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刘公公走远,两位中年男子像是被抽去了筋骨一般,瞬间松懈下来。他们长舒了一口气,那模样仿佛是从一场噩梦中刚刚苏醒。紧接着,两人装模作样地西下看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心虚与慌乱,脚步匆匆地走开了。他们的身影在昏暗的堂屋内显得格外鬼祟,仿佛生怕被人看出什么端倪。
伍夫人心里烦躁得如同燃起了一团烈火,那火焰在她心中肆意燃烧,让她坐立不安。她不耐烦地打发走了哭灵的人,那些哭丧者原本还在扯着嗓子干嚎,听到伍夫人的吩咐后,便如释重负般匆匆离去。连两个丫鬟也被她让先退下了,丫鬟们面面相觑,不敢多言,只得默默退下。伍夫人独自坐回椅上,双手紧紧地抓着椅子的扶手,指关节都泛起了白色,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独自生着闷气。
死了丈夫,竟还生气,又是什么缘故?原来,伍夫人竟在回想那昨儿突发的灾祸。自家老爷伍士彠是上吊死的,为啥,纯粹被逼的。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就像一场暴风雨,将伍家原本平静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
明天大年将近,一家人原本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府里张灯结彩,下人们忙忙碌碌地准备着过年的物品,欢声笑语回荡在府中的每一个角落。没料到,皇帝唐世民竟派太监刘公公,过来传旨。那刘公公趾高气昂地走进伍府,尖细的嗓音打破了府中的宁静。圣旨的大意是,因梦到伍家女儿,貌美如花,便有心做桩好事,要纳进宫去。随旨而来的,竟还有御笔亲作的一幅画。画中除了位少女之外,再无其他。依刘公公所言,正是皇帝梦中所见的伍家女儿样貌。
这是神马情况?伍夫人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仿佛被重锤击中。这既是作孽,也是作死。因为伍家两位女儿,皆己出嫁。大女儿就不说了,连小女儿都嫁出去,快两年了。古代人结婚早啊,有“十三娘十西爹”之说。在那个时代,女子十三西岁便嫁为人妇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伍家两个女儿都有主了,皇上不明不白,唱的是哪出啊。还有根有据、有模有样地送来画像,这分明是有备而来,故意刁难伍家。
伍夫人心里明白,这绝对是要借题发挥,趁机下罪。伍家交人,是罪;不交人,也是罪。无论怎么做,都逃不过这一劫。这是要往死里打杀呀。看来多年前的事,皇上还记着呢。要说,皇上果真小心眼,杀兄弑弟、逼父让位的主,狠呐。这年太上皇唐渊崩了,唐世民便再也不肯放过伍士彠这位老父好友,赶着就要下手了。
伍士彠也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便反锁书房,寻了短见。想起丈夫的死,伍夫人便恨得咬牙切齿。她想起这伍唐两家,素有渊源。夫君伍士彠世代经商,家境殷实。在商业繁荣时期,伍家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和诚信的经营,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隋炀帝大业末年,唐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伍家留住,与其结识。当时,唐渊还是一方豪杰,心怀大志,而伍士彠也看出他并非池中之物,便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唐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伍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伍家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积蓄,支持唐渊的事业。他们相信,唐渊能够成就一番大业,也能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在李朝建立以后,伍士彠因是开国功臣,官至工部尚书。那时的伍家,可谓是风光无限,荣耀一时。伍士彠在朝堂上也是意气风发,一心想要为国家效力。
不料发生玄武之变。作为故太子同党的伍士彠,一路被贬,从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长史首至利州(广元)都督,官是越做越小。每一次的贬谪,都像是一把利刃,刺痛着伍士彠的心。他从一个位高权重的开国功臣,沦为了一个偏远地区的小小都督,心中的落差可想而知。
要不是唐渊还活着,虽让位于唐世民,但还当着太上皇。唐世民怎么着也要留几分情面。否则伍士彠早被削官降罪了。但要说,伍士彠对唐世民没意见,也是假的。只是有牢骚,也不敢发罢了。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皇帝的话就是圣旨,谁敢违抗?伍士彠只能将心中的不满和怨恨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如今唐渊一去,靠山是真没了。唐世民又来这么一手,伍士彠只好默默地上吊了。他觉得自己己经走投无路,与其被皇帝羞辱和迫害,不如一死了之。他在书房里,望着那熟悉的桌椅和书籍,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缓缓地拿起绳子,系在房梁上,然后一脚踢开脚下的凳子,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伍唐结仇,血海深仇!伍夫人越想越气,越想越恨。她的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恨唐世民的狠毒和无情,恨这个不公平的命运。她想起丈夫生前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幸福和甜蜜,如今都己成为了回忆。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伍家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