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芸:王者浴血

第二章:讲仁义的霸王们

加入书架
书名:
众生芸:王者浴血
作者:
历史的搬运工
本章字数:
5512
更新时间:
2025-04-16

1.宋襄公:仁德公子莫打仗

公元前637年,宋襄公死了。

春秋时代最后的理想主义,也随之关进了坟墓。

为了仁义而活着的男人,至今仍因那场战争而被世人嘲笑。

那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38年,史称泓水之战。

宋襄公讨伐郑国,与前来营救郑国的楚兵在泓水边交战。

当时,宋军己摆好了阵势,楚军还在渡河。

宋国的司马子鱼说,趁着楚军还没渡过泓水发动进攻。

宋襄公摇摇头,没有同意。

稍后,楚军渡河完毕,但还没有摆好阵势。

子鱼又对宋襄公说,现在进攻还不迟。

宋襄公继续摇摇头,还是没同意。

等楚军摆好了阵势,宋军才发动进攻,结果大败。

宋襄公也在战斗中大腿受伤,次年伤重而死。

宋国的王室,都是昔日商朝的遗老遗少。

周天子灭了殷商,并没对纣王的后人斩尽杀绝。

而是把他们放在一圈姬姓国的中间,接受严密的监视。

随着周朝的没落,诸侯国相继雄起,就没人把宋国当回事了。

等宋国到了宋襄公手里,他凭借“仁义”赢得了贤君的美誉。

更让齐桓公安心托孤,一夜之间成为超级政治明星。

可惜,春秋乱战,各自阴谋,早己经没有什么仁义可言。

宋襄公的贵族精神,沦为最后的一点光亮。(完)

2.楚庄王:三年不飞是好鸟

有天,楚国大夫伍举,觐见楚庄王。

恰巧,楚庄王那天正喝酒吃肉,欣赏武道。

一看见伍举,便问他此番前来何意。

伍举东唠唠,西嗑嗑,就是不说人话。

楚庄王不耐烦了,正准备下逐客令。

伍举这才理了理衣冠,给楚庄王分享一个谜题。

楚国京城有只鸟,栖息在朝廷大梁之上。

整整三年的时间,它既不鸣叫也不飞翔。

这事令人感到费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楚庄王明白,这是伍举的讽喻。

于是,他就给伍举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我们的楚国啊,有一片好大的林子。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

有一种鸟,三年来,天天飞,天天飞。

不是东边去拈花,就是西边去惹草。

久而久之,花名留下了一大串。

高飞的本领,却没学到多少。

另一种鸟啊,三年来,也不飞,也不叫。

天天待在窝里,偷偷的练习高飞的姿势。

要么不高飞,要高飞就要冲上九重天。

要么不鸣叫,要鸣叫就要歌声振林樾。(完)

3.晋文公:东风寒食清明柳

每当东风起,晋文公都会想到一个人。

那个人,在他早年逃亡卫国的时候,不离不弃的跟着他。

那个人的名字,叫介子推。

那次,他饥饿难耐,低声下气地向田夫乞讨。

田夫不仅不给他饭吃,还用土块戏弄他。

他气急攻心,就那样昏厥了过去。

等他醒来的时候,介子推正端着一碗肉菜汤。

后来他才知道,那块肉是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来的。

须臾之间,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

他从一名无家可归的逃犯,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国君。

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都一一过来领了赏。

唯独介子推,却迟迟没有过来。

于是,他开始遣人寻找介子推。

想要兑现,当日在月光中许下的诺言。

偏偏介子推,带着老母亲,逃到绵山隐居了。

他求人心切,命人火烧锦山,想要把介子推逼出来。

然而他肤浅了,低估了介子推的牛脾气。

介子推宁可背靠柳树变烧烤,也不为五斗米而恋功名。

他错了,但那个错注定无法挽回。

今日,又是一年寒食,东风轻拂窗外的细柳。

他轻声地问:介子推,你在异世界还好么?(完)

4.齐桓公:公子曾经叫小白

以前,我叫姜小白。

命运多舛,人生苍白。

后来,我改名了,改成了齐桓公。

从此,顺风顺水,衣食无忧。

我非常感谢,帮助我逆天改命的那两个人。

一个叫鲍叔牙,他总是称呼我为公子。

先前,我们俩一起流亡到莒国。

他在矿场做苦工,换回食物接济我。

让我度过了那段困厄、饥寒、迷惘的日子。

之后,他听闻齐国无主,坚持驾着马车送我回齐国登基。

持续赶了三天三夜,一路上没有合过眼。

只为了助我躲过,那支来自暗处的箭。

就当我要封他为齐相的时候,他却婉言谢绝了。

他说,有一个人比他更加适合。

我要感谢的另一个人,他叫管仲。

当初,那个曾经想一箭送我去见释迦摩尼的人。

如今,那个鲍叔牙口中更适合做相国的人。

我知道,我应该感谢他,我的敌人。

是他让我学会了坚强,激发了我的潜能。

是他让我明白,经历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完)

5.秦穆公:羊皮五张换贤人

天道以九制,九是数字中最大的。

所谓数字越大,责任就越大。

作为秦国的第九位国君,秦穆公通过抓阄走马上任。

一切符合法定程序,且结果真实有效。

对于秦穆公而言,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振兴国家,是历史的车轮前进的必然。

励精图治,是命运的号角深情的召唤。

秦穆公深知,天降大任于斯人,任重而道远。

彷徨从来不是理由,无奈终究不是借口。

哪怕赶鸭子上架,他也只能拼命努力工作以谢天下。

一国之君,是没有有权力选择随便摆烂的。

秦穆公明白,治大国如烹小鲜,繁琐而复杂。

公元前600年,国家最需要的是人才。

他听闻,虞国的大夫百里奚是个刚正不阿的君子。

楚成王不把他当作上宾,却把他当作奴隶。

于是,连夜赶到楚国,用五张羊皮换回了百里奚。

当百里奚向他推荐蹇叔,他便毫不犹豫的任用。

只有经历过死亡的人,才会更加珍惜生命。

眼前的百里奚,就是那个涅槃重生的人。

谁赋予他新生,谁就将掌控了历史的走向。

与其说秦穆公选择了百里奚,不如说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6.赵武灵王赵雍:马背上的神射手

从天而降的赵雍,安坐在马背上,南征北战。

胡服骑射的嚣张,让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

赵国的巅峰时刻,完全可以和秦国分庭抗礼。

赵雍最大的功绩,是火力全开灭了中山国。

赵国的心腹大患,终于在赵雍的手中彻底终结。

随后,赵雍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夺得了他们的大片牧场。

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以便监管北方草原。

同时,为了阻止林胡和楼烦军队南下。

赵雍派人修筑了两条赵长城,构筑强大的人工屏障。

但让赵雍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死不在外患,而在内忧。

那年,赵雍游巡大陵,梦见少女鼓琴而歌。

梦中情人吴孟姚,为他生下赵何,没几年就死了。

赵雍觉得对不起心爱的女人,于是废了公子章,改立赵何。

更在壮年之期,将王位禅让给赵何,全心专注对外军事扩张。

但他忽略了,废长立幼这事儿存在的风险。

简单的认为,只要对两个娃不偏不倚,就会其乐融融。

要知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君王的无上威严,必须建立在血的烙印之上。

赵雍想要公子章做代王,但赵何却不答应。

赵雍于是以去沙丘看墓地为名,令公子章与赵何互殴。

怎料赵何棋高一招,将公子章和赵雍双双围困,活活饿死。(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