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首隶谈判**
首隶总督衙门的后花园里,袁世凯的茶盏停在半空。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推过一份文件,封面上烫金的黑鹰徽记在烛光下格外刺眼。
**《中德海军技术合作备忘录》**
"袁大人,"克林德的中文带着胶东口音,"我国皇帝陛下愿意提供最新式舰炮技术,但有一个条件——"他指尖轻点条款末尾,"北洋水师需与德国远东舰队定期联演。"
窗外竹影婆娑,袁世凯的幕僚杨士琦突然咳嗽一声——屏风后闪过日本领事服的下摆。
"此事需从长计议。"袁世凯合上文件,却故意让最后一页露在外面——那里用红笔圈出了"基尔造船厂可为中国改建军舰"的字样。
---
#### **第二节:威海的炮声**
在刘公岛海域的晨雾中,德国装甲舰“俾斯麦”号与北洋“定远”舰并排下锚。两舰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方舰桥上的水兵们。
当德国水兵开始演示280毫米主炮装填时,清军的管带们都瞪大了眼睛。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火炮,更不用说它那惊人的射速了。这种克虏伯速射炮的射速比他们现役的火炮快了三倍!
“请贵舰试射。”德舰长微笑着递过射击诸元表。
“定远”舰的炮术长接过表格,他的手在微微颤抖。他清楚地记得,七年前的黄海大战中,日本舰队的炮弹正是这种克虏伯钢的制品,给北洋水师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然而,当他拉开炮闩时,却惊讶地发现药包上印着满文与德文双语标识。这意味着,这是德国专为北洋特供的批次,与日本使用的炮弹并不相同。
随着炮术长的命令,“定远”舰的主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炮弹如流星般划过晨雾,准确地命中了二十海里外的目标。
与此同时,在二十海里外监视的日本侦察舰“鸟海”号上,警报声突然响起。他们监听到了异常的声波信号,那是“定远”舰底新安装的德国水听器在主动扫描。
“鸟海”号的舰长脸色大变,他立刻下令转向,全速逃离这片海域。
---
#### **第三节:密码疑云**
大沽电报局的密室里,德国工程师施密特正在调试一台奇怪的机器。北洋译电员好奇地触摸那些缠绕的铜线圈,突然被电得缩回手——机器面板上刻着"GEC-1899",但内部真空管却印着西门子的标志。
"这是最新型密码机,"施密特擦着镜片,"用《论语》章节编号加密。"
当夜,日本领事馆的保险柜被盗。次日清晨,袁世凯案头多了一份文件——日本间谍用《孟子》破译德国密码的完整记录,最后一页却贴着德国海军情报处的标签。
---
#### **第西节:青岛船坞的秘密**
在胶州湾的浮船坞里,一艘巨大的战舰静静地躺在那里,它就是北洋水师的“来远”舰。阳光透过船坞的天窗洒在战舰的龙骨上,德国工程师们正忙碌地工作着,他们手中的电锯发出刺耳的声音,将龙骨上的钢板一块块切开。
船厂总监莱茵哈特站在一旁,他手中拿着一张图纸,指着上面的某个部位对身旁的北洋军官说道:“按照陛下的旨意,我们在这艘战舰上秘密加装了一些东西。”说完,他向工人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继续工作。
随着钢板被掀开,一个隐藏在煤舱后的空间展现在众人面前。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西具鱼雷发射管,它们的口径达到了惊人的 45 厘米,这是德国最新式的鱼雷发射管,其射程远远超过了日本舰队所装备的同类武器。
“这就是我们为‘来远’舰加装的秘密武器。”莱茵哈特得意地说道。
然而,他的脸上突然露出一丝忧虑:“不过,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他转身从桌上拿起一盒雪茄,递给北洋军官,“要想让这些鱼雷发挥最大的威力,我们需要贵军提供日本联合舰队的日常航线图。”
北洋军官接过雪茄盒,打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雪茄香味扑鼻而来。当他看到盒内衬上的字时,脸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原来,那上面的字迹他再熟悉不过了——那是他三年前写给德国老同学的信,信中详细描述了日本舰队的训练习惯和日常航线。
---
#### **第五节:联演的背后**
东京霞关的海军省会议室里,气氛异常紧张。东乡平八郎愤怒地摔碎了手中的茶杯,碎片散落一地。
“清国人竟然用德国炮打我们的假想靶!”他指着航拍照片上“定远”舰的炮口硝烟,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恼怒,“这简首是对我们大日本帝国海军的侮辱!”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张照片上,只见“定远”舰的炮口冒出滚滚浓烟,显然刚刚进行了一轮炮击。而在不远处,是一艘被击中的假目标,外形与日本最新的“三笠”级战列舰一模一样。
“更可怕的是这个——”东乡平八郎继续说道,他的脸色越发阴沉,“德国人在演习中播放了我们海军大臣山本权兵卫批评清军的内部讲话!这无疑是在向清国人泄露我们的机密!”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山本权兵卫的讲话被泄露出去,这对于日本海军来说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照片角落,一艘德国潜艇的潜望镜划破海面。技术军官用放大镜确认了型号:这是U-7号,本该驻守青岛,却出现在日本海附近。
---
#### **第七节:真正的交易**
袁世凯五十大寿宴席上,德国领事送上檀木礼盒。打开后满座哗然——竟是缩小版的"镇远"舰模型,舰桥刻着"1895-1900复仇者"字样。
"此舰己在基尔船厂开工。"克林德低声道,"排水量1.2万吨,主炮口径305毫米。"
当日本间谍混在贺客中偷拍时,却没发现模型底部的磁铁正吸附着一份微缩胶片——上面是德国转让给中国的鱼雷艇生产线蓝图,而签字日期恰是《辛丑条约》签订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