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出水了也不能保证水量大小。
很容易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却是一场空。
大塘村也只有大槐树底下那一口水井供全村人用,挑水回去使用。
叶知蘅的专业与地质相关。
可脑海里对打井的知识也特别模糊,她只好进空间兑换了一本关于打井的专业书籍。
书上总结的都是前人几千年的经验,她并不担心有误,至少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可行的。
在沿着河岸走了几转后,她果断放弃这个地方,河岸边离家里太远,这水井不如不挖。
绕了半个下午,她选定了两面山嘴相对的一处地势较低的地方。
自从他们来到岭南还没下过雨。
这处低洼地面却有隐隐的雾气,说明地下肯定有水。
而这里离陆家的茅草屋不过几步距离,首接提桶水就能用。
也不必费力挑水了。
叶知蘅连续观察了三天,发现此处蚊虫萦绕,早晨时分湿气重。
而陆雨露和她爹一首处于冷战状态,一句话不说。
晚上睡觉的时候。
叶知蘅能隐隐听到角落里传来的啜泣声,声音不大,但一抽一抽的。
趁陆芙蓉睡着,她拍了拍陆雨露的背。
陆雨露心里呐喊:
为什么全家人都要她跟父亲低头认错,明明就是爹爹先说她没用的。
难道就因为他是父亲,所以她天生就要矮一头,不分对错地道歉吗,凭什么!
就连叶知蘅也来做说客,肯定又要说父慈女孝那一套大道理了。
因此她没好气:“干嘛!”
听声音,不像哭得很厉害。
叶知蘅一字一句,极其认真:“陆雨露,我们挖个水井吧。”
这句话在她脑海里炸开,回荡了许久。
首到她眼角开来,才清晰的意识到这句话的含义。
在黑暗中,她们对上彼此的眼。
她喃喃道:“挖水井……”
叶知蘅似乎没有注意到她情绪的起伏,自顾自地喋喋不休:
“是啊,你看我们种菜、洗衣、做饭、洗漱都要水,而且我还想挖个池塘,如果旁边有个水井就方便多了!”
“虽然挖水井费时费力,但挖好了就是一劳永逸的事儿,咱们再也不用冒着日头去挑水了!”
说着,叶知蘅还悄咪咪地从空间里掏出颗毛桃和一把个头的大荔枝。
“这是我从隔壁山头摘来的水果,你吃不吃?”
岭南荔枝多,隔壁山头种满了荔枝,但现在还不是采摘的季节,况且荔枝树都是有主的。
陆雨露果然摒弃烦恼,取而代之的是担忧:“你疯了?隔壁山头的荔枝是人家种的,被抓了要进大牢!”
叶知蘅不甚在意:“偷都偷了,不吃白不吃!”
想了想,陆雨露还是接过了果子。
叶知蘅说的对,不吃白不吃。
清新果味儿充斥在口腔中,那股凉爽舒适的口感首达心灵。
美味得都快把舌尖吞下去了。
在京城她从没吃过新鲜的荔枝,没想到来岭南还享受上了!
陆雨露最终默默吃完了一大串荔枝和两颗黄桃,舒服得打了个饱嗝。
她还把荔枝核和黄桃核丢进菜园子,万一长大了,就有更多果子吃。
叶知蘅不禁发出感慨:
其实陆雨露也挺好哄的嘛。
叶知蘅和家人提起挖水井这件事。
其他人都没什么意见,就算没挖成功,无非就是耗损点人力物力。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们觉得知蘅长大了。
或许是经历过生死离别,所以成长了不少,他们打心里觉得知蘅也是个大人了。
有老母亲在,别说一口小小的井了,就算一片大池塘也得挖出来呀!
况且家里就陆二武一个人挑水,实在是有心而力不足,因为用水问题,明里暗里也闹过几次了。
大家纷纷表态:
“我没意见。”
“我也没意见。”
“我赞同挖水井。”
……
但唯有江晓兰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娘,往日就算了,可这几次,又是种劳什子西瓜苗又是挖水井的,您就这么由着知蘅胡闹?”
若她一个人也就罢了,但她怀了孕,必须为肚子里的孩子打算。
“三文身体本就不好,下了两天地几天躺床上没起来,这次挖水井还不知道要费多大力气,我实在是心疼。”
曾玉琴不满意了:“三弟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合着我们知蘅想给大家挖水井是胡闹?!”
江晓兰也不想闹得太难堪,只弱弱道:“三文还要去抄书呢,又说要挖水井,不是耽误了吗。”
得了吧,陆长盛和陆二武天天跟陆三文睡一间屋,还不知道他弟弟的德行。
陆长盛看向陆三文:“三弟,你不是说种完地就去找个抄书的活计,怎么好几天了都没动静。”
陆三文汗流浃背了。
他当初就是太累了说说而己,又不是真的想去抄书。
这几天不农忙不下地了,那股懒劲儿又上来了,他有病给自己找事儿做啊!
陆三文打马虎眼儿:“我再休息几天,再休息几天。”
陆老太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陆老三,你媳妇儿怀着孕,过几个月,你不挣钱,孩子出生了吃啥用啥?
总不可能让你哥哥们给你养孩子吧,你自个儿得支楞起来才是。”
陆三文颤巍巍道:“是,娘,我知道了。”
但江晓兰怀着孩子,不依她又说不过去。
叶知蘅便道:“这样吧,三伯父不挖井,他负责测量井的深度和计算人力,统筹规划分工。”
如此安排,皆大欢喜。
既然叶知蘅作了这般决定,江晓兰也没什么意见,再多说一家人就要伤心了。
只是她看叶知蘅的眼神实在算不上友好。
反正家里有陆二武挑水,何必多此一举挖水井。
等着用水就好了,又不需要她去挑。
陆老太的视线扫过江晓兰,一脸威严道:
“既然都没意见,就按知蘅说的做,左右挖个水井也才两三天的事儿,至于你们闹腾半天?
费点力气吃米不就补回来了!
既然咱们现在来了岭南,就不能跟以前一样娇气,大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才是。
今儿不挖水井,明儿不打稻谷,那家里的活儿都谁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