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1,工业大亨

第六十九章 扩大生产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1,工业大亨
作者:
不是冻土豆
本章字数:
2650
更新时间:
2025-04-29

第一批五十名退伍兵入厂那天,陈晋起了个大早。厂区主干道两侧新栽的梧桐树还绑着支撑架,晨露未晞的操场上,五十道墨绿身影站得标枪般笔首。

"同志们,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们的战场!"陈晋的声音在扩音器里嗡嗡作响,"看见西边那排龙门吊了吗?三个月后,我要那里每天发出二十台各种机械!"

队列里突然有人举手:"报告!我是装甲兵退役,能申请去数控车间吗?"

哄笑声中,陈晋也笑了:"想开'坦克'的,等会找你们班长登记。现在全体注意——向右转!目标第三车间,跑步走!"

转眼到了七月流火的季节。新落成的总装车间里,三十台联合收割机整齐列队,暗红色机身泛着金属冷光。陈晋带着客户代表走过生产线时,老李正给几个青工讲解液压系统。

"这是我们改良的静液压驱动装置。"老李拍着履带式底盘,"传统齿轮箱容易卡秸秆,现在换成全液压传动..."

客户代表俯身查看油管布局,突然指着铭牌问:"这个JL300型号,是不是上过省报的那款?"

"没错。"陈晋示意技术员启动样机,"去年帮农科院做的试验机型,收割倒伏小麦能减少80%落粒损失。"

柴油机轰鸣声中,收割台缓缓抬起。操作位上的年轻人转过身来,陈晋认出是那个眉骨带疤的退伍兵。小伙子军绿色工装前襟别着枚"技术能手"徽章,胸牌上名字烫得锃亮:王志刚。

八月十五这天,厂区飘满了月饼香。陈晋巡查到铸造车间时,见几个工人围在休息室电视机前。央视正在播放专题片《钢铁脊梁》,画面里赫然是他们厂区全景。

"...陈晋红星钢铁厂创新安置模式,半年内吸收退伍军人六百余名..."解说员的声音混着机器声传来,"其研发的4LZ-3.0型谷物联合收割机,荣获全国星火计划金奖..."

画面切换到试验田,金灿灿的麦浪中,二十台收割机呈雁阵推进。王志刚坐在驾驶室里比划着讲解,作训服洗得发白,袖口还沾着油渍。

"厂长!"年轻人们发现陈晋,腾地全站起来。电视机柜上摆着咬了一半的豆沙月饼,搪瓷缸里的茶水还冒着热气。

陈晋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省农机公司刚来电话,东北农垦局追加了三百台订单。"在骤然响起的欢呼声中,他指了指墙上新贴的安全生产规范,"不过咱们得先解决浇铸模具冷却不均的问题..."

秋雨绵绵的早晨,五辆披红挂彩的加长货车缓缓驶出厂门。雨刮器有节奏地摆动间,"支援边疆建设"的横幅时隐时现。陈晋站在办公楼前,看着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送行队伍。

财务科长小跑着递来报表:"厂长,上个月净利润突破300万了!"

雨丝斜打在纸面上,墨迹有些晕染。陈晋的目光在"退伍军人占比62%"那栏停留片刻,突然转身往技改组走去。走廊里飘着新刷的油漆味,公告栏上最新通知还泛着油墨香:关于组建退伍军人培训基地的实施方案。

推开技改组玻璃门时,王志刚正带着几个青工调试新焊机。看见厂长进来,小伙子们齐刷刷停下手里的活。

"都忙你们的。"陈晋抄起桌上一份图纸,"履带式挖掘机的液压回路图?"

"是农机院给的样机资料。"王志刚抹了把额头的汗,"我们想试试能不能用铸造车间的新合金做动臂..."

窗外传来火车汽笛的长鸣,厂区自建的铁轨上,又一批钢材正在装车。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云缝里漏下的阳光斜照在图纸上,液压阀的符号泛着淡淡金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