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886之德皇威廉一世

第99章 阿加迪尔的猎豹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886之德皇威廉一世
作者:
天风城的小夏
本章字数:
6594
更新时间:
2025-05-22

1911年7月1日,阿加迪尔港的晨雾还未散尽,柏柏尔渔民就看见了那艘钢铁怪物——德国炮舰“豹”号像一把出鞘的军刀。它庞大的身躯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却己足够让人心生敬畏。舰身闪耀着冰冷的金属光泽,高耸的烟囱正不断喷吐着黑色的浓烟,那是力量的象征。舰上的火炮整齐排列,炮口如同黑洞一般,仿佛能吞噬一切。

随着“豹”号缓缓靠近港口,激起的波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沉闷的声响。甲板上,德国水兵们身着整齐的制服,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傲慢。他们的出现,打破了阿加迪尔港往日的宁静。

当地的居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驻足观望,脸上写满了惊恐与不安。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雄伟的战舰,不知道这艘不速之客的到来,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而“豹”号的到来,也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国际社会激起了层层涟漪,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 在港务局的办公室里,法国专员卢西安·博蒙特正坐在桌前,他面前的咖啡杯突然“啪”的一声碎了。他的目光紧盯着窗外的那艘船,心里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认得那艘船,去年它还在基尔港的船坞里进行改装。当时,他就注意到了甲板上新增的无线电报塔,此刻,那座报塔正闪烁着莫尔斯电码的冷光,仿佛在传递着某种秘密信息。

“他们说是来‘保护德国侨民’的。”博蒙特低声嘟囔着,手里紧紧攥着刚破译的电文,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变得发白。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愤怒和无奈,“可整个阿加迪尔只有两个德国商人——一个卖气压计的老头,还有个开照相馆的瘸子。”

就在这时,电报员突然抬起头,喊道:“巴黎回电了!”博蒙特立刻放下手中的电文,快步走到电报员身边,急切地等待着消息。

当他看到法国外长德塞尔夫的指令时,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指令简短如鞭:不许退让,但避免开火。

博蒙特感到一阵无力,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法国政府不希望与德国发生冲突,但又不能让德国轻易得逞。这是一个艰难的平衡,而他却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然而,没有人注意到,就在他们紧张地讨论着如何应对德国的行动时,德国水兵们正悄悄地往“豹”号的舰艏搬运着一些奇怪的木箱。这些木箱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当某个水手失手将其中一个摔落在地时,箱板缝隙间露出的稻草下,却传出了金属碰撞的锐响。 三天后的清晨,阳光洒在阿特拉斯山脉的峡谷中,给这片荒芜之地带来了一丝温暖。部落首领穆莱·哈桑站在峡谷的中央,他的目光落在了手中崭新的毛瑟步枪上。

这把步枪的枪托上,烫印着柏柏尔符文,这些神秘的符号似乎在诉说着它的来历。然而,当哈桑将手指放在扳机护圈内侧时,他发现了一个德文钢印——“K98 1910”。

哈桑的眉头微微皱起,他对这把步枪的来历产生了疑问。但很快,他的注意力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两百支崭新的步枪整齐地排列在他的面前,每一支都散发着金属的光泽。旁边还有二十箱弹药,这些弹药足以让他的部落拥有强大的火力。

就在这时,德国特使冯·施特拉赫维茨伯爵掀开了骆驼皮帐篷的门帘,走了出来。他的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似乎对这次交易非常满意。

“还有这个——”冯·施特拉赫维茨伯爵说着,用脚踢开了脚边的麻袋。麻袋里滚出了三个带导火管的铁疙瘩,它们与阿拉伯人熟悉的黑火药土雷完全不同。

哈桑定睛一看,这些铁疙瘩竟然是克虏伯工厂标准的M1910手榴弹!而且,保险栓上还挂着汉堡港的质检标签,这说明它们是刚刚从德国运来的。

哈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兴奋,他立刻用匕首撬开了其中一个弹体,倒出了一些黄色的粉末。他小心翼翼地舔了舔这些粉末,然后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和上次的炸药味道不一样。”

“苦味酸,比法国人的硝化甘油稳定。”伯爵微笑,“顺便问一句,您知道菲斯城外的铁路桥有多长吗?” 当夜,法国巡逻队在峡谷发现空弹药箱,箱底用阿拉伯文和德文并排写着:“真主至大”/“Gott mit uns”(上帝与我们同在)。 在凯道塞的外交部沙龙里,德国大使舍恩男爵正悠然自得地把玩着一个摩洛哥皮面笔记本。这个笔记本看起来十分精致,皮面光滑,边缘用金线精心缝制,显然是一件高档的物品。

舍恩男爵漫不经心地翻看着笔记本,突然,他的手停在了某一页上。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我国商人林克先生的照相馆被抢劫了。”舍恩男爵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他的目光紧盯着那一页,仿佛要透过纸张看到背后的真相。

他接着说道:“看,连门框上的铁十字标志都被撬走了——这显然是针对德意志帝国的侮辱。”舍恩男爵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愤怒,他认为这种行为是对德国的公然挑衅。

法国殖民部长勒布伦恰巧路过,他瞥见了舍恩男爵手中的笔记本,以及上面粘着的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是所谓“被抢劫”的店铺,然而,橱窗里却分明陈列着威廉二世的肖像。

勒布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他毫不客气地反击道:“贵国‘豹’号上的水兵,昨天在沙滩上插了十二面德国旗——按经纬度计算,每面旗都代表五平方公里的‘临时保护区’吧?”

舍恩男爵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没想到勒布伦会如此首接地回应他。他突然合上笔记本,锁扣发出“咔嗒”一声轻响,这声音在安静的沙龙里显得格外清晰。

这声音让勒布伦心中一紧,他不禁想起了枪械上膛的声音。后来他才知道,那个笔记本的锁具竟然是毛瑟兵工厂的副产品,和步枪保险栓同款。 法国情报官杜兰德上尉像一条蛇一样,悄悄地趴在灼热的沙丘上,他的身体紧贴着滚烫的沙子,仿佛与这片沙漠融为一体。他的望远镜紧紧地盯着远处的德国“地质勘探队”的营地,不敢有丝毫松懈。

在望远镜里,那些德国人看起来忙碌而有序。他们似乎正在进行某种测量工作,但他们使用的仪器却显得有些古怪。杜兰德仔细观察着,发现经纬仪的镜头罩上刻着蔡司的标志,但支架却是海军炮术专用的液压缓冲款。更奇怪的是,三脚架中空的管壁里竟然藏着备用电池组,而记录员使用的铅笔竟然可以抽出钢丝——这显然是标准的德国间谍工具。

然而,最让杜兰德感到诡异的是这些德国人的行为。每天正午时分,当太阳高悬天空时,首席工程师就会突然对着怀表大喊一声:“午休!”紧接着,所有人就像听到了某种命令一样,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迅速躲进帐篷里。杜兰德对这种行为感到十分不解,他决定继续观察下去。终于,在一次窃听中,他听到了一段关键的对话:“天线角度调好了吗?”“正在同步柏林天文台时号……”

杜兰德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他终于明白了这些德国人的真正目的。原来,那些所谓的“地质仪器”实际上是伪装的高频无线电发射器,而每天中午的“午休”时段,正是德军舰炮校射的通讯窗口。这些德国人利用这个时间段,通过无线电与柏林的天文台进行时间同步,从而精确地调整舰炮的射击角度。英格兰银行的地下金库里,德国特使赫尔曼·冯·埃卡特正用放大镜审视一沓债券。 “南非战争的公债,年息4%。”英国财政大臣劳合·乔治敲着桌面,足够抵偿贵国在摩洛哥的‘侨民损失’了。 埃卡特轻笑:“我们更关心刚果河的航运权。”他抽出一张地图,上面用红铅笔圈出法属刚果与德属喀麦隆的边界河流,特别是乌班吉河这段……浅滩需要疏浚。劳合·乔治瞳孔微缩——疏浚意味着军舰通行。但他还没开口,埃卡特又推过一份文件:《德国放弃丹吉尔港权利》的草案,签字处墨迹未干。用一条内河换一个出海口?英国人冷笑,“这算术不像德国风格。”埃卡特从怀表链上解下一枚铜钥匙:“柏林自然另有补偿……比如这份比利时铁路债券的质押库密码。” 11月4日,当《法德协定》公诸于世时,巴黎街头爆发抗议。人们只看到: 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保护权,法国割让刚果27.5万平方公里给德国,但没人注意协定的秘密附件: 1. 乌班吉河航道由德法联合管控(实际德军可首插法属赤道非洲腹地) 2. 摩洛哥铁路的德国债权转为矿产股份(确保战时钨矿供应)3. 丹吉尔港的德国电报站保留(后来成为1914年地中海舰队的情报节点) ,在柏林皇宫,威廉二世用裁纸刀挑开刚果地图的裱糊层,露出下面更精细的摩洛哥地形图——上面标注着阿特拉斯山脉所有可通行装甲车的隘口。他们以为拿走了一块巧克力,德皇对提尔皮茨说,“却不知道包装纸里藏着手术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