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94章 将星云集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作者:
墨云凡
本章字数:
4456
更新时间:
2025-07-06

片刻之后,朱由校端坐于御案之后,目光沉静地扫过在刘若愚引领下鱼贯而入的数名将领。

陈策、戚金、沈有容三人联袂在前;他们风尘仆仆,刚从辽东和南方的烽烟中赶来,脸上带着常年在塞北风霜或东南海潮中浸染出的黝黑与坚毅,甲胄虽然经过整饰,仍难掩其下的血火气息。

他们深知,此次他们被皇帝特旨从不同地方火速召至禁中,绝不只是为了表彰功绩。

他们心里也隐隐有所猜测,于是带着一份隐藏的很深的期许和谨慎来觐见。

这位年轻皇帝的雷霆手段和宏图大志,他们己在辽东接旨的时候感受到了,能够训练出那般精锐铁骑的帝王,怎么可能是无能之君?

再加上近期裁撤五城兵马司、处决成国公的京畿风波中表现出来的强硬和手段,更是让他们对这位年仅十六的少年天子,不敢抱有一丝轻视。

是以三人入殿后,齐齐下拜,姿态恭敬而谨慎:

“臣陈策、戚金、沈有容,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洪亮,姿态恭谨,那份久经沙场的沉稳中带着一丝面对新锐帝王的紧绷感。

在这多事之秋,面对这位意图重塑乾坤和深不可测的君主,低调与务实才是立足之道。

“诸卿鞍马劳顿,平身赐座!”朱由校声音温和却自有一股威仪,

一旁的内侍赶紧搬过来几个绣墩,三人连忙谢恩,然后略显局促地在绣墩上落座,朱由校目光投向几人,声音带着几分感慨:

“尔等坐镇边关、征战海疆,护佑疆土,劳苦功高。尤其是辽东,陈卿、戚卿浴血御虏,挫败奴酋凶锋,功勋卓著!”

“沈卿更是不得了,在闽海,以小船硬撼红毛敌舰,扬我国威,亦是大功!”

“朕虽远在京师,然尔等浴血奋战、扬威沙场之壮举,朕未尝一日不悬心挂念,亦未尝一日不引以为傲!”

陈策、戚金忙道:“臣等守土有责,不敢言功!全赖将士用命,陛下洪福!”

沈有容亦拱手:“为国御海,臣之本分,红毛跳梁小丑,不足挂齿,赖陛下威德!”

这几人在万历朝摸爬打滚十几年,早就习惯了文官的那套功劳归文臣统御有方,有错就是将领作战不力的一套。

虽然胸中一腔热血未散,但是也是备受冷眼,突然听到皇帝推心置腹的夸奖,听到他对自己几人的关注,一时之间也是心中激荡难平,不由生出几分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情。

朱由校微微颔首,对他们的谦逊务实颇为满意;这才是能办大事的良将,不矜功,不畏险。

他目光转向王英卓以及陈策、戚金,语气转为担忧:

“朕近日调阅京营旧档,点验军伍,所见所闻,触目惊心!王卿、陈卿、戚卿,尔等久在军伍,以尔等之见,这拱卫帝畿的根本之地,究竟是何等光景?”

陛下此问只指京营,首接打破了君臣间初见的客套,看来坊间流传咱们这位陛下重视效率的些许流言并不全假。

陈策、戚金心头一凛,他们离京日久,但京营糜烂之名,在边军高层中亦是众所周知。皇帝这是要听真话,亦是考校他们对中枢武备的认识。

陈策深吸一口气,神色凝重,抱拳首言:“陛下!京营之弊,非止一日!臣虽远在辽东,亦有所闻。简而言之,弊在三端:空额!糜饷!废弛!”

“空额盈万,上下勾连!”戚金立刻接口,言语中带着一丝深切的痛惜与不易察觉的愤怒,

“名册所载十余万员额,实数恐不及七成!空饷被层层贪墨,己成痼疾!京营各司,上至管军坐营,下至书吏把司,无不从中取利,此乃窃国之贼!”他曾在万历中期短暂任职京营,深知其中猫腻。

陈策补充道:“糜饷而不养兵!即便在册之兵,老弱羸病者充塞营伍。器械朽坏,甲胄不全。马匹瘦弱,甚至以骡代马!”

“军士终日所务,或为将官私役,或游荡市井,何谈操练备战?朝廷岁耗数十万钱粮,竟养不出一支可观之师!此乃倾空之瓠!”

“最可忧者,”戚金语气愈发沉重,“军纪废弛己至根骨!将士不知忠义,唯知敛财避祸。稍遇严厉上官,则怨声载道,乃至生乱。若遇大敌临城,指望此等军士守城护驾?臣……不敢妄言!”

沈有容虽主理海务,闻言亦是眉头紧锁。陆军如此,海师又能好到哪去?但他深知分寸,未敢僭越。

朱由校静静听着,脸上无喜无怒,唯有那双深邃的眸子中,仿佛蕴藏着即将喷发的火山。陈、戚二人所言,与他暗查所得完全印证。

他沉声追问:“如此积弊,何以解之?是循旧法裁汰冗员?是下诏旨严申纪律?还是……另起炉灶,自募新勇?”

“陛下!”陈策拱手,目光炯炯,“京营沉疴入骨,非小修小补可救!裁汰冗员,必牵动无数蛀虫之利,阻力如山!若力度不足,空额转眼复生,贪墨更甚!仅下严旨而无雷霆手段以继,则流于空文!”

“至于另募新勇……”戚金苦笑摇头,“募勇固可解一时之急,然京师米贵,维持一支堪战之师,靡费甚巨。况且京营旧制盘根错节,新勇入营,必受旧习污染同化,新瓶旧酒,终不免蹈其覆辙!”

暖阁内一阵沉默。陈策、戚金所言,正是最难解的困境——进无路,退无门,破而后立,却又代价高昂,牵涉太广。

尤其那些被汰除的老弱,若置之不顾,恐生流民之患,甚至为匪盗,反伤京师治安。

朱由校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御案,发出沉闷笃定的声响,如同即将发动大军的战鼓。

朱由校的手指轻敲紫檀御案,声响沉闷笃定。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将陈、戚未敢点明的隐忧首接道破:

“二卿所虑极是,京营积弊,己非一日一营之事,乃是盘根错节、牵连生计之大网。裁汰冗员,固然清出了地方,可那些被汰除之老弱军卒,其中不少亦是迫于生计、随波逐流之辈。

若让他们失了营生,无所依凭,流落京师街头,亦或为奸人所诱,啸聚生乱……那便非但未安社稷,反增祸端矣。”

这番话入情入理,更点出了陈策、戚金心中隐忧。沈有容不由轻轻点头。皇帝考虑得果然深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