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29日 八里河东山
浓雾像牛奶灌满山谷,李晓芸的激光测距仪显示数值乱跳。三小时前,越军特种营借着大雾摸掉两个观察哨。
张连长的坦克群在雾中静默突进,橡胶履带裹着棉被,撞角上绑着消音麻绳。
"十点钟方向!"观测员看着震动传感器尖叫。陈晋按下改装按钮,车顶喷洒的金属粉末雾瞬间勾勒出越军装甲轮廓。张连长首发命中T-54弹药架,殉爆的火焰竟在浓雾中烧出短暂的空洞。
越军指挥官气急败坏启用苏制"雷鸣"电子干扰车,却不知李晓芸早将计就计。改装后的电台反向输送高压电,五公里外的干扰车炸成火球时,解放军坦克正用磁感线圈给炮弹镀膜。
正午雾散,陈晋在越军电子车上拆下完整的声音数据库。李晓芸将其输入车载计算机,傍晚时分,整个八里河东山回荡起胡志明的演讲录音——不过是经过剪辑的投降倡议。
1984年6月5日 盘龙江大拐弯
钢桥模块在水下泛着幽光,陈晋的潜水镜里漂过越军水雷。张连长看着改装后的水密舱压力表,喉结上下滚动:"这铁棺材真能潜下去?"
"下!"李晓芸敲击车体传递信号。十二台59式缓缓沉入江底,车长们通过潜望镜观察水下雷区。陈晋发明的涡流推进器悄然运转,坦克像鲨鱼般滑过江床。
越军巡逻艇的声呐兵盯着屏幕发呆,数百吨钢铁洪流正从他眼皮底下溜过。张连长在水下20米处按下鱼雷发射钮,改装过的氧气鱼雷径首撞穿艇底。
登陆南岸瞬间,李晓芸启动排水系统。坦克喷出的水柱冲垮越军滩头工事,张连长用热成像仪锁定惊慌失措的守军。突然,电缆断裂的苏制电子车顺流而下,陈晋甩出电磁抓钩将其打捞。
"大礼包啊!"他拆开还在运转的通讯终端,越军整个南方军区的布防图在屏幕上闪烁。李晓芸立即架设大功率电台,二十分钟后,解放军柯秋莎远程炮火覆盖了越军六个炮兵阵地。
返程时,陈晋把钢桥模块改造成浮动码头。越军追击的快艇被预设的水雷炸上天时,张连长正用缴获的法国红酒清洗坦克滤清器——酒瓶上还印着"赠越南同志"的字样。
1984年6月12日 老街外围雨林
暴雨在芭蕉叶上敲出密集鼓点,李晓芸的藤蔓切割滚筒卡住巨树。陈晋抡起火焰喷射器开路,改装后的铝热剂把百年古树烧成通红的钢铁熔流。
"指南针导航正常!"张连长盯着仪表盘上跳动的指针。能见度不足五米的热带暴雨中,坦克群凭借改装后的指南针保持队形。越军"阔剑"地雷在履带下爆炸,飞散的钢珠被格栅装甲尽数捕获。
突然,十二辆越军T-62从雨幕中冲出,炮口制退器还滴着雨水。李晓芸启动电磁干扰弹,敌坦克火控系统瞬间死机。陈晋趁机发射特制穿甲弹,弹芯在T-62体内释放白磷燃烧剂。
当老街城墙出现在瞄准镜中时,张连长发现越军把高射炮放平射击。陈晋紧急改装烟雾弹,添加的金属碎屑形成屏障。李晓芸同步启动红外诱饵,整个坦克群在越军雷达上分裂成三十个幻影。
总攻时刻,五百台改装坦克同时喷出铝热剂。老街防线在银色火焰中崩塌,越军王牌师的军旗在火雨中化为灰烬。陈晋在城头架设卫星天线时,听见李晓芸正用越军电台向河内播放《东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