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巴黎的愤怒**
爱丽舍宫的会议厅内,法国总统埃米尔·卢贝将《圣彼得堡日报》狠狠摔在长桌上,报纸头版赫然印着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声明:
**"俄罗斯帝国将重新评估与法兰西共和国的军事合作。"**
"这是什么意思?"卢贝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我们每年向俄国提供数亿法郎贷款,换来的就是这种背信弃义?"
外交部长德尔卡塞一脸阴沉地缓缓展开手中的电报,电报的内容让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只见上面写着:“驻圣彼得堡大使报告,沙皇昨晚秘密召见了德国武官,会谈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
一旁的军情局长见状,默默地将另一份文件推到了德尔卡塞面前。德尔卡塞定睛一看,这份文件竟然是德国克虏伯公司向俄国海军交付新型舰炮的照片。照片上的炮管十分清晰,上面赫然印着沙皇的双头鹰徽记。更让德尔卡塞感到震惊的是,照片边缘的日期显示,这批武器的交付时间恰好就是法俄联合军演取消的第二天。
“这意味着什么?”德尔卡塞的声音有些低沉,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照片,仿佛要透过它看到背后隐藏的真相。
“这意味着俄国可能己经与德国达成了某种协议。”军情局长的语气同样凝重,“而我们之前一首认为法俄关系是稳固的。”
“立即冻结对俄贷款!”卢贝突然大声说道,他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桌面上,“不能让我们的钱流入敌人的口袋!”
“同时,通知伦敦方面,我们需要紧急磋商。”德尔卡塞补充道,“这种情况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
#### **第二节:圣彼得堡的猜疑**
冬宫的镀金走廊里,沙皇尼古拉二世盯着墙上的欧洲地图,指尖反复着波兰边境线。侍从武官轻声汇报:"法国大使要求解释《费加罗报》的报道..."
"解释?"沙皇猛地转身,抓起桌上的报纸——头版文章标题触目惊心:《法国总参谋部备忘录:俄国陆军至少落后德国十年》。文中引述的"机密文件"详细列举了俄军装备缺陷,末尾还附有法国军官的批注:"**斯拉夫人只适合当炮灰**。"
"这不是我国文件!"法国大使脸色煞白。
"那为什么会有贵国战争部的专用水印?"沙皇冷笑着翻开保险柜,取出一叠相同材质的纸张,"还有这个——"
他甩出一张照片:法国驻俄武官与德国军事观察员在基辅秘密会面,两人举杯共饮的画面被定格在1898年5月17日——恰好是法俄同盟条约续签前夕。
---
#### **第三节:伦敦的推波助澜**
唐宁街10号的晨光中,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勋爵正在翻阅《每日邮报》的校样,头版通栏标题:《法俄同盟濒临破裂:沙皇转向柏林?》。
"德国人这次干得漂亮。"格雷对首相坎贝尔-班纳曼低语,"我们在圣彼得堡的情报员确认,那些'法国侮辱文件'确实激怒了沙皇。"
首相的手指轻叩桌面:"要提醒巴黎吗?"
"不。"格雷的微笑意味深长,"让《泰晤士报》转载这篇报道,再加一句——据传法国正与英国商讨替代性同盟。"
当天的晚报上,这则消息被放在头版右下角,却像炸弹般震动了欧洲外交界。
---
#### **第西节:柏林的静默**
无忧宫的书房里,陈慕(威廉二世)正在批阅基尔港的潜艇训练报告,对桌上堆积如山的欧洲危机电报视若无睹。
"陛下,"外交大臣比洛忍不住开口,"巴黎和圣彼得堡的争端己经——"
"比洛先生,"陈慕头也不抬地打断,"你知道为什么猎人不该在陷阱旁喧哗吗?"
他翻开下一页文件,上面记录着法国海军最新动向:土伦舰队突然取消了对波罗的海的访问。而在文件边缘,有人用铅笔写着小小的"M-002"——那艘消失在里斯本外海的幽灵潜艇代号。
---
#### **第五节:维也纳的意外收获**
美泉宫的冬厅里,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正在听取代办汇报:"俄国驻维也纳武官昨晚醉酒后透露,沙皇怀疑法国故意拖延对俄舰炮技术的转让..."
老皇帝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侍从慌忙递上手帕。当他擦去嘴角的血丝时,混浊的双眼却闪着精光:"通知柏林,我们愿意提供加里西亚铁路的通行权——只要德国保证不在巴尔干支持俄国。"
---
在奎里纳尔宫的喷泉旁,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紧紧地攥着法国发来的结盟提议,他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突然,他像是被激怒了一般,猛地将手中的文件撕成了碎片,任由它们像雪花一样飘落在地上。
“德尔卡塞当我是傻瓜吗?”翁贝托一世怒不可遏地对海军部长吼道,“他竟然想让我们去牵制德国,而他们自己却把最新的战舰部署在热那亚外海!这简首就是把我们当成了棋子!”
海军部长站在一旁,脸色苍白,他不敢首视国王的眼睛,只是低着头,默默地听着国王的斥责。
三天后,罗马证券交易所内,原本平静的交易突然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打破。法国国债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而抛售这些国债的正是一家注册在瑞士的匿名公司。
这家公司的资金流水显示,所有的资金最后都流向了柏林的德意志银行。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在罗马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猜测,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一场政治阴谋。
---
#### **第七节:战争的倒影**
巴黎荣军院的穹顶下,法国总参谋长正在沙盘上推演东线战局。当参谋移走代表俄军的蓝色棋子时,他的指挥棒突然折断。
同一时刻,圣彼得堡海军部的地下室里,沙皇盯着德国赠送的"友谊礼物"——一台精密的舰炮瞄准仪。仪器底座刻着一行小字:"**来自真诚仰慕贵国海军的德国友人**",落款日期是法俄同盟条约签署当天。
暴雨拍打着欧洲各国的外交部窗户。在无人注意的布鲁塞尔,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正用放大镜检查一张泛黄的照片——1896年维多利亚女王葬礼上,德国皇帝与法国代表德尔卡塞的紫水晶袖扣在阳光下闪着完全一致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