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董卓在武力上还是略占上风,因为50多万人里,骑兵占了一半。而主角依然以步兵为主。双方的水军势力范围划分也泾渭分明。
董卓的权力中心和防御重点都侧重于洛阳附近。水军主力在洛阳以下的长江西段。而主角的水军主力是来自外海的大船,集中于长江东段。
由于季节原因,天气寒冷,终日刮西北风。主角还是偏向于等天气回暖,东南风起时,再北上渡攻。董卓可不这么想,既己准备停当,自然是越早进攻越好。毕竟气候、风向有利于自己。
这日董卓在朝上商议发兵之事,只见他身着龙袍,端坐龙椅,得意满满,好不威风。下边有荀彧谏说,太上威仪盖世,此次南伐,非御驾亲征不可。董卓大喜,本欲满口应好,却想起一事,顿时脸色沉下。又有王允出来同谏。董卓故意问道,爱卿们对此有何看法?朝臣纷纷表示赞同。
董卓冷冷一笑说,此事甚好。既然是御驾亲征,就让皇儿去吧。荀彧又谏,少帝年龄尚轻(13岁),难当此重任。而太上屡经战伐,建树颇伟。御驾亲征,自然是以太上为佳。朝臣皆以为然。董卓怒气上扬,脸色更加阴鹜。说,此次南征,皇儿与王儿(刘辩、刘协)皆去,另外太后也要同往。爱卿不可再有异议。
原来董卓己经察觉到荀彧的诡计,自己若是御驾亲征去了,朝中之事恐怕有变。董卓也不是善类,自然清楚里面的猫腻。董卓暗中修书给己是大将军的吕布,要他如此如此,按计行事。
因为西北风大,加上董卓水师主要集中于襄阳、江夏两郡。吕布渡江颇为顺利,没遇什么大的抵抗,便将50余万人马送到了江南。主角因水师集中在扬州一带,主要的攻防重心也在那边。荆州一带的江边未设多少防御。
不过有孟获领着近30万步兵,在后方准备接敌。这也是无奈之举,船少,又一首刮西北风,对水战不利。而且吕布进攻的时间也选得比较奸诈,离三月之期,还有十天。这还是董卓谋臣李儒的主意。孟获始料未及,慢了一拍。没有趁半渡之时,予以攻击。但是北风强劲,敌船又多,发箭既多又远。孟获若想拦住渡江的吕布还真不容易。
很快吕布和孟获就交上了头。双方摆开战阵,决定一决雌雄。孟获见对方兵多马壮,也是一惊。虽然早就发现北岸似乎多出许多人来,因情报工作难做,未知吕布军队确数。如今怕是要吃亏。
开战前照例是斗将,吕布却未先发出战。孟获骑马冲出阵列,却见对面一个文弱小将,也骑马冲出,不禁一呆。看模样,竟似只有8、9岁,提着一柄小枪。还未等孟获细想,见那小将勒马似乎想要折回,却因骑术不精,摔于马下。孟获哈哈大笑,相交而过时,手起刀落,立时将他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