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偏殿。
太子萧承睿端坐主位,脸上看不出喜怒。工部尚书李崇是个干瘦精明的老头,此刻额上却布满细汗,手里捧着一份卷宗,神色惶恐又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
“殿下!殿下!成了!按您吩咐的‘七分’硝石配比,新火药…成了!”李崇的声音带着颤抖。
“哦?”萧承睿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威力如何?”语气平淡,仿佛在问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谢璃安静地坐在下首,垂眸看着自己裙摆上的绣纹,耳朵却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字。
“这…威力…”李崇擦了擦汗,组织着语言,“回殿下,威力…确实不如预期。试爆之时,声响沉闷,硝烟弥漫,然碎石飞溅之威,远逊于寻常军中火药。炸开的土坑…也浅了许多。”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太子的脸色,见并无不悦,才继续道,“不过…不过此药有一桩奇处!”
“奇处?”萧承睿挑眉。
“是!奇处!”李崇连忙翻开卷宗,“试爆后,参与搬运、填药之工匠、兵卒,凡靠近爆心十丈之内者…皆…皆突发腹痛,难以自持,寻茅厕不及者…污秽遍地!症状如同…如同误服了强效泻药!且药力迅猛,持续近一个时辰方歇!现场一片…一片狼藉不堪!”
“噗…”萧承睿刚入口的茶水差点喷出来,他强忍着,肩膀却忍不住微微抖动。泻药?!这结果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他本意只是削弱威力,防止这“利器”过于锋利反伤自身,也试探沈昭,却万万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谢璃也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深深的震惊和一丝后怕!泻药?!她瞬间想起了沈昭当街炸毁刺客马车时用的火药!难道…难道沈昭在配方上做了手脚?还是…这被篡改的配方阴差阳错激发了某种隐藏的反应?萧砚!萧砚当时就在现场!他替换了配方?!(伏笔回收:第5章萧砚暗中替换为泻药配方)
“泻…药?”萧承睿放下茶盏,脸上那丝古怪的笑意终于抑制不住,他用手帕掩着嘴,咳了几声,才勉强正色道,“李卿,此事…着实有些…嗯,出人意料。试制记录可都详细?”
“详细!详细!”李崇连连点头,“所有过程、用料、症状皆记录在案,参与人员名单也己封存!只是…”他面露难色,“殿下,此药虽威力不足,然这…这附加之效…实在…实在难登大雅之堂,更无法用于军阵啊!若陛下问起…”
“无妨。”萧承睿挥挥手,眼中精光闪烁,“如实禀报即可。威力不足,是配方本身的问题,沈昭难辞其咎。至于这附加效用…”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虽不雅,却也别致,或许…另有用处。试制记录和样本封存好,连同谢璃郡主新呈上的‘紫魇晶’分析,一并送入孤的书房。此事,暂且保密。”
“是!微臣明白!”李崇如蒙大赦,躬身退下。
殿内只剩下萧承睿和谢璃。
“璃儿,”萧承睿的目光转向谢璃,带着探究,“这紫魇晶…与那泻药般的火药,可有联系?”
谢璃心念电转,压下对沈昭可能做手脚的惊疑和对萧砚的警惕,面上露出深思之色:“回殿下,臣女不敢妄断。然紫魇晶性诡,遇火则爆,其粉亦有致幻扰神之效。火药之中,硝石遇高温本为爆燃之源,今硝石比例骤减,又混入杂质(指硫磺、木炭),或许…或许破坏了某种平衡,反而意外引出了硝石或硫磺中潜藏的其他…‘杂性’?亦或是那沈昭的配方本就暗藏玄机?”她巧妙地将“泻药”归咎于配方被篡改后的“意外”或沈昭的“暗手”,并未首接指向紫魇晶。
“杂性…暗藏玄机…”萧承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亮的天色,“沈昭…镇北王…玄鸦…紫魇晶…这一桩桩一件件,倒是越来越有趣了。”他转过身,脸上带着温和却毫无温度的笑容,“璃儿,你精通史籍,心思缜密。替孤好好查查,二十年前,镇北王妃…是如何病故的?还有,沈昭幼年,是否离京养病?去了何处?查得越细越好。”
谢璃心头一凛,太子果然将矛头指向了沈昭的母族和幼年!她恭敬垂首:“臣女遵命。”
“去吧。”萧承睿挥挥手。
谢璃行礼告退。走出偏殿,清晨微凉的空气涌入肺腑,她却感觉不到丝毫清爽。太子阴冷的笑容,李尚书描述的“泻药”惨状,紫魇晶的诡秘,还有萧砚肩头那狰狞的烙印…如同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正缓缓收紧。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袖中的手,指尖触碰到一块坚硬冰冷的东西——是她偷偷留下的半块带有紫色纹路的“天竺精铁”(紫魇晶原矿)。
沈昭…萧砚…她必须更快地找到真相。也许…该再去探探萧砚那深不可测的“纨绔”府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