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芸:王者浴血

第六章:会整事的臣子们(上)

加入书架
书名:
众生芸:王者浴血
作者:
历史的搬运工
本章字数:
5830
更新时间:
2025-04-16

1.百里奚:五张羊皮的故事

羊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羊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这样的故事,放在春秋时期,那都不是事儿。

兵荒马乱的年代,人命和羊命是可以等价交换的。

今天要说的男主,就是鲜活的样本。

百里奚,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国人。

他本是虞国的大夫,领着清谈的空饷。

过着同僚不喜,君王不爱的日子。

忽然某天,晋国与虞国合伙对虢国实施闪电战。

晋国打下了虢国城池,背信弃义把虞国给占领了下来。

百里奚人缘一般,没人给他通风报信,自然就成了瓮中之鳖。

那时候,打战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抢钱、抢地、抢女人。

所以战争一结束,虞国的美女就成群结队地送到晋国。

百里奚作为战俘编入奴隶队伍,拉进了陪嫁的队伍。

陪嫁的奴隶,是要干体力活的。

百里奚以前闲散惯了,哪里吃得了这般苦头。

挨了三次揍以后,只得用家传的美玉贿赂王府的军官。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悄悄地溜到了楚国的宛邑。

哪知道东边是奴隶坑,西边也是奴隶坑。

溜到宛邑的百里奚,裤头还没干,就再次沦为奴隶。

正当他拿起瓦片,想要抹脖子与全世界说再见。

只听见一声高亢的声音:“五张羊皮,换那个要抹脖子的倔驴!”(完)

2.曹刿:最牛战场分析员

鲁庄公十年,新上任的齐桓公上门约架。

此前,鲁国和齐国掐架,鲁国基本均以失败告终。

所以听闻再次约架,鲁国公和群臣都面露难色,十分沮丧。

这摆明了,齐国又想过来掐软柿子,找存在感的。

鲁国再小也是国,所谓输人不输阵,输阵不输面子。

架一定要打,怎么打,一时拿不定主意。

正在众人“沉默是金”之际,负责外宣的曹刿觐见。

他一上场,就问了鲁国公一个问题:凭什么能力与人掐架。

鲁国公说,我有一群吃我的、穿我的、用的我大臣。

曹刿说,团伙利益最大化,往往加剧阶层固化,不宜约架。

鲁国公又说,我经常潜心的求神拜佛,从不虚报供奉的数量。

曹刿说,VIP充值搞不过人家,上门那就是送人头,不宜约架。

鲁国公接着说,我善于断案,大大小小的案件,都以证据量刑。

曹刿说,西议两公开到位,人心齐,如果要约架,带上我。

鲁国公听闻,大喜,与齐桓公约战长勺。

约战当日,鲁庄公与曹刿同坐一辆车。

齐军一阵鼓起,鲁庄公要应战,曹刿说不可,先等等。

齐军次再次击鼓,鲁庄公又要应战,曹刿还说不可,再等等。

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鲁庄公还未开口,曹刿说:干,TND!

鲁国公急挥令旗,军队声势如虹,凶猛的扑向齐国的军队。

“大王,你踩着我脚了。”鲁国公回头,看见曹刿憋红的脸。(完)

3.范蠡:西湖泛舟泡美女

史称范蠡有三精:治国精绝、经商精炼、泡妞精准。

在治国方面,他劝老百姓从事农业劳动。

老百姓有的吃,有的穿,生活自然安定。

一旦,吴国军队想要打破这份安定,老百姓必然不答应。

当勾践大旗一挥,老百姓就地转化为革命战士。

肩负起保家卫国、锄强扶弱的重任。

最终将夫差的军队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在经商方面,他隐姓埋名,在齐国围海造田。

通过低价收购,高价卖出的方式,赚了好多好多钱。

齐国的国君听到了他的贤名,想要请他做国相。

他赶忙把钱财都捐了出去,拒绝去朝廷里做官。

在泡妞方面,他更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农忙时,他作了好多首《采桑曲》。

手把手,嘴对嘴,教桑农的妙龄女子吟唱。

那些痴情的小姑娘,个个想往他的身上躺。

把他当作梦中的情郎,多少少女为此蹉跎了时光。

闲暇时,他带着心爱的姑娘,泛舟西湖上。

一杯酒,一盏茶,一场山前的雨。

听着桑间濮上之音,消遣着岁月的漫长。

他那心爱的姑娘,似乎哪里见过。

哦,对了,是吴王帐中的西施姑娘。(完)

4.惠施:古今抬杠第一人

论抬杠,惠施绝对是一顶一的高手。

杠精的名号,也非他莫属。

抬杠,是一门高深的行为艺术。

首先,要有足够丰厚的知识储备。

惠施在当当网买的书啊,足足可以塞满五驾牛车。

无论和谁抬杠,他都能找到各种合理或非合理的论据来搪塞。

纵横家张仪见了他,也要行个礼作个揖,喊声将军,提防提防。

其次,要有足够多的抬杠机会。

惠施是魏国的座上宾,魏王经常听他讲学。

讲完学,就参加各种各样的游欢宴。

觥筹交错,你来我往,像割不完的韭菜。

酒劲上来,脾气上来,自然是抬到杠上开花。

更狂傲的是,连救他的船夫,他也不忘抬杠一下。

对惠施来说,抬杠是日常的生活。

最后,要有一个强大的对手。

惠施喜欢音乐,所以他同样找了个爱音乐的对手。

就是那个死了老婆,开心的鼓盆而歌的庄周。

惠施经常约庄周下小酒馆免费畅饮,顺便练练嘴皮子。

但自从当了魏国的宰相,他就和庄周疏远了。

毕竟,彼此的身份地位不同了。

那些一起抬过的杠,己经凌乱在风中了。(完)

5.甘龙:一辈子要走的路

祖制,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对于甘龙来说,祖制是变法的底线。

一旦突破这个底线,那就是数典忘祖的大不孝。

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也不可以。

守着祖制牌坊谈改革的甘龙,真的很辛苦。

同族的哥们怨恨他,总是在背后诋毁他。

说他是世族集团最大的反骨仔。

不好好用心守卫世族的利益。

非要抛头露面,拯救羸弱多病的国家。

说他堂而皇之支持新政。

结果却削弱了世族的权益。

说到动气处,恨不得把他的名字从族谱里删掉。

他们的咒骂,甘龙难道真的不知道么?甘龙什么都知道。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不是简单的家与国的问题。

更深层次的,是秦国与世界的问题。

大秦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这才是身为秦国的太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生于乱世,他也想找个好地方躺平。

但他能躺平么,他不能躺平,也不可以躺平。

他要辅佐君王,调整好整个大秦帝国命运之轮的走向。

这才是甘龙,一辈子要走的路。(完)

6.商鞅:撑杆跳职业选手

在春秋战国的舞台上,撑杆跳运动员商鞅是天空中闪亮的星。

在入籍秦国之前,商鞅在魏国国相公叔痤府上任中庶子。

后来,公叔痤病重向魏惠王举荐商鞅,并没有被重用。

公叔痤死后,商鞅听闻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便投奔秦孝公。

秦孝公志向远大,意欲争霸天下。

最大的阻力,来自于甘龙、杜挚等旧贵族代表。

但此时,秦国国内的矛盾相当尖锐,改革弦上之箭不得不发。

不要说争霸天下,人民的衣食都要成问题。

此刻,商鞅高调提出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内颁布《垦草令》,要求国内贵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一方面,削弱了贵族、官吏的特权。

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的社会认知度。

第二步,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

一方面,清楚掌握了人员底册。

另一方面,加强了人员监管,一人犯罪,邻里连同受罚。

第三步,开阡陌封疆,统一度量衡以及禁游宦之民等。

一方面,扩大的疆域的版图。

另一方面,为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这一步、两步、三步,望着天的商鞅,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让原本羸弱涣散的秦国军队,变成虎狼之师。

也让地处偏僻、被诸侯们疏远的秦国,一跃成为世界的焦点。(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