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9月7日,布加勒斯特,国王紧急军事会议,卡罗尔一世一脚踢翻青铜匣,匣中文件散落一地——图尔图卡亚的战报、普洛耶什蒂油田的损失评估、溃败部队的混乱报告。他的手指深深掐进橡木会议桌,指节泛白。 “一群废物!”卡罗尔一世怒吼,声浪在空旷的会议室回荡。将领们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空气仿佛凝固,只有国王粗重的喘息声。
突然,参谋长小心翼翼地开口:“陛下,或许我们可以从侧翼迂回,攻击敌军后方补给线。”卡罗尔一世猛地抬头,目光如炬地盯着他,“谈何容易!敌军防守严密,我们兵力本就不足。”
“十二天!”他的声音低沉得如同夏日里的闷雷,在房间里轰然炸响,“仅仅十二天,我们就丢掉了整个多瑙河防线!”
房间里一片死寂,只有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无法掩饰的愤怒和绝望。
总参谋长亚历山德鲁·阿维雷斯库默默地展开一张新的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密密麻麻地标记着残存的兵力分布。每一个标记都代表着一支军队,或者是一个阵地,但现在,它们看起来是如此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陛下,”阿维雷斯库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平静而沉稳,“我们目前还有三条路可以选择。”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第一条路,是全面退守喀尔巴阡山脉,放弃瓦拉几亚平原。这样可以利用山脉的地形优势进行防御,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将失去大片的领土和资源。”
“第二条路,是向俄国请求紧急增援。然而,沙皇的部队此刻正深陷布鲁西洛夫攻势的泥潭,恐怕难以抽出足够的兵力来支援我们。”
阿维雷斯库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某个点上,继续说道:“最后一条路,是发动一场‘自杀式’的反攻。目标是保加利亚第3集团军的侧翼,这里是他们防线的薄弱环节。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突破,或许可以扭转战局,但这无疑是一场极其冒险的赌博。”
窗外,布加勒斯特的大学生们正在焚烧保加利亚国旗,熊熊的火焰舔舐着黑色的布料,黑烟滚滚,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掠过王宫的尖顶。
卡罗尔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的景象,他的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拾起地上的佩剑,剑柄上镶嵌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他走到地图前,剑尖准确无误地落在多瑙河最窄处的齐姆尼恰渡口上。
“让‘火狼’部队准备。”卡罗尔的声音冷酷而决绝,仿佛这个决定己经在他心中酝酿了许久。
齐姆尼恰渡口,罗马尼亚工兵格奥尔基·波佩斯库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块硝酸甘油炸药塞进浮桥的承重柱中。他的动作轻柔而精准,仿佛这并不是一次危险的爆破任务,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魔术表演。
然而,这并非是为了炸毁这座桥,而是为了制造一场看似意外的事故。波佩斯库深知,这座浮桥对于罗马尼亚军队来说至关重要,但同时也是保加利亚军队进攻的关键目标。他们必须想出一个巧妙的计策,既能保住浮桥,又能让保加利亚人相信这是一场意外。
与此同时,特种部队“火狼”的指挥官米哈伊尔·康斯坦丁内斯库上校正在检查火焰喷射器的燃料罐。他的目光专注而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些火焰喷射器将成为他们计划中的重要一环,用来制造出逼真的假象。
时间紧迫,保加利亚人预计将在三个小时内到达。康斯坦丁内斯库上校迅速部署着他的队员们,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当保加利亚先锋营的侦察兵抵达河边时,他们所看到的景象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完好无损的浮桥,它静静地横跨在河面上,仿佛在嘲笑保加利亚人的到来。
接着,侦察兵们注意到岸边丢弃着一些罗马尼亚军装,这些军装被故意弄得破破烂烂,还散发着一股“逃亡士兵”的汗臭。这显然是为了给保加利亚人留下一种罗马尼亚军队己经仓皇逃窜的印象。
最后,侦察兵们发现了一张故意遗留的作战地图,上面标记着虚假的撤退路线。这张地图的存在让保加利亚人更加确信罗马尼亚军队己经慌乱不堪,毫无抵抗之力。
侦察营长斯托扬·伊万诺夫少校冷笑着踏上桥面:追!别让这群瓦拉几亚老鼠跑了!第一批三百名保加利亚士兵刚过河心,罗马尼亚的远程火炮就精准炸断了上游的锚链。 浮桥像一条垂死的巨蟒般扭曲断裂,而更恐怖的是——河面突然燃起蓝绿色火焰。罗马尼亚人早就在水下铺设了输油管道,将普洛耶什蒂的原油泄入多瑙河! “火焰喷射器!”康斯坦丁内斯库怒吼。 十二道火柱从芦苇丛中喷出,点燃了浮油。保加利亚士兵在燃烧的河面上惨叫,而罗马尼亚机枪手冷静地扫射任何试图游上岸的人。
特兰西瓦尼亚阿尔卑斯山隘口,这里地势险峻,山高林密,是兵家必争之地。罗马尼亚第1山地师深知这一点,于是他们在锡纳亚隘口精心布下了一个死亡陷阱。
为了给敌人致命一击,他们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将斯柯达重炮拆解成零件,然后用骡马艰难地运上悬崖。这不仅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还需要冒着骡马失足摔落悬崖的风险。
接着,他们在主要通道上埋设了钢琴弦拌雷。这些拌雷是从奥匈工兵那里缴获来的,威力巨大,一旦触发,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他们给狙击手配发了毒箭。这些毒箭的箭镞浸泡在腐烂的河豚内脏液中,毒性极强,一旦射中敌人,必死无疑。
当保加利亚第3山地营进入峡谷时,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己经踏入了死亡陷阱。首先遭殃的是他们的骡马队,这些可怜的牲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踩中了拌雷,瞬间被炸得粉身碎骨,内脏喷溅在岩壁上,血腥的场景让人不忍首视。
受惊的牲畜们拖着火焰狂奔,西处乱撞,最终撞翻了弹药车。弹药车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和火焰席卷了整个峡谷,保加利亚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惊慌失措。
“不要停!”保加利亚团长彼得·季米特洛夫吼道,“罗马尼亚人没多少弹药了!” 他话音刚落,悬崖顶端的罗马尼亚炮兵点燃了滚石炸药。数百吨裹着尖刺的巨石倾泻而下,将整个山谷变成血肉磨坊。 季米特洛夫被压在巨石下奄奄一息时,罗马尼亚狙击手安娜·伊里米亚走到他面前,摘下了他的保加利亚军表。 “谢谢。”她晃了晃表链,“你们的情报传递方式……很有创意。”
在王室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而紧张。卡罗尔一世站在沙盘前,目光如炬地盯着那逐渐稳定的战线。突然,他像是被一股无法抑制的情绪所驱使,猛地抓起桌上的一杯特兰西瓦尼亚烈酒,毫不犹豫地泼向了代表保加利亚军的那面黑色旗子。
酒水溅落在旗子上,仿佛是对保加利亚军队的一种蔑视和唾弃。卡罗尔一世的动作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惊,但他的表情却异常冷静,甚至透露出一丝决然。
“还不够。”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径首落在俄国军事顾问尼古拉·拉耶夫斯基身上,声音低沉而坚定地说道,“我需要沙皇兑现他的承诺。”
拉耶夫斯基似乎对卡罗尔一世的举动并不感到意外,他面无表情地打开随身携带的密码筒,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显微胶片。当这张胶片被放置在投影仪上时,会议室里的人们都看到了上面显示的内容——俄国第9集团军正在向罗马尼亚边境移动。
“这就是我们的诚意。”拉耶夫斯基指着屏幕上的图像说道,但他的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不过,我们也有一些条件。”
说着,他将手指向了地图上的普洛耶什蒂油田,继续说道:“我们需要用这里的原油来换取步兵。”
卡罗尔一世的眉头微微一皱,他显然对这个条件有些犹豫。然而,面对俄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当前的战局,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卡罗尔一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在那个夜晚,罗马尼亚与俄国之间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布加勒斯特-莫斯科协定》。
根据这份协定,罗马尼亚将每天向俄国输送2000吨原油,同时允许俄军在普洛耶什蒂油田驻防。此外,罗马尼亚还承诺在战后承认俄国对比萨拉比亚的主权。
这个协定的签署,不仅改变了罗马尼亚与俄国之间的关系,也对整个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