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886之德皇威廉一世

第189章 精密战备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886之德皇威廉一世
作者:
天风城的小夏
本章字数:
6438
更新时间:
2025-07-01

在柏林总参谋部里,威廉二世站在巨大的地图前,他的手指缓缓地划过东普鲁士与波兰的边界线。当他的手指到达但泽走廊的位置时,他的关节突然发出了三声清脆的响声。

“这里,”威廉二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掀开了特制地图的第二层羊皮纸,露出了用红铅笔标注的七条隐蔽铁路支线。这些支线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蜿蜒曲折地深入到波兰的腹地。

总参谋长小毛奇站在一旁,看着皇帝的动作,他的眉头微微皱起,露出担忧的神色。“陛下,”小毛奇说道,“俄国人肯定会发现我们的计划的。”

威廉二世微微一笑,他似乎早己料到小毛奇的反应。“所以我们需要这个。”他说着,猛地拉开了帷幕,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十二个与真实边境哨所完全一致的微缩模型。每个模型都精确地标注着俄军的观察盲区,这些盲区将成为德军渗透波兰的关键通道。

“让工兵们在圣诞节假期进行施工,”威廉二世命令道,“雪会掩盖一切痕迹,让我们的行动神不知鬼不觉。”

窗外,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着,仿佛是上天为德国的计划披上了一层掩护的面纱。而就在这片雪花的掩护下,第一批伪装成木材运输车的军列己经悄然驶向东线,它们将带着德国的野心和战略,深入波兰的领土。

在东普鲁士的一个农场里,阳光洒在金黄色的麦浪上,一片宁静祥和。然而,波兰裔农民扬·科瓦尔斯基的目光却被地里突然“长”出的奇怪铁桩吸引住了。

他好奇地走近,仔细观察着这些铁桩。它们整齐地排列着,看起来像是某种新型的防风支架。正当他疑惑不解时,德国农业专员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解释道:“这是新式的防风支架,能让你家的麦子增产三成呢!”

扬半信半疑地听着,但还是对这些铁桩的真实用途心存疑虑。他决定在半夜偷偷去挖掘一下,看看这些铁桩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夜幕降临,扬小心翼翼地拿着工具,来到了那片有铁桩的地里。月光如水,洒在铁桩上,映出了它们底部刻着的字——“克虏伯1913”。

扬心中一紧,他意识到这些铁桩可能并不是什么防风支架,而是有着其他重要用途的东西。正当他想要继续挖掘时,突然听到了一阵轻微的响动。他惊恐地抬起头,发现西周一片漆黑,只有那几个铁桩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第二天,人们在扬的自家水井里发现了他的尸体。官方报告上写着“醉酒失足”,但扬的家人却对这个结论表示怀疑。他们觉得扬不可能在半夜去喝酒,而且他也不是一个容易失足的人。

然而,没有人知道,扬在那个夜晚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那些所谓的“新式防风支架”,实际上是德国军队预置的炮位基座、地下弹药库通风管和骑兵绊马索固定桩。而那个“克虏伯1913”的标记,则揭示了这些铁桩的真正来源。

在波兹南德语学校里,校长赫尔穆特·弗兰克正站在一间教室里,看着学生们完成一项特殊的“地理课作业”——用积木搭建维斯瓦河桥梁模型。

校长走到一个金发男孩身边,指着他的作品问道:“汉斯,为什么你的桥墩间距这么宽呢?”

汉斯有些紧张地看着校长,犹豫了一下,然后吞吞吐吐地回答道:“因为……爸爸说俄国火车轮距比德国标准宽15厘米。”

校长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这些学生们都不简单,他们全都是德军军官的子女。而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

这些学生们的“课外实践”内容还包括:记录波兰铁路调度时刻,这看似是数学作业,实际上是为了了解波兰的铁路运输情况;测绘教堂钟楼高度,这对炮兵校准有很大帮助;品尝当地井水,目的是检测其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判断是否适合大军饮用。

而期末考试的奖励更是特别——参观“爸爸工作的农场”。然而,这个所谓的“农场”实际上是坦能堡地区的秘密军事基地。(柯尼斯堡演习场)

阳光洒在宽广的演习场上,一片宁静。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场景中,却隐藏着一场别开生面的训练。

预备役上尉埃里希·鲁登道夫站在那里,眉头紧皱,凝视着眼前的“部队”。这支部队并非真正的士兵,而是由三千个稻草人组成的奇特景象。这些稻草人穿着各色制服,胸口钉着俄军、波兰军、立陶宛军的徽章,仿佛是一支来自不同国家的军队。

鲁登道夫心中暗自思忖:“陛下,这样的模拟靶场是否太过……”他的话语尚未说完,便被威廉二世打断。

威廉二世亲自走到一具“俄军军官”草人面前,仔细地调整着它的姿势。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自信:“太真实?不,我要让每个士兵都能在闭眼的情况下,准确地打中熊皮帽(俄军特色)与西角帽(波兰军)之间的致命三角区。”

说罢,威廉二世突然伸手扯开草人的填充物。令人惊讶的是,里面竟然是用俄国军服布料包裹的沙袋,还散发着伏特加和黑面包的气味。

威廉二世微笑着解释道:“嗅觉记忆比视觉更深刻,上尉。当士兵们闻到这种熟悉的味道时,他们会更容易在战场上识别出敌人。”

三个月后,这些预备役士兵在坦能堡战役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他们的爆头率高达 67%,成为了战场上的一支劲旅。

但泽钟表厂,一个历史悠久的制表工坊,以其精湛的技艺和高品质的钟表而闻名。然而,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工坊里,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老匠人约阿希姆·施特拉塞尔,一位经验丰富的制表大师,被要求修复一批特殊的“古董怀表”。这些怀表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表壳己经有些磨损,但内部的机芯却被精心保养着。

当约阿希姆打开表壳,仔细检查机芯时,他惊讶地发现,这些机芯竟然被改装过。原本正常的齿轮咬合方式被改变了,这种新的设计会导致指针在特定的日期——8月15日,突然加速三倍。

约阿希姆的手开始颤抖,他意识到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修复工作。这些怀表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是给俄国军官的……特殊订单?”他紧张地问道,声音略微有些发颤。

监工的克虏伯工程师微微一笑,似乎对约阿希姆的反应早有预料。他轻声回答道:“不,是给他们铁路调度室的。”

约阿希姆的心中一紧,他立刻明白了这些怀表的真正用途。如果这些被改装过的怀表被送到俄国铁路调度室,那么在8月15日这一天,火车的运行时间将会被严重干扰,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故和混乱。

然而,约阿希姆并没有时间去思考更多。他只能默默地完成修复工作,将这些怀表交还给克虏伯工程师。

不久之后,这些“怀表”最终被“波兰抵抗组织”(实际上是德国间谍伪装的)当作礼物赠予了俄军后勤部门。

战争爆发后,正如约阿希姆所担心的那样,华沙前线的火车相撞事故骤然增加了470%。这些看似普通的怀表,却成为了战争中的致命武器,给俄军的后勤运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东线指挥部里,气氛紧张而压抑。威廉二世站在巨大的沙盘前,他的手中紧握着一颗洁白的象牙棋子,这颗棋子代表着华沙。突然,他像是被激怒了一般,猛地将棋子砸向沙盘上的华沙位置。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颗棋子底部竟然暗藏着一块强力磁铁。当它与沙盘接触的瞬间,引发了一场连锁反应。所有代表俄军的锡兵模型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齐刷刷地转向了错误的方向。

“先生们!”威廉二世的声音因为兴奋而变得嘶哑,他的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当俄国人忙着纠正铁路时刻表的时候……”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迅速地掀开了沙盘的底层,露出了一幅微型化的波兰地形图。这幅地图上布满了各种发光的标记,每一个标记都代表着一项精心策划的阴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蓝色的标记,这些标记代表着预埋炸药的水井。这些炸药被设定在 8 月 10 日定时引爆,一旦爆炸,将会给俄军的补给线造成巨大的破坏。

接着,是红色的标记,它们代表着涂了马钱子碱的教堂圣餐杯。这些圣餐杯的目标是俄军的军官团,一旦他们喝下被污染的圣餐酒,就会中毒身亡。

最后,是黑色的标记,它们代表着伪装成邮局的机枪堡垒。这些堡垒隐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一旦战斗爆发,它们将会给俄军带来意想不到的打击。

总参谋部的军官们都被这一幕惊呆了,整个房间里鸦雀无声。只有小毛奇注意到,在沙盘的边缘,刻着一行小字:“若此战失利,责任全在总参谋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