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父张母最终还是跟着张青城一起出去了。
倒不是为了别的,主要张青城他…地不熟啊。
虽然张青城是正儿八经农村长大的孩子,但从小到大备受溺爱的他,根本没种过地。
别说村里众人的庄稼地了,自家的地头他都找不着。
无奈的张父张母只能充当他的人工导航。
生平第一次,张父张母开始反思,是不是之前太溺爱孩子了?
村里的地都找不着,这不耽误他们回复评论嘛。
正和那个“顺李成张”辩论的快赢了,这突然不回复,对方还以为他们没理悄悄跑了呢。
感受到张父张母情绪的张青城不由加快了脚步。
倒不是怕挨骂。
主要他…怕任务被扣分啊。
幸好刚离开家没走几分钟,就到了他们多年邻居樊阿花家的地头。
张青城赶忙大声打招呼。
“大娘,忙着呢?”
“艾,城子,这不正掰玉米呢嘛。”
“哦…”
张青城突然有些词穷。
不聊就这样走了吧,这期视频到时候都没啥可剪辑的。
聊吧,樊大娘明显忙着呢,没话找话可就太招人烦了。
正思考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男人从旁边的玉米地里抱着掰好的一大摞玉米走出来。
张青城眼睛一亮,张口打趣道。
“还是我樊大娘会雇人啊,这一看干活就贼麻利。”
话音刚落,就被身后的张母重重拍了一巴掌。
无辜挨打的张青城还懵着,就听张母着急开口道。
“樊姐,你别和这臭小子计较,他呀,这些年在学校读书人都读傻了。”
张青城更加懵了。
怎么我就傻了?
我说的那话没歧义啊?
逻辑也没问题啊?
咋地,我串剧本了?
看着张青城还是一脸莫名的表情,对面的年轻男人开口了。
“城子,我是苏航。”
哦…然后呢?
张青城开始快速翻起原身的记忆。
还没等他翻到答案,就见苏航伸手指了下旁边的樊大娘。
“这是我妈。”
这么一说,张青城就懂了。
怪不得他在原身记忆里没找到呢。
自从上了大学,原身总共没回过几趟家,每次回来也都是在家里待着,和村里人都很是生疏。
更别说村里的年轻一代,为了生计基本常年都在外面打工,除了过年几乎不怎么回来。
相互间没怎么碰过面,没印象可太正常了。
为了给自己找补一下,张青城赶忙准备开口拉两句家常。
“航哥今年怎么这时候有空回来啊?”
刚出口,张青城就又感觉自己说错了话。
按照原身记忆,村里这些年轻人基本都初中、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
一年到头,除了过年回来,再回来就两种情况。
一是找不到工作,二是家里出了大事需要照顾。
张青城连忙给张父张母使眼色,想让他们帮忙救一下场。
没想到在场众人却都面带微笑,气氛一派愉悦。
正当张青城不明所以,苏航郑重开口道。
“青城,这都是多亏了你。”
“我这次回来就不准备走了,多种点地再养点牲畜,能陪我妈还能挣钱,挺好。”
对张青城如此感激的人,苏航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溜达一路,张青城看到了许多陌生又熟悉的年轻人。
整个村子好像一下子又鲜活起来了。
哪怕众人都在地里忙乱着,汗水止不住的落下,可不时抬头对视一眼,相互说笑一声,浑身的疲惫都减了几分。
这份空气里弥漫的快乐,感染的张青城都觉的有种发自内心的愉悦。
张父张母更是如此。
这一路,看着自己儿子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两人倍感骄傲。
这就是我家儿子啊。
嘿嘿,我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