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886之德皇威廉一世

第83章 帕夫洛维奇的抉择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886之德皇威廉一世
作者:
天风城的小夏
本章字数:
5006
更新时间:
2025-05-22

贝尔格莱德军事情报局的锅炉房里,帕夫洛维奇上校将最后一页调查记录丢进火中。橙红的火舌卷过纸张,米莲娜·伊万诺维奇的名字在焦黑中扭曲成灰。他盯着灰烬看了很久,首到副官在身后咳嗽了一声。

"上校,国防部长要求立即汇报。"

"告诉他,证据不足,结案了。"帕夫洛维奇掸了掸袖口的纸灰,"科斯蒂奇少校死于意外,伊万诺维奇女士是自杀。"

副官欲言又止。他们都见过米莲娜尸检照片上那个标准的德式近距射击伤口——太阳穴烧灼痕迹呈星形扩散,只有鲁格手枪会在这种距离留下特定形状的灼痕。

走出地下室时,帕夫洛维奇摸了摸大衣内袋。那里藏着一枚从米莲娜公寓找到的铁十字勋章碎片,边缘刻着编号"W-2874"。去年柏林军火展的纪念品,只赠送给特定贵宾。 康斯坦丁一世的侍从武官在情报局门口拦住了他。国王的奔驰轿车窗帘紧闭,后排坐着总参谋长普特尼克。 "陛下想知道,为什么德国武官昨晚突然申请离境?"普特尼克递过一份电报。维也纳站密探报告,奥匈帝国第三军团停止了边境集结。 帕夫洛维奇把勋章碎片放在真皮座椅上:"因为他们发现棋子死了。" 轿车驶过米哈伊洛大公街时,一家钟表店的橱窗反射着刺目的阳光。帕夫洛维奇突然想起米莲娜书桌抽屉里的莱茵金属公司怀表,表盖内侧用显微刻技术雕着基尔港潜艇坞的剖面图。 "我们需要更多时间。"他听见自己说

当晚的御前会议持续到凌晨。帕夫洛维奇展示了一本从德国领事馆废纸篓复原的密码记事本,上面记载着"K项目"——通过塞尔维亚军官向奥匈帝国传递虚假军事情报,诱使维也纳先开火的计划。 "立即逮捕所有可疑分子!"国防部长拍案而起。 "然后呢?"帕夫洛维奇打开投影仪。幻灯片显示出德国驻索菲亚武官与保加利亚总参谋长的密会照片,"我们刚处决两个小角色,柏林就准备好三套替代方案。" 他按下遥控器。最后一张幻灯片是偷拍的德国皇储威廉亲王日记片段:塞尔维亚人若聪明,就该让维也纳打响第一枪。会议结束后,帕夫洛维奇独自站在王宫露台上。普特尼克递给他一杯梅子白兰地:"你建议我们继续喂养毒蛇?"

"不。"帕夫洛维奇凝视着多瑙河上的货轮,"我要把毒蛇引到荆棘丛里。"

他掏出钢笔在餐巾纸上画出三角形:底边是奥匈帝国,左边是德国,右边空白处画了个问号。 "俄国人?"普特尼克皱眉。 帕夫洛维奇蘸着酒液写下"圣彼得堡银行"——米莲娜生前最后接触的机构。她的秘密账户每月5号都会收到一笔来自该银行的汇款,汇款人署名是"黑森林木材公司"。

圣彼得堡银行贝尔格莱德分行的金库里,帕夫洛维奇用米莲娜的钥匙打开了304号保险箱。里面除了一叠俄国债券,还有封火漆印着双头鹰的信。 信中用塞尔维亚语写着:"铁轨样本己验,锰含量超标部分可提取军用级淬火剂。"落款是"Друг"(朋友)。 这解释了为什么德国人坚持要塞尔维亚铁路使用特定钢轨——锰超标部分能被提炼成炮弹钢的硬化剂。更讽刺的是,这些钢轨还是用俄国贷款购买的。 帕夫洛维奇把信纸对着紫外线灯,隐藏的德文浮现:"供货延迟,需加快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边境事件。" 三天后,帕夫洛维奇"偶然"在军官俱乐部提到要检查边境铁轨质量。当晚,负责铁路监察的托米斯拉夫中校突然申请调职。跟踪发现他连夜拜访了德国商务参赞的别墅,带走一只铅封的钢制公文箱。 "要抓人吗?"暗探请示。 帕夫洛维奇摇头。他让人在托米斯拉夫的马车座位下装了磁力窃听器,录下了德国参赞的威胁:"……如果锰提取厂的情报泄露,柏林会否认一切,别忘了你儿子在慕尼黑医学院的'奖学金'。"

线索似乎毫无遗漏地都指向了柏林,然而,帕夫洛维奇在给国王的那份绝密报告里,却将所有与俄国相关的证据都单独归档了起来。

“为什么要隐瞒圣彼得堡这条线呢?”深夜,普特尼克突然造访他家,一进门便毫不客气地质问道。

帕夫洛维奇沉默片刻,然后从书柜里抽出一本《拜占庭军事史》,缓缓翻到其中夹着照片的那一页。照片上,1912年巴尔干同盟会议期间,俄国军事顾问奥尔洛夫将军正与米莲娜在花园里热烈拥吻。

“德国人希望我们去恨维也纳,而俄国人则需要我们去对抗柏林。”帕夫洛维奇看着照片,面无表情地说道,“但陛下真正应该提防的,其实是那些递刀的手。”

战争爆发前一周,帕夫洛维奇收到了一个匿名包裹。当他打开包裹时,一股寒意瞬间传遍全身——里面是一颗染血的参谋部制服纽扣,而这颗纽扣,正是托米斯拉夫中校的。官方报告称,托米斯拉夫中校在偷越国境时遭遇了奥匈巡逻队,不幸身亡。

包裹里还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聪明人不该同时数两边的棋子。”。"字迹和米莲娜日记最后一页被撕掉的部分完全一致。 帕夫洛维奇把纽扣埋在后院的樱桃树下。当晚的暴雨冲走了血迹,但冲不走土壤里锰超标的检测报告——他早就在托米斯拉夫死亡现场取了样。 当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时。在总参谋部作战室里,气氛紧张而凝重,军官们忙碌地在地图上标记着敌军的位置和行动路线。

帕夫洛维奇站在地图前,他的目光紧盯着边境地区,看着军官们将象征敌军的红色图钉一个接一个地扎向那里。这些图钉仿佛是敌人的脚印,一步步逼近塞尔维亚的领土。

然而,没有人注意到地图的右下角有一个用铅笔画的微小十字。这个十字是帕夫洛维奇特意标记的,它代表着一个锰提取厂的坐标。这个工厂虽然不起眼,但对于帕夫洛维奇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三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震撼了整个地区。锰提取厂被“误炸”,爆炸的当量远远超过了奥军火炮应有的威力。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摧毁了周围的建筑,工厂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当普特尼克在废墟中艰难地寻找线索时,他意外地发现了半块德国引信的残片。这一发现让他震惊不己,因为这意味着这场爆炸并非意外,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袭击。

而此时,帕夫洛维奇己经带着那份至关重要的俄国证据档案悄然离开了。这份档案记录了关于这场爆炸的详细调查结果和证据,而最后一页上,是帕夫洛维奇亲手写下的结论:“当两列火车即将相撞时,铁轨的国籍毫无意义。”

这句话意味深长,它暗示着在战争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权力争夺往往会掩盖真相,使得无辜的人们成为牺牲品。帕夫洛维奇的离去,也让这个谜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