
国安负责人看了祁同伟一眼,眼神平静如水,却又狠厉异常。
这眼神的意思就是,你在教我做事?
片刻后,国安的负责人收起了狠辣的眼神,露出一丝笑意:
“感谢你们的付出,这些材料我们会认真研究的。”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侯亮平被两名国安人员一左一右地架着走了出来。
国安人员神色冷峻,动作迅速地将侯亮平带上了车。
与此同时,刘洵和祁同伟之前收集的关于侯亮平的材料和罪状也被一并装上了车。
车辆缓缓启动,驶离了省委大院。
高育良站在原地,望着车辆远去的方向,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这侯亮平说到底,也是他的学生,没曾想一步步,竟然变成了这样。
祁同伟走到他身边,轻声说道:
“高老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高育良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静观其变吧,相信国安会处理好这件事。我们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因为这件事影响了省委的正常运转。”
侯亮平的命运己经注定了,从他横眉冷对千夫指指,高昂正义的时候,就注定了结局。
要知道他宣扬的正义,也需要特Q去维系!
一周后。
京城那头终于有了确切的消息传来。
彼时,高育良正坐在办公室,电话转接进来,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
他缓缓放下茶杯,伸手拿起听筒,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眉头渐渐皱起,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侯亮平被免职了,而且连降三级,被调到了偏远的密云,去看守水库。
高育良轻轻挂断电话,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唏嘘了一声。
那声音里,有惋惜,有感慨,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怅惘。
“一切,就这样尘埃落定了。”他喃喃自语道,仿佛在对自己说,又仿佛在对着这空荡荡的书房诉说着什么。
在他看来,侯亮平这次是真的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再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意气风发、支棱起来了。
“钟正国放弃他的时候,他就应该低头啊。”高育良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侯亮平那倔强的模样。
“要知道顺势而为,老老实实地安度余生,又何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可惜啊,他就是不愿,不愿承认这个世道的规则,不愿低头。偏偏还要去加入什么国安,这不是又一次被人当枪使吗?”
“你侯亮平算什么?”高育良冷笑一声,眼神中带着几分轻蔑。
“在历史洪流和权谋面前,你什么都不是。不过是一颗被随意摆弄的棋子罢了。”
高育良的思绪飘回到了过去,曾几何时,侯亮平也是他门下骄傲的学生。
他似乎还能看到那个在汉大校园里意气风发的侯亮平,眼神中满是朝气与锐气,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抱负。
那时的侯亮平,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让高育良对他寄予了厚望。可如今……
他轻轻摇了摇头,缓了缓情绪,伸手拿起桌上的手机,拨通了刘洵的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高育良告知了刘洵侯亮平事件的后续。
电话那头,刘洵先是寒暄了几句,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和态度,只是语气平淡地回应道:
“好的,高老师,我知道了。”
“这是他自己选得,怨不得任何人。”
这件事,对刘洵来说,没什么意外的,侯亮平的命运从他逼死郭黎明那一刻起就注定了。
他太冲动,太不懂得审时度势了。
给他的机会己经很多很多了,可惜他把握不住。
高育良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是啊,他终究还是没学会顺势而为。钟正国放弃他的时候,他就应该低头,老老实实安度余生,何必非要跟权谋硬碰硬呢。”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高育良再次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思绪飘远。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汉大校园里意气风发的侯亮平,那时的他,是多么的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可惜啊,这世事无常,侯亮平终究没能在这权谋的旋涡中全身而退。
高育良唏嘘一声,轻声叹息。
“可惜,可惜,也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