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洛阳的晨钟敲过第六响时,狄仁杰己在西域都护府的驿馆铺开新的舆图。案头铜灯燃着安息香,青烟缭绕中,他指尖划过于阗国境内的昆仑山脉——那里用朱砂标着三个重叠的“安”字,正是武承嗣密信中提到的“安毕部军械库”所在。窗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李元芳推门而入,怀中抱着个用油布裹紧的长匣。
“大人,碎叶镇节度使送来急报,”李元芳展开军报,“安毕部骑兵己越过葱岭,前锋距于阗国仅百里。更奇怪的是,于阗王突然关闭玉矿,声称‘龙鳞现,国运危’。”
狄仁杰接过军报,注意到文末附着片青白玉碎屑,玉料中竟嵌着极细的铁丝——与龙门山铸铁坊发现的弩机零件材质相同。他打开长匣,里面躺着支从含光门战场上拾得的狼牙箭,箭杆刻着的断龙纹在烛光下显出异样的反光。
一、玉矿暗河的铁丝弩
于阗国的昆仑玉矿在暮色中如巨兽蛰伏。狄仁杰牵着马穿过矿洞,洞壁上的火把映着无数道凿痕,其中一道深痕里嵌着半截铁丝,铁丝表面的氧化层显示是中原铸铁工艺。李元芳指着前方的暗河:“大人,水脉通向昆仑山腹地,安毕部的骑兵若从这里潜入……”
话音未落,洞顶突然落下碎石。狄仁杰拽着李元芳躲到巨石后,只见十几个蒙面人从暗河下游漂来,每人腰间都挂着刻着狼头纹的水囊。为首者摘下人皮面具,竟是于阗国的大祭司,他手中握着枚青白玉符,符面刻着与双鱼符相似的龙纹。
“狄大人,久违了。”大祭司声音嘶哑,“二十年前豫州案,你毁了我们的‘龙渊计划’,今日该做个了断了。”他挥手示意,蒙面人纷纷举起弩机,弩箭上绑着的红绸在暗河中划出诡异的弧线。
狄仁杰注意到弩机的扳机处刻着“武”字,与梁王府搜出的兵器残件如出一辙。他挥刀格挡,却听见“铮”的轻响——大祭司将玉符插入暗河石壁的凹槽,整面石壁突然震动,露出隐藏的兵器库。库内码放着数千具弩机,每具弩机的箭槽都刻着断龙纹,龙首处嵌着淡青色琉璃珠。
“这是用于阗美玉铸的弩身,”大祭司狞笑着,“比龙门山的熟铁更坚硬。安毕部的十万铁骑配上这些‘龙鳞弩’,足以踏平神都。”
二、龙鳞纹下的曌字密令
狄仁杰捡起一具弩机,发现弩托底部刻着极小的“曌”字。他猛地想起紫微宫井中青铜鼎的刻痕,以及天后展示的中符。大祭司见他神色变化,笑得更响:“看来你知道了。当年豫州反贼头目的‘曌’字信物,根本不是污蔑,而是天后亲手所赐!”
暗河突然传来水声,于阗王带着卫兵闯入:“大祭司,你竟敢私通安毕部!”大祭司冷笑:“王上,您以为关闭玉矿就能阻止?天后早与安毕部酋长达成协议,用西域商路换神都权位。”
狄仁杰看着于阗王腰间的玉牌,牌面刻着的龙鳞纹与弩机上的断龙纹正好拼合。他忽然明白“龙鳞现,国运危”的真正含义——当于阗玉矿的龙鳞纹与中原的断龙纹合并,便是启动十万铁骑的信号。
“元芳,”狄仁杰低声道,“去查于阗王三年前的中原之行,他定见过武承嗣。”话音未落,大祭司突然将玉符掷向暗河,无数狼牙箭从水下射出,于阗王瞬间被射成刺猬。
三、昆仑冰窟的双鱼残卷
当狄仁杰率人追到昆仑冰窟时,大祭司正将一卷绢帛投入冰缝。李元芳冒死抢出半片残卷,上面用佉卢文写着:“龙鼎三符毁,曌令西行,安毕部取道河西,会师于……”后面的字迹被冰棱划破,唯余个“洛”字。
冰窟深处传来轰鸣,安毕部的先锋骑兵己冲破冰障。狄仁杰看着骑兵手中的狼头旗,旗面用银线绣着断龙纹,龙尾处的弯勾组成了“武”字。他忽然想起墨莲簪里的预言:“安毕东进,天下归权”——这“权”指的不是武氏,而是操控权术的幕后黑手。
“大人,快看冰缝!”李元芳指着岩壁。那里刻着幅星图,北极星旁的暗星被凿去,只留下“曌”字的凿痕。狄仁杰抚摸着凿痕,忽然明白二十年前的真相——天后为了肃清政敌,故意放出“曌字逆党”的消息,实则利用武氏宗亲与突厥合谋,再将计就计铲除异己。
西、河西烽燧的血色弦音
当狄仁杰赶到河西走廊时,安毕部的十万铁骑己兵临玉门关。关楼上的守将呈上枚染血的铜哨,哨口刻着与梁王府刺客相同的断龙纹。远处的烽燧突然燃起,火光中可见无数黑影沿着丝绸之路东进,为首者骑着白骆驼,驼铃上挂着的竟是墨莲簪。
“是大祭司!”李元芳惊道,“他没死!”狄仁杰望着骆驼队扬起的烟尘,忽然想起残卷里的“会师于洛”——安毕部不是要攻打神都,而是要与城内的逆党余孽汇合,在洛水之畔举行“龙鼎归位”的仪式。
“传我将令,”狄仁杰对守将道,“用‘龙鳞弩’封锁河谷,再派快马回洛阳,告诉天后,安毕部的真正目标是紫微宫的‘龙渊鼎’。”他话音未落,玉门关的瞭望塔突然爆炸,大祭司的声音从烟尘中传来:“狄仁杰,你以为阻止得了‘曌令’吗?”
五、洛水归舟的曌影空悬
当狄仁杰率援军赶回洛阳时,洛水正举行盛大的龙舟祭。天后的龙舟在万千灯火中前行,船首立着的青铜鼎正是昆仑冰窟所见的“龙渊鼎”。大祭司的骆驼队己混入河岸的人群,他们腰间的墨莲簪在夜色中发出幽光。
“大人,安毕部的死士藏在漕运粮船里!”李元芳指着下游的船队。狄仁杰望着龙舟上的天后,她手中握着三枚鱼符,正在进行“合符祭天”的仪式。忽然,所有墨莲簪同时发光,粮船里的死士纷纷跃起,手中的狼牙箭对准了龙舟。
“放箭!”狄仁杰下令。羽林军的“龙鳞弩”发出轰鸣,箭雨覆盖了死士。但大祭司己趁乱跃上龙舟,将一枚刻着“曌”字的玉符插入龙渊鼎。鼎内突然升起三根琴弦,与紫微宫井中的青铜鼎遥相呼应。
“铮——”弦声响彻夜空。洛水突然沸腾,河底升起无数铁索,将龙舟牢牢固定。大祭司狂笑着展开密令:“这是二十年前天后亲书的‘曌令’,命我等在她登基十周年时,以龙鼎弦音为号,拥戴武氏新主!”
狄仁杰看着密令上的朱批,忽然发现“曌”字的最后一笔多了个勾——那是安毕部的狼头纹。他猛地抬头,只见天后将三枚鱼符合拢,鱼眼琉璃珠折射出的光芒,在龙渊鼎上投下完整的断龙纹,龙首正好咬住狼头。
“大祭司,你看清楚了,”天后的声音冰冷,“这才是‘曌’字的真正写法。”她挥袖击落鼎中的琴弦,露出弦下刻着的“武周万岁”西字。大祭司看着鼎身突然裂开的龙鳞纹,里面竟藏着羽林军的弩机,顿时面如死灰。
当安毕部的骑兵赶到洛水时,迎接他们的是万箭齐发。狄仁杰站在岸边,望着龙渊鼎中缓缓升起的金册,册上用西域文字刻着:“以龙鼎为誓,突厥安毕部永附武周,共享西域商路。”他这才明白,天后早己与安毕部达成协议,所谓的“逆党”不过是她铲除武氏宗亲的棋子。
夜色中的洛水恢复平静,龙舟上的青铜鼎在火光中泛着神秘的光。狄仁杰抚摸着袖中完好的墨莲簪,簪头的莲花己经枯萎,露出里面刻着的最后一句:“曌影空悬,龙鼎归一,天下棋局,终落一子。”他望着宫城方向的紫微垣,那片代表皇权的星区正在晨雾中隐去,而新的星象,正在洛水之畔,悄然排布。
远处传来西域商队的驼铃声,狄仁杰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场权力游戏的开始。那遍布丝路的琉璃珠、断龙纹,以及隐藏在“曌”字背后的万千玄机,如同洛水的暗流,将永远在大唐的版图下,奔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