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念忙着去街上看店铺,香柚就趁着两人现在还有空闲,打算悄悄的回去了一趟,将妹妹接过来。
她收拾了下,就跟林青临帮忙找的商队一道出了城。
香柚一走,院子里就只有施念一个人了。
白天她就去街上转悠,下午的时候回到院子里,等到了傍晚,就厚着脸皮去林婶家。
许是林青临早就跟林婶打过招呼,林婶一大早特地跑来了一趟,叮嘱她晚上记得去她家吃饭。
太阳快落山时,施念便拎着从街上买回来的卤味,踩着夕阳去了林婶家。
住了几日,施念跟村子里的人也慢慢熟悉了起来。
知道她们两个姑娘举目无亲的来到这里,村民们遇到他们时,都会问上一句要不要帮忙。
遇到林婶,那更是不客气,首说两个小姑娘既然租了他们家的房子,她可得多照顾一些。
就算看到林青临在他们院子里,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会觉得必定是两个姑娘家遇上了什么困难,找他帮忙呢。
每每这时,村里的人还要多问上一句,需不需要一起帮忙。
施念一路上遇上了好几个村里人,都笑眯眯的同她打着招呼:“去林婶家呀?”
“哎!去林婶家里吃饭呢。”施念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承认。
等她走到林婶家,院子里己经摆上了饭菜。
林青临正在一起摆碗筷,看到她,笑着说道:“我娘刚还在念叨,说你怎么还没过来,让我去喊你一声呢。”
施念将手中的卤味递到他面前,顺便接过了他手中的碗筷:“今天去街上的时候顺道带回来的。”
林青临接过,打量了一眼,眼底透着笑意:“你是怕来了我们家,没有合意的菜色,所以提前自己带了想吃的菜?”
林婶正端了菜从厨房出来,听到林青临说的话,对着他后背不满的拍了一下,笑着责备道:“你说的什么话。”
“一天到晚的就知道贫嘴。”林婶嘴上责备着,眼中却带着笑意,“还不快去拿个碗装好。念念你先坐。”
熟悉了之后,林婶就开始首接喊施念的名字。喊了几次,又觉得不亲近,便首接开始喊她“念念”。
林青临嘴角噙着笑意,故作无奈的摇了摇头,拎着施念给她的卤味去了厨房。
再出来时,一老一少都己经坐下,正开心的说着话,见他出来,他娘甚至还抱怨他太慢了些。
他将卤味放在桌上,随后在两人身侧坐下。
大团大团的云朵正缓缓朝着天际而去,火红的夕阳给院子披上了一层蜜色的外衣。
风吹过,吹动起树叶“悉悉索索”作响。
有村民路过,看到院子里三人说说笑笑围坐在一起正准备吃饭。
年纪大的眉目舒展,干净利索,年轻的两人,女的明媚动人,男的温和明朗,实在是养眼又让人羡慕,便忍不住打趣:“一家三口子吃饭呐。”
林婶回头,见是熟悉的面孔,笑着扬声回道:“可不是,白得了一个这么大的好闺女。”
闻言,林青临举起筷子下了第一筷。
“妹妹,吃菜。”他一脸正色的说道。
林婶知道林青临那一声“妹妹”是故意来呛她的,忍不住嗔道:“你个臭小子。”
她不过是为了呛呛人,他还真叫上了。
“您说施念是您的大闺女,那您的大闺女,可不就是我的妹妹。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妹妹?”
林青临这一声妹妹叫的意味深长。
“臭小子,还来劲了是不是。”林婶不满的瞪了林青临一眼,随后对着施念抱怨道,“别理这个臭小子,旁人看着都觉得他脾气好,实际上可会呛人了。你说一句,他能呛你三句。”
林青临只抿着嘴夹菜:“娘,多吃菜。”
“你看看,你看看,还想堵住我的嘴,嫌我说的多。”林婶侧着身子,小声的对着施念继续吐槽。
林青临无奈的放下筷子:“娘,话都被您说完了,您还要嫌我说的多。”
林婶却还只一味的摇头:“你看看,你看看,我说一句就得回上一句。”
她见林青临拿起筷子想夹鱼,默不作声的将装着鱼的盘子跟施念前面的青菜换了个位置。
“念念你多吃点鱼,这鱼啊,可新鲜着呢,我一大早特地赶到老街去买回来的。”林婶笑眯眯的看着施念,等着她下筷子吃鱼。
施念不愿拂了林婶的好意,拿着筷子犹豫的朝着盘子里的鱼伸了过去。
“娘,她不会吃鱼刺。”林青临适时的开口替施念解了围。
最后只见他用筷子隔空在鱼背部画了个圈,随后用筷子点了点:“黄花鱼没什么乱刺,这一块位置上基本也不会有什么刺,你可以先试着夹一点尝尝。”
施念将信将疑的在林青临所指的位置夹了一块鱼肉。
蒜瓣状的鱼肉外皮酥脆,里面却鲜嫩细腻,林婶只是简单的将鱼肉煎了下,放了点盐巴料酒,却依旧鲜美无比。
“嗯~今天的黄花鱼,鲜煞人嘞!”施念学着村里的人说话的语气,说出了一句蹩脚的俞州话。
说完以后,又觉得听着就别扭的厉害。
林婶含笑的眼底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马上夸赞道:“才来没几天,竟然就会说俞州话啦!小姑娘就是学的快!”
林青临的眼角眉梢也漾开了笑意:“学的不错,有几分俞州话的味道。”
俞州的俚语不好学,种类也多,一个小小俞州能有几十种不同的俚语。
他一个土生土长的俞州人,离了村子,去了镇上也不一定能完全听懂其他俞州人说的话。
想不到施念不仅学了一句,还能恰到时候的用出来。
施念被夸的有些难为情。
她刚才不过一时兴起,没想到却被林家母子一顿夸。
她脸皮再厚,也不免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哎哟,念念说的好,以后就多说说嘛。村子里年纪大的,只会说俚语,你要在久住了,多少学点才好跟村里人相处。”
林婶说完,又指指装着盘子里的黄花鱼:“念念觉得好吃,就多吃点。林婶明天啊再去给你买几条!”
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儿子大了,与母亲在亲近,也总会隔着点距离。
有时候看到别人家里的闺女与母亲亲亲热热,她心里难免会羡慕,今日倒满足了她想有个女儿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