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1,工业大亨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多元化发展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1,工业大亨
作者:
不是冻土豆
本章字数:
4244
更新时间:
2025-07-02

2004年深秋,当台风过境留下满城狼藉时,红星集团的“数字未来”生态也在国际巨头的狂风骤雨和技术封锁的阴云下,顽强地扎下了更深的根系。

战略研讨会上,报告依旧沉重,但多了几分韧性与亮色:

* 资本线:阿里、京东稳住了阵脚,支付宝崭露头角;与腾讯在游戏领域的合作初步达成;针对国际巨头的“策反”在悄然进行。

* 技术线:“星河”集群原型通过多家被投企业小规模压力测试,反响超出预期,定制化开发需求激增;“基石”系统在特定场景展现优势;ARM合作取得关键突破。

* 安全线:“网盾”成功抵御数十次重大攻击,实战经验极大提升了团队能力和国产安全技术积累。

* 人才线:“星火”计划成功引入数位硅谷大厂核心华人工程师,加入联合实验室关键项目。

陈晋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被风雨洗刷后格外清晰的天空。设备扣留的阴影仍在,90nm的瓶颈尚未突破,国际巨头的攻势也绝不会停止。但他知道,最危险的时刻己经扛过去了。

“我们没有被冲垮,反而在激流中找到了新的航向。”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比星辰更坚定的光芒,“‘星河’证明了用智慧可以弥补硬件的不足,安全战锤炼了我们的‘网军’,ARM的合作打开了另一扇门。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伙伴们——阿里、京东、还有那些在实验室和机房日夜奋战的年轻人,他们和我们一样,相信这片土地能诞生属于自己的数字未来。”

他走到巨大的中国地图前,手指划过那些被点亮的城市节点:“现在,是时候将我们的‘星河’从实验室推向真正的战场了。钱老,联合实验室和星光半导体深度整合,成立‘星河事业部’,加速原型产品化、工程化!目标:2005年上半年,推出第一代商用‘星河’集群服务器,首先在我们自己的数据中心和被投企业核心业务中规模部署!用实际性能和成本,去赢得市场的信任!”

“李教授,‘基石’系统的生态建设要提速,联合更多国内软件企业,打造基于‘星河+基石’的应用商店雏形。”

“赵总,周扬,密切关注政策动向。我预感,国家层面对信息安全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视将空前提升。我们要准备好,迎接可能的政策性东风!”

“林薇,”陈晋的目光变得格外锐利,“网络安全这根弦一刻不能松。对手的‘黑手’不会收回去,只会更隐蔽。同时,加强对国际技术封锁动态的研判,特别是半导体设备、材料领域,寻找一切可能的突破口和替代方案。未来的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情报就是先导!”

会议结束,众人带着新的使命和紧迫感离开。陈晋独自站在地图前,目光久久停留在那片代表深圳的区域。林薇的最新情报摘要中,关于腾讯寻求大型网游代理权的信息被重点标注。

他拿起加密电话:“明阳,深圳那边,可以接触了。游戏,或许是我们叩开‘企鹅帝国’大门的第一块砖。”

窗外,风雨己歇,但互联网世界的浪潮,正以更加磅礴之势,奔涌向前。红星集团这艘巨轮,刚刚穿越了一场惊涛骇浪,调整了风帆,加固了船体,正朝着更深邃、也更凶险的“星辰大海”,继续破浪前行。芯片的基石与互联网的汪洋,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紧密交织。

中国经济在宏观调控中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脉搏。互联网的狂飙突进成为最亮眼的风景,但陈晋的目光,却穿透了虚拟世界的喧嚣,投向了支撑这一切的、更为坚实却也更容易被忽视的根基——实体基础产业。

红星集团总部,战略地图再次升级。除了密集的互联网节点、研发中心的光标,一片代表着**“实体基石”** 的区域被显著地标注出来,覆盖了国内外的矿产、冶金、化工、新材料基地。

“我们过去一年,在‘星河’服务器、‘基石’系统、网络安全和资本运作上,打了几场硬仗,初步稳住了阵脚。”陈晋环视会议室的核心成员——赵明阳、林薇、钱老、李维教授、周扬,以及负责集团重工业和资源板块的资深副总裁孙正国。“但风暴眼外的暗礁,正变得越来越清晰。技术封锁不会停止,而支撑我们技术突围的材料、设备和上游资源,正日益成为新的卡脖子点!”

他调出一份详尽的报告:

材料之困:“破晓-II”130nm工艺以及正在攻关的90nm(在极其艰难地推进中)所需的特种化学品(光刻胶、高纯蚀刻液、CMP抛光液)、高纯度硅片、特种气体(氖、氪、氟等)严重依赖进口。联合实验室在新型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氮化镓)的预研,也受制于基础材料的纯度与稳定性。

设备之殇: 关键制程设备(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的禁运和扣留,己让星光半导体在工艺迭代上步履维艰,下一代工艺研发几乎停滞。

资源焦虑 随着“星河”服务器部署规模扩大、红星家电产量激增以及未来移动互联网终端(手机)的布局构想,对锂(电池)、钴(电池)、稀土(永磁电机、显示器)、铜(线缆、PCB)等关键矿产的需求将呈爆炸式增长。而全球范围内,对这些资源的争夺己日趋激烈,价格波动剧烈,供应链风险极高。

“芯片是信息时代的基石,但制造芯片的设备和材料,以及驱动万物互联的能源和资源,是基石的基石!”陈晋的声音斩钉截铁,“互联网的‘星辰大海’需要算力和连接,但支撑算力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以及承载连接的终端(手机、IoT设备),它们的物理躯体,需要最基础的‘原子’来构建!这些‘原子’的成本和供应链安全,将决定我们未来的竞争力和生存空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