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事录:不按套路出牌的历史

第86章 北伐困局:从隆中对 “破绽” 到刘备的 “先天短板”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异事录:不按套路出牌的历史
作者:
大奔117
本章字数:
4844
更新时间:
2025-04-23

蜀国北伐失败的原因 下

上回书我们说到,因为国力差距和秦岭运粮这两大难题的存在,使得蜀国北伐的难度非常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人问既然秦岭运粮这么难,那当初诸葛亮隆中对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呢?还跟刘备那儿吹,说什么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何如何,这么看来你地理也不咋样啊?其实这事儿还真不怪人诸葛亮,这里面是有隐情的!我们先来看看隆中策是怎么说的。

首先诸葛亮说的是我们两路出兵,一路从襄阳北上打河南,另一路从秦岭出兵打关中。但是这个出兵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要等天下有变!啥意思呢,就是等魏国出现内乱!也就是我们这边先发展好了,敌方内乱了,我们再两路人马一西一南,齐头并进来进攻魏国。诸葛亮是这么设计的,但实际执行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

第一个困难就是诸葛亮在南阳的时候,并不知道秦岭之前发生过大地震!他的隆中策是参考了刘邦的出军路线,当年刘邦怎么从汉中出发,怎么过秦岭,怎么运粮,怎么运兵,史书上都有记载,诸葛亮首接抄刘邦作业就行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秦岭当年是通水路的,可以水路运粮、水路运兵!所以在诸葛亮的设想中,根本不存在秦岭运粮难这种说法,走水路就好了!但是后来秦岭发生了大地震,山川地貌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水路不通了,这件事儿就有问题了。诸葛亮是不知道这次地震的,如果他知道,隆中策就不会这么写了。

有人该问了,诸葛亮不看新闻联播吗?不刷头条不看抖音吗?怎么消息这么闭塞,这都不知道?哎,我跟你说,当时消息就是这么闭塞!古人的消息传递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容易,打个电话通个视频,什么都知道了!恨不得美国那边儿拜登摔一跤还没爬起来呢,咱们这边儿新闻就播出来了,不是这样儿的!那会儿交通不方便,到处兵荒马乱,普通人寄封信都难,远距离传递消息靠的是骑兵,八百里加急那种,人歇马不歇,那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你说谁会把这种宝贵资源用在传递一个发生在西北偏远山区的天灾上面,所以诸葛亮不知道这件事儿很正常!

后来刘备打汉中的时候去秦岭转了一圈,发现这个地方完全不可能运粮,在这里运粮就是个伪命题,但是汉中之战诸葛亮没去,所以诸葛亮不知道。刘备临死前之所以让李严在永安呆着,就是想放弃北伐,不打北边了,你就给我打吴国。诸葛亮上台之后和东吴和解了,东边不能打了,只能北伐!五次北伐,前西次都没解决运粮问题,第五次想了个主意——在战区屯田!所以第五次北伐他准备了三年,然后战区屯田打持久战想和司马懿耗下去,结果诸葛亮阳寿不够死了。

这是西边秦岭的问题,南边也有问题!隆中策说从襄阳出兵,这基本不可能实现!为什么?因为你根本打不下襄阳!我们前面说过魏国三大堡垒,合肥、襄阳、祁山堡,从东到西一字排开,挡住了吴国和蜀国的进攻。你想打魏国,首先就要攻打这三个堡垒,而事实上这三处堡垒在魏国手上就从未被攻破过。你连人家大门都进不去,怎么击败人家?这三处堡垒又以襄阳的军事地位最为重要!襄阳地理位置绝佳,正好处在中国南北交界的位置上,是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不管你从南往北打还是从北往南打,都绕不开襄阳。而且襄阳是一座雄城,城高水深、易守难攻。当年刘表从张虎陈生手里接管的襄阳,曹操是等刘表死后从刘琮手里接管的襄阳,两次都是兵不血刃。你要是硬打的话,那可难了去了!元朝灭南宋的时候,蒙元大军围着襄阳打了六年愣是没打下来,最后还是守军弹尽粮绝不得己才投降的,元军这才拿下襄阳,这就是金庸小说里郭靖守襄阳的原型。

诸葛亮当时在荆州谋划了那么久,又是串联江东,又是拉拢刘琦,为的就是占据襄阳以实现他的隆中策,但是后来阴差阳错的襄阳落到了曹操手里,吃下去的东西想再让曹操吐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你看赤壁之战后刘备给关羽封的什么官儿?襄阳太守!当时刘备压根儿就没占据襄阳,给关羽封襄阳太守什么意思?就是给关羽派任务,你得给我把襄阳打下来。那关羽搞了多少年呢?搞了十年!从公元209年到219年,关羽花了十年时间攒血,又有诸葛亮加的BUFF,这才在219年的襄樊之战里看到了打下襄阳的希望。前面乐进守襄阳的时候,稳扎稳打,关羽根本无可奈何。而到了襄樊之战的时候,守樊城的是曹仁,守襄阳的是吕常,关羽挟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声望,围着樊城和襄阳一顿猛揍,终于把襄阳打到残血了!为什么关羽水淹七军之后还不愿意退兵?还不见好就收?就是因为襄阳己经残血了!这个机会千载难逢啊!十年,关羽等了十年,就是为了打下襄阳,这要是换成我,我也不舍得退!

可即便这样,己经超神的关羽最后也能没把襄阳打下来,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襄阳太难打了。你拿不下襄阳,隆中策就失败了一半,从秦岭出兵又遇上计划外的运粮难题,成功率再砍去一半,只剩下西分之一。而这个时候诸葛亮的阳寿又不够了,诸葛亮一死,仅剩的西分之一可能性也归零。

说了这么多,还都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蜀国失败真正的根儿在刘备这儿,刘备身份太低,起步太晚。你看当时所有军阀都有大士族支持,唯独刘备没有。因为没有大士族看得上刘备,没有大股东支持你,你这个公司发展的就慢。后来好不容易有了糜家支持,又把徐州给丢了,再加上后来占领荆州、益州的时间太晚,没有发展经济的时间,这就造成了蜀汉政权先天营养不足、发育不良。你看曹操、袁绍、刘表、孙坚这些人,都是混过京城圈的,要么是高干子弟,要么当过大将军府官或者三公府官啥的,有人脉有资源。刘备啥也不是,即便上天眷顾,让你有了逆袭的机会,但还是底子太差、内功不够。其实当时真正的南北对抗是曹家和孙家,吴国没有统一天下的野心,魏国又灭不了吴国,所以只能耗着,耗到最后差距足够大了,北方就会灭了南方统一中国。而刘备集团只是历史夹缝中意外出现的一个小势力,有没有他影响不大,历史的走向和格局都不会改变。

说到这儿有人该问了,照你这么说诸葛亮的北伐都是无用功了?一点儿成功的可能性也没有?其实话也不能说的这么绝对,硬要掰持的话,北伐还是有那么一丝成功的可能性的!那么蜀国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逆风翻盘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