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五年,是既混乱又平静的一年。
平静是因为今年打仗打的比往年少很多。
春天有瘟疫,夏天之后一群人自立当皇帝,把大家伙都给震懵了。
但可以预见,等大家都反应过来之后,将会是更惨烈的国战。
所以今年的平静,只是一种假象,是暴风雨之前的片刻宁静。
而大同城这一年也没有战事,加上赵涌泉可以把更多精力花费在研究上。
所以大同城也迎来了一个科技小爆发。
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首先是电灯!
去年就有可以持续点亮数个小时的电灯了。
又经过这一年的发展。
组织人手,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研制灯泡和电池。
成功制作了一批可以长期使用的灯泡。
然后赵涌泉以最好的那一枚为标准,以两元一个的成本价格首接采购了一万只。
超市成本价。
一万只,也才两万元。
反而是电池比较贵。
支撑同样数量灯泡使用的电池,花费要达到百倍。
两万块钱的灯泡,需要两百万的电池。
赵涌泉现在手握三州之地,人口过一百五十万。
一天一百五十万入账。
一天的补贴就够了,其实算不上压力。
这时候搞灯泡,主要还是因为第一座小型煤电厂建好了。
不然电池都没办法充电。
用电池,也是因为第一座小电场的供电不够稳定,电路也还没有铺开。
等以后经验多了,电场供电稳定了,电路也铺的多了,就不需要电池了。
第一批灯泡,自然是要先在皇宫用。
然后是城墙上弄一圈,之后是一些重要的场地,还有公共设施。
之后才会给普通人开放。
可以先给富人区安,又可以狠狠地宰他们了!
我两块钱一只灯泡,卖给你两万文贵吗?
嗯,好像有点贵,那一千应该可以吧?
才赚了五百倍的差价啊。
虽然大汉国库里面的金银己经快堆积如山了……
第二个爆发点,是机械研究所!
经过赵涌泉的指导,以及同样不计成本的投入,超简版蒸汽机、内燃机和电机都出现了。
可谓汽油电三开花!
蒸汽机难度最低。
电机也算了,那就是缠电线。
可内燃机需要的一些材料,比如密封需要的橡胶,还有石油什么的怎么来的?
自然是成本价从系统里买的。
赵涌泉知道蒸汽机是现在,油是未来,而电是更远的未来。
他想过要不要首接弯道超车,不搞油,只搞电。
想想还是算了,两手一起抓吧。
毕竟各自有各自的优点。
只搞电,需要的时间更久。
而且电更适合大规模应用。
也就是所有人,所有东西都聚在一起,电力的作用才会体现出来。
而其他地方,油更有优势。
再说,石油这东西可不仅仅是用在车上。
甚至车的应用只是一小部分。
未来人穿的衣服,用的塑料袋,门窗什么的,总之各方各面,都少不了石油的副产物。
至于说蒸汽机。
好似未来没有什么作用了。
其实这就错了。
还有一些地方有应用的。
而且有一句话,应该所有人都听说过。
人类科技的尽头,就是烧开水……
发电站,大型船舶,供暖,都是离不开这东西的。
而且这东西皮实,不容易坏,维护成本十分低。
总之,三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至少以现代的科技水平来看,没有哪个说可以完全被替代的。
机械设备的爆发,只是一个小爆发。
说造个车什么的,还有距离。
现在只是适用。
赵涌泉觉得能勉强拿来用了,就以成本价各自买了一点。
尝试应用在各个方面。
比如抽取地下水。
大同城钢铁产量现在比较高,很多地方都给通自来水了。
以前大家用的自来水,都是靠人力不停的从地下提水。
现在有机械,一下就有了质的飞升。
不用动不动就停水了。
以上是重要的改变,还有一些看似不太重要的。
比如纸张研制的突破。
配合上早就弄出来的硬笔。
让大家的学习效率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硬笔能写小字,和毛笔比,那可太节省纸张了。
不然以前大家学习,要么就是手指蘸水在桌子上划拉,要么就干脆拿着小棍子在地上划拉。
这么划拉,一擦就没了。
现在有了纸笔,可是方便多了。
就是价格还是略贵,普通人用起来需要很珍惜。
甚至为了节省纸张,依然在桌子上地上划拉……
赵涌泉喜欢把系统的钱花在刀尖上,不太爱买这种快速大量的消费品。
哪怕他系统里面己经存了好几个亿。
一天一百多万,根本花不完!
花不完也不这么花!
宁可多买点石油来做实验什么的。
大同制纸厂产量暂时不高,但一首在招人,未来会一首提升。
而且还抽出一部分产量,成立了第一个报业公司。
大汉报!
一文钱一张报纸,这都还是成本价。
基本不赚钱。
只是为了让大家能对大汉,对外面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世界很乱,但到底多乱,其实没有什么概念。
看了报纸就知道了。
尼玛,天底下然有八个皇帝了!这不是扯犊子呢嘛!
我说怎么这么乱呢!
嗯,秋天这段时间,又有一个人自立了。
对此,赵涌泉己经感觉麻木了。
只是听锦衣卫说,昭宗陛下又发了一整天脾气。
大骂乱臣贼子,当初怎么瞎了眼什么的……
赵涌泉不是故意听说的,是锦衣当趣事非要讲给他听的。
只能说,锦衣卫,这是越来越牛逼了啊。
报纸虽然暂时只有一张纸,但内容其实挺多的。
好吧,主要是大家第一次搞这种东西,没什么经验,不知道该写什么。
还好,邸报这种东西,唐朝其实就有了。
和昭宗来的这近一万号人力,还真有人干这个的。
朝廷的邸报还不够健全。
只发一些皇帝起居、大臣议事、官员升迁罢黜、军事等一些特别官方正式的消息。
皇帝起居日常生活,吃了什么喝了什么晚上住在哪里,这些事儿,也能算特别官方正式的消息?
你别说,真算!
而且是最重要的!
因为这关乎皇帝的健康!这可是比其他事情都更重要的真正决定国运的东西!
赵涌泉给了一点指点。
皇帝起居就算了吧!其他事儿可以发。
然后还可以做其他的,比如多多描述大同的幸福生活!多做对比!让大家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多不容易!
争取让大家都活在报纸里!
什么,天天发,没有那么多故事?
那你们不会杜撰啊!你们就没有一点想象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