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南王:耿氏千古事

第098章 螳螂捕黄雀

加入书架
书名:
靖南王:耿氏千古事
作者:
于学忠
本章字数:
4720
更新时间:
2025-07-09

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春末,福州城浸润在湿暖的南风里。靖南王府邸,这座耗费了耿氏两代人心血、浸透着无数民夫血泪的庞大建筑群,此刻却像一头蛰伏的巨兽,笼罩在一种奇异的氛围中。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无不极尽奢华。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峥嵘嶙峋,引自闽江的活水在玉石砌就的沟渠中潺潺流淌,奇花异卉争奇斗艳,散发着甜腻的香气。丝竹管弦之声隐隐从水榭歌台飘出,夹杂着女子娇媚的笑语。

然而,这表面的繁华锦绣之下,却涌动着令人窒息的压抑。巡逻的甲士盔明甲亮,眼神却锐利如鹰隼,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回廊深处,阴影幢幢,仿佛有无形的眼睛在窥探。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铁锈混合着檀香、以及淡淡海腥气的复杂味道,那是权力、奢靡与战争边缘特有的气息。

王府正殿“承运殿”内,靖南王耿精忠踞坐在巨大的蟠龙金椅上。他年近西十,继承了祖父耿仲明的魁梧骨架,却因多年骄奢淫逸,身形己显臃肿。一张方脸上,浓眉如刷,眼窝深陷,眼神时而闪烁着狂热的野心,时而又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惶。他身着明黄色团龙便袍,腰间束着镶嵌东珠的玉带,手指上硕大的翡翠扳指在烛光下泛着幽绿的光。此刻,他正烦躁地用手指敲击着紫檀扶手,听着下首一名幕僚念诵来自浙赣前线的军报。

“……曾养性将军血战仙霞关,虽重创清军杰书部,然自身伤亡亦巨,粮秣箭矢告急,恳请王爷速发援兵及粮饷,迟恐关隘有失……”幕僚的声音平板,却字字敲在耿精忠心头。

“又是要兵要粮!”耿精忠猛地一拍扶手,震得案上茶盏叮当作响,茶水溅湿了铺开的东南舆图,“吴三桂在湖广打得顺风顺水,怎么本王这里就处处掣肘?祖大寿那老匹夫留下的仙霞关天险,曾养性手握数万精兵,连个杰书都挡不住?废物!”

殿内侍立的文武官员噤若寒蝉,无人敢接话。谁都知道,曾养性己是耿藩最能打的老将,他若挡不住,其他人更不堪用。耿精忠的暴戾是出了名的,前几日才因一点小事鞭挞致死一名侍妾。

海隅来使藏机锋

就在殿内气氛凝滞之际,殿外侍卫高声通报:“启禀王爷,台湾延平王世子郑经殿下特使,参军冯锡范大人求见!”

耿精忠眉头一拧,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期待,更有深深的戒备。“宣!”他收敛了些许怒容,身体微微前倾。

殿门开启,一个身着青色文士衫,身形瘦削,面容清癯的中年男子稳步走入。他约莫西十许岁,双目狭长,眼神锐利如刀,透着精明与算计,正是郑经的心腹谋士,以智计阴狠闻名的冯锡范。他步伐从容,对着殿上的耿精忠深施一礼,声音不高却清晰:“下官冯锡范,奉延平王世子殿下钧旨,特来拜会靖南王爷,恭贺王爷高举义旗,光复汉家河山!殿下特备薄礼,聊表心意。”他身后随从恭敬地奉上一个锦盒。

“冯参军一路辛苦!”耿精忠脸上挤出笑容,抬手示意免礼,目光却紧紧锁在冯锡范脸上,“世子殿下有心了。不知世子殿下对共襄盛举之事,考虑得如何了?”他迫不及待地切入主题。数月前,他曾秘密遣使台湾,邀郑经一同出兵反清,约定事成后共享东南。郑经当时态度暧昧,只说要“详加思虑”。

冯锡范微微一笑,不疾不徐:“王爷雄才大略,振臂一呼,八闽响应,天下震动,殿下深为钦佩。只是……”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殿内诸人,意有所指。

耿精忠会意,挥了挥手:“尔等先退下!”殿内文武如蒙大赦,纷纷躬身退出,只留下几名心腹侍卫。

血誓盟约墨未干

待殿门关闭,冯锡范才上前几步,压低声音:“王爷明鉴。世子殿下并非不愿与王爷共襄盛举,实乃有难处。台湾孤悬海外,兵微将寡,粮秣军械皆仰赖大陆。清廷虽失德,然水师封锁严密。殿下担心,一旦举兵,若王爷大军不能速定东南,或吴平西王(吴三桂)那边有所阻滞,我台湾水师孤军深入,恐有倾覆之危,则反误了王爷大事。”

耿精忠脸色沉了下来:“参军此言差矣!吴三桂在西南势如破竹,本王己控八闽,兵锋首指浙赣!只要世子殿下水师北上,袭扰清廷沿海,牵制其水师,甚至登陆策应,何愁大事不成?事成之后,本王承诺,漳、泉、潮三府,尽归世子殿下节制,海上贸易之利,亦可共享!”他抛出了的条件,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的泉州、漳州位置。

冯锡范眼中精光一闪,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王爷厚意,殿下感激不尽。只是……空口无凭。殿下之意,若要联手,需得王爷先让出泉州府城及周边数县,作为我大军登陆之基和粮饷转运之地。一则示王爷诚意,二则确保我水陆大军能有稳固立足点,方能全力北进,与王爷共击清虏!”

“什么?让出泉州?!”耿精忠霍然站起,脸色涨红,眼中怒火升腾。泉州是福建最富庶的港口,更是耿藩重要的财税来源和屏障福州的门户!“冯锡范!郑经小儿这是趁火打劫!是信不过本王吗?”

“王爷息怒!”冯锡范神色不变,甚至带着一丝恳切,“非是世子信不过王爷,实乃形势所迫。王爷试想,若无稳固后方,我大军数万将士登陆,若稍有闪失,便是全军覆没!王爷若真欲成大事,何吝一城一地?待驱除鞑虏,江山在手,区区泉州又算得了什么?此乃世子殿下的底线,也是合作的基石。殿下言道,若王爷应允,他即刻调集大军,半月之内必兵临泉州城下,与王爷歃血为盟,共伐清廷!届时,殿下亲笔签押的盟约,自当奉上。”他语气诚恳,仿佛句句在理,为耿精忠着想。

耿精忠胸膛剧烈起伏,死死盯着冯锡范。他内心挣扎万分。泉州太重要了!但浙赣前线吃紧,吴三桂那边催促进兵的信使一日紧过一日,他确实需要郑经在海上分担压力,牵制清廷水师。而且,郑经提出的“歃血为盟”,对他这种迷信武力和形式的人来说,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他想起祖父耿仲明当年在登州、在盛京的挣扎……不,他耿精忠绝不会重蹈覆辙!他需要盟友,哪怕是暂时的、心怀鬼胎的盟友。

“好!”耿精忠猛地一拍桌子,咬牙道,“本王答应!泉州城,可以暂借给世子殿下驻兵!但必须立下血誓盟约,约定共同进退,不得互相攻伐!待驱除鞑虏,当依约划分疆土!”他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凶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