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的深秋带着刺骨的寒意,顾氏集团总部大厦的中央空调却开得十足。
江晚柠攥着员工卡走进38层的培训室,玻璃幕墙外的城市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今天是顾氏内部"雏鹰计划"炒股模拟赛的最后一天,大屏幕上跳动的K线图泛着幽蓝的光,像一片深不可测的海洋。
"小江,听说你押了全部筹码在新能源股?"同事小王凑过来,镜片后的眼神带着看好戏的意味,"昨天那只股票可是跌了8%啊。"
江晚柠勉强笑了笑,手心却沁出冷汗。
她想起三天前,自己在研究霍氏海外资产时,偶然发现他们正在秘密抛售传统能源股票,转而大量购入锂矿资源——这个反常举动让她赌上了虚拟账户里的全部500万澳元,押注新能源板块即将暴涨。
比赛正式开始的钟声响起,整个培训室陷入死寂。
江晚柠死死盯着电脑屏幕,新能源板块开盘即跌,她押注的"澳光科技"首接低开5%。
看着账户里的虚拟资金飞速缩水,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记忆闪回在鱼市的日子,那些被海浪打翻的账本,那些冻得失去知觉的清晨——可这次,她赌上的不是鱼价波动,而是真金白银的资本市场。
"止损吧!"小王的声音带着焦急,"再跌下去就强制清盘了!"江晚柠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只要按下"卖出"键,就能及时止损。
但她突然想起父亲书房里那句褪色的家训:"真正的猎手,要学会在风暴中等待黎明。"霍氏的反常操作绝不是巧合,他们一定在酝酿更大的布局。
午后的盘面突然风云突变。
一则关于澳洲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的政策新闻引爆市场,新能源板块首线拉升。
江晚柠的心脏几乎要跳出嗓子眼,"澳光科技"从跌停到涨停只用了半小时,她的虚拟账户资金像坐火箭般翻倍,首接冲上排行榜首位。
培训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可她却感觉浑身发冷——刚才那几个小时的煎熬,比在地下拳击场看着陆沉舟受伤还要难受。
收盘钟声响起时,江晚柠的账户余额定格在1200万澳元,比初始资金翻了两倍多。
同事们围过来祝贺,她却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收益率240%",耳边只有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这时,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是顾维钧的短信:"带着交易记录,立刻来我办公室。"
总裁办公室的真皮沙发还带着温度,顾维钧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他的翡翠扳指,身后的落地窗将整个墨尔本的夜景收入眼底。
"运气不错?"
老人头也不抬,"说说,为什么敢满仓押注?"
江晚柠深吸一口气,从包里掏出厚厚的资料——那是她熬夜整理的霍氏资金流向分析,以及澳洲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报告。
"霍氏在转移资产。"
她将文件摊在茶几上,手指点着密密麻麻的图表,"他们上个月抛售了价值12亿澳元的煤矿股份,同时在锂矿和光伏领域悄悄布局。这种反常操作只有一个解释:他们提前知道了政策动向。"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我赌霍氏不敢做赔本买卖,所以......"
"所以你就赌上全部身家?"
顾维钧突然将翡翠扳指重重拍在桌上,震得文件沙沙作响,"资本市场是赌场吗?今天你运气好抓住了风口,明天呢?如果政策推迟发布,如果霍氏故意放出假消息?"
老人抓起一旁的报纸,扔在她面前,"看看这个!三个月前,有个基金经理也是这么自信,现在他的公司己经破产清算!"
江晚柠低头看着报纸上触目惊心的标题,冷汗湿透了后背。
她确实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再精准的判断,没有风控也只是空中楼阁。
顾维钧站起身,从书柜里抽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扔给她:"这是我年轻时的交易记录,每一页都记着一次血淋淋的教训。"
他的声音突然放软,"当年我因为满仓操作,一夜之间赔光了所有身家,在大桥上站了整整三个小时......"
江晚柠翻开笔记本,褪色的字迹记录着1987年股灾时的交易细节。
顾维钧用红笔在某页批注:"永远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市场不会给赌徒第二次机会。"
她突然想起陆沉舟在地下拳击场受伤的模样——原来无论是用拳头还是用资本,没有防护的进攻,最终都会遍体鳞伤。
"从明天起,你跟着风控部门学习。"
顾维钧的手杖轻点地面,"记住,在资本市场,活下去比赚钱更重要。"
他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灯火通明的城市,"霍氏最近在股市动作频繁,他们布了十年的局,不是你一次豪赌就能破解的。"
走出总裁办公室时,江晚柠紧紧抱着那本《风险控制手册》。
电梯下行时,她收到陆沉舟的消息:"听说你在顾氏出尽风头?"
她犹豫了一下,回复道:"我终于明白,真正的较量不是孤注一掷,而是稳中求胜。"
发送完毕,她翻开手册第一页,上面用烫金字体印着:"风险控制,是资本市场的生存法则。"
深夜的地下室里,江晚柠开着台灯研读手册。
窗外的寒风拍打着窗户,她却感觉心里前所未有的踏实。
那些在咖啡店里记录的消费数据,在古董店整理的账本,此刻都串联成清晰的脉络——原来商业世界的每一步,都藏着看不见的风险与机遇。
她摸出父亲的怀表贴在胸口,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目标:不仅要学会进攻,更要懂得防守。
而这本《风险控制手册》,或许就是她在这场资本战争中,最重要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