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第017章 永乐家宴(五)

加入书架
书名:
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作者:
笑看秋月与春风
本章字数:
4248
更新时间:
2025-04-21

朱棣从来没对人说起过这个梦,哪怕是对枕边人徐皇后也是如此。

朱高炽兄弟三人默默的跟在朱棣身后,听朱棣把自己梦到洪武爷赐给他玉圭的事儿慢慢讲述出来,当然也包括朱棣梦到那个和朱瞻基长了几乎一模一样眼睛的年轻人救自己出深渊的内容。

朱高炽心中暗自惊叹,他从没有想过朱棣对朱瞻基的宠爱,还有这样的缘由。

怪不得当时朱棣给朱瞻基的起名字的时候,会用到《尚书》里“基命宥密”这样的句子。寻常人能想到用这句话来给刚出生的孩子起名?

也就是说,朱瞻基这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朱棣己经开始有了夺位的想法了。

“老大,老二,老三,爹想跟你们说说爹的心里话。”朱棣再次站住了身子,背对兄弟三人许久,才慢慢转过身来。

三兄弟规规矩矩站成一排,就像是小时候被朱棣训话时一样。

“爹知道,爹的这个皇位是造反抢来的……”

朱棣刚一开口,朱高炽忍不住出言提醒:“爹,您不是造反,您是奉天靖难,是清君……”

“什么奉天靖难,什么清君侧,都是他娘的扯淡!”

朱棣放肆的笑了笑,然后双手扶着腰带:“造反就是造反,不管有什么理由,建文那小王八蛋确实是你们爷爷亲自册立的储君,大明的皇太孙。他当了皇帝,就算他再不是个东西,都欺负老子欺负到家门口了,老子毕竟是造了他的反……”

朱棣说这话的时候,中气十足,尤其是说到“造了他的反”的时候,那声音真叫一个洪亮。

朱高炽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只能默默退下,让朱棣继续把话说完。

“爹是造反了,但爹那是没办法,不然你们兄弟三人都得完蛋。你们是爹的儿子,爹不能不管你们。”朱棣叹着气,走到朱高炽三人面前,挨个儿在每个儿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然后一边说,一边在兄弟三人面前来回踱步。

“你们是爹的儿子,都说儿子像爹……”朱棣正好走到朱高煦面前,停下脚步,“老二,爹让你大哥当太子,以后你大哥就是皇帝,你大侄子也会是皇帝。老二,爹问你,以后你会学爹的样子,造你大哥和你大侄子的反么?”

这话问的,朱高煦能怎么回答?他只能慌忙跪在地上磕头:“爹,儿子怎么会造反呢?您让大哥当太子,儿子听爹的话,一定会好好辅佐大哥的!”

朱棣点了点头,又走到朱高燧面前,盯着朱高燧的眼睛:“老三,你呢?”

朱高燧学着朱高煦的样子,扑通一声跪下就开始磕头:“爹,儿子是不会造反的!”

朱棣站在原地,看着跪在地上的老二和老三,然后不经意间瞟了老大一眼。

朱高炽和朱棣一对眼,朱高炽下意识就想膝盖打弯往下跪,却被朱棣一把拽住:“老大,你跪什么?”

朱高炽笑的比哭还难看:“爹,这……气氛都烘到这儿了,不跪一个,不合适……”

朱棣哈哈大笑:“好,跪吧!”

然后松开拽着朱高炽胳膊的那只手,朱高炽便也跪在了朱棣的面前。

“好,趁着这个机会,爹今天就告诉你们兄弟三人。”朱棣背着手,绕着跪在地上的兄弟三人踱步,“刚才吃饭的时候,爹己经说了,要立老大当太子。爹是认真考虑了很久的,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告诉你们一个道理。”

朱棣边走边说。

“立嫡立长,本来就是皇位传承之道。没错,老子是造反当的皇帝,但老子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学他老子的样子,整天盯着那张龙椅,然后拉着人马就要造反……”

朱棣一生崇拜唐太宗李世民,他现在遇到的困境,几乎和李世民当初遇到的困境一模一样。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也学他造反夺位,更怕他走了以后,儿子们会互相残杀,所以才立了性格宽厚、会善待其他兄弟的李治为自己的继承人。

朱棣现在也是这么想的。

“老大,爹知道,你最护着你这两个不成器的弟弟了。”

朱棣看着朱高炽,弯腰把他从地上搀扶起来。

“而且,你是爹的嫡长子,你当了皇帝,你的两个弟弟也会活的很好。”

朱高炽感觉眼眶有点湿。

朱棣笑了在朱高炽脑袋上摸了摸:“老大,你一定要好好当这个太子。等明天朝会立太子的诏书下达之后,你就以太子的身份,帮着爹处理国家政务。爹也好腾出手来,把大孙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他……”

朱高炽含着泪点头:“爹,您放心,我一定……嗯,等会儿!”

朱高炽瞪大了眼睛盯着朱棣,他在回忆,刚才老爷子是不是说,他要把朱瞻基带在身边,还要亲自教导他?

……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朱棣正式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这比历史上永乐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的时间提前了一年半的时间。

和历史上一样,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封地云南;朱高燧被封为赵王,封地北平。

同时,朱棣做了一件让朱高炽三兄弟没预料的事情。

朱棣下旨,皇长孙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孙,明确了朱瞻基作为大明未来储君的地位。

纵观历史,同时册立皇太子和皇太孙的例子,也有,不过都比较特殊,不能算数的。

南北朝的时候,梁武帝曾同时册立萧纲和萧大器为太子、太孙。但这属非常时期的权宜之举,不久后因侯景之乱中断。

北魏时期,胡灵太后先是立幼子元钊为太子,又追封早夭的孝明帝之女元姑娘为“太孙”,以安抚宗室,这算特殊情况,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场闹剧,因为这个元姑娘实为女性。

西夏时期,崇宗李乾顺曾经同时册立太子李仁孝、太孙李纯祐,但史料记载模糊,可能为后世追述。

所以,朱棣同时册立朱高炽和朱瞻基为太子、太孙,真的算的上是很有创造性的举措了。

(本章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