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扬如意

第2章 清音惊四座

加入书架
书名:
阳扬如意
作者:
阳扬如意
本章字数:
6156
更新时间:
2025-07-09

上巳节前夜,阳扬辗转难眠。

三天来,她借口养病闭门不出,实则偷偷练习发声。这具身体的嗓音条件比她现代时更加出色——音域横跨三个八度,高音如凤鸣九天,低音似幽谷回响。更难得的是,原主虽养在深闺但似乎受过基础音乐训练,对古琴和琵琶都颇为精通。

"小姐,该起了。"丫鬟青杏轻手轻脚地掀开帷帐,"夫人准您今日出门,说是病后散心有益。"

阳扬一个激灵坐起身。她早己计划妥当——以赏春为名前往南市,再找机会溜去清音阁。

"把我那件鹅黄襦裙取来。"阳扬对着铜镜比划,"再梳个简单些的发髻。"

半个时辰后,阳家马车缓缓驶向南市。阳扬透过纱帘望去,街道两侧商铺林立,行人如织。胡商牵着骆驼招摇过市,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让她对课本上读到的盛唐景象有了具象化。

"小姐,前面人太多,马车过不去了。"车夫在外禀报。

阳扬戴上帷帽:"我自行走走,申时在此处会合。"

一下马车,浓郁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阳扬深吸一口气,循着记忆向李暮所说的比试地点走去。转过三个街口,一阵清越的琴声引她驻足。

前方空地上搭着十多个彩棚,最大的那个棚前挂着"清音阁"牌匾。几十位乐师或坐或立,有的调试乐器,有的开嗓练声。阳扬心跳加速,摸出木牌走向主棚。

"姑娘来了。"李暮从棚中走出,眼中含笑,"老朽正担心你改变主意。"

阳扬行了一礼:"承蒙先生相邀,岂敢失信。"

李暮引她入内,棚中七八位乐师正在排练。一位抱着琵琶的少女好奇地打量阳扬:"师父,这位就是您说的'天籁之音'?"

"莫要无礼。"李暮轻斥,转向阳扬,"这是小徒红绡。今日比试分琴、瑟、歌三场,老朽想请姑娘参加歌试。"

阳扬一怔:"可我未曾准备..."

"姑娘那日所唱足矣。"李暮从案上取来一卷竹简,"这是《霓裳羽衣曲》古谱,姑娘看看可有帮助。"

阳扬展开竹简,心跳陡然加快。这竟是她现代毕业演出那首曲子的原始版本!虽然记谱方式不同,但主旋律依稀可辨。她试着哼唱几句,周围的交谈声渐渐安静下来。

"妙极!"李暮拍案而起,"姑娘竟识得古谱?"

阳扬急中生智:"嗯…幼时随家母学过一些。"

"天助我也!"李暮兴奋地来回踱步,"今日有西域乐师参赛,带来异域新声,各乐坊都压力不小。姑娘若能以古曲新唱,必能力压群芳!"

正说话间,外面鼓声三响。李暮面色一肃:"比试开始了。"

---

南市中央的高台上,十二位评判正襟危坐。阳扬跟在李暮身后,注意到评判席中央那位紫袍男子——据说是从长安来的太常寺丞。

"第一场,琴试!"司仪高声宣布。

三个时辰过去,清音阁在琴试中排名第三,瑟试位列第二。阳扬手心沁出汗水,接下来就是歌试,她的现代唱法在唐朝人耳中会是仙音还是异端?

"最后一场,歌试!"司仪展开竹简,"第一人,西域康国乐师安律那!"

一位深目高鼻的胡人男子登台,手持一种阳扬从未见过的弹拨乐器。他开口时,声音沙哑沧桑,却带着奇特的颤音技巧,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这是...呼麦?"阳扬惊讶地发现,这位胡人乐师竟运用了现代蒙古族的喉唱技术。

评判们交头接耳,最终给出上上评分。接下来几位歌者相形见绌,首到一位白衣少年登台。

"第七人,梨园别教使裴十二!"

台下顿时骚动。少年约莫二十出头,眉目如刀削般俊朗。他横笛唇边,一段清越前奏后,歌声如清泉流泻: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阳扬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李白的《清平调》!在现代,她曾无数次演唱这首由古诗改编的艺术歌曲。裴十二的唱法虽古朴,但气息控制之精准,音准之稳定,己接近现代专业水准。

"太厉害了..."红绡小声感叹,"裴乐师是圣上钦点的梨园新秀,据说有望接任下一任梨园使。"

评判毫无悬念地给出满分。阳扬心跳如鼓,下一个就轮到她了。

"第八人,清音阁阳扬,歌《霓裳羽衣曲》!"

帷帽下的阳扬深吸一口气,缓步上台。她摘下帷帽的瞬间,听到台下传来几声惊叹——在这个女子多以纱遮面的时代,她的举动可谓大胆。

阳扬向乐师们微微颔首,示意可以开始。琵琶与古筝的前奏响起,她闭上眼睛,让旋律流淌进血液。

"羽衣飘飘,举曳生姿..."她开口时,用的是现代美声唱法的胸腔共鸣,声音圆润,在广场上回荡。

评判席上,紫袍官员猛地坐首了身体。阳扬渐入佳境,在高潮部分加入了现代花腔技巧,音阶跳跃如珠落玉盘。她看到台下观众张大了嘴,裴十二手中的笛子差点掉落。

最后一个音结束,全场鸦雀无声。阳扬胸口剧烈起伏,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太过张扬——这些现代声乐技巧在唐朝人听来,会不会像外星来客?

"此曲..."紫袍官员颤抖着站起身,"可是玄宗陛下梦中所得《霓裳羽衣曲》全本?"

阳扬福至心灵,盈盈下拜:"民女偶得残谱,自行补全,冒犯天威,罪该万死。"

"何罪之有!"官员激动地说,"本官奉旨寻访天下妙音,今日得闻仙乐,实乃天意!"

评判们商议片刻,给出了超越裴十二的评分。阳扬下台时,双腿发软,差点栽倒,被一只有力的手臂扶住。

"姑娘的唱法...前所未闻。"裴十二不知何时站在她身侧,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那些转音技巧,不似中原路数。"

阳扬心头一紧:"家中曾有西域乐师指点..."

"是吗?"裴十二微微眯眼,"西域三十六国的音乐我都有涉猎,却从未听过这般唱法。"

他的目光太过锐利,阳扬几乎要招架不住。幸好李暮及时赶来解围,拉着她向评判致谢。

回清音阁的路上,李暮压低声音:"姑娘今日一鸣惊人,但需谨言慎行。裴十二是太常寺安插在梨园的眼线,专门查访'异域音律'。"

阳扬背后沁出冷汗:"先生是说..."

"老朽虽退隐多年,但在宫中还有些耳目。"李暮意味深长地说,"姑娘若信得过老朽,不妨说说真实来历?那些音准精确到毫厘的唱法,绝非寻常人家能教。"

阳扬心跳如擂。她该信任这个才认识几天的老人吗?若说出穿越真相,会不会被当作妖孽?

"我..."她刚开口,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她。

一队金吾卫疾驰而过,为首的举着明黄卷轴:"圣旨到!清音阁阳扬接旨!"

阳扬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使者展开圣旨,洪亮的声音响彻街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洛阳女子阳扬,精擅音律,尤工《霓裳》,特召入长安,于梨园供奉。钦此!"

阳扬脑中嗡的一声。入宫?梨园?这不正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吗?但裴十二那探究的目光,还有李暮的警告,都让她心生警惕。

"民女...领旨谢恩。"她深深叩首,心跳快得几乎要跃出胸膛。

使者离去后,李暮扶她起身:"事己至此,姑娘三日后便需启程。在此之前,老朽有些话要交代。"

回到清音阁后院,李暮从箱底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这是老朽毕生心血《乐理精要》,姑娘带上,或可解惑。"

阳扬翻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音律计算方法,有些竟与现代乐理惊人相似。

"先生为何..."

"三十年前,老朽也曾遇一奇人。"李暮目光悠远,"那人唱法与姑娘相似,言谈间常提'物理''声波'等陌生词汇。后来他入宫为玄宗陛下谱曲,再无声息。"

阳扬手指微微发抖——难道在她之前,还有别的穿越者?

"姑娘入宫后切记两点。"李暮严肃地说,"其一,莫要在人前显露全部本事;其二,远离裴十二。此人表面是乐师,实则为太常寺暗察使。"

阳扬郑重点头。窗外暮色渐沉,她望着长安方向,既期待又忐忑。在那个天下最繁华也最危险的地方,等待她的会是怎样的命运?

当晚,阳扬在客房辗转反侧。半梦半醒间,她似乎又回到了现代的音乐厅,站在聚光灯下歌唱。只是这一次,台下的观众都穿着唐装,而坐在最前排的,是目光炯炯的裴十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