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旁观者清
安定邦摇摇头,安昭筠会心地微笑。
“爹爹放心,他迟早会想明白的,或许很快。”
安昭宗全程一脸懵,他们父女俩打什么哑谜?他怎么半句也没听懂。
对于安昭筠说的,安定邦没有丝毫怀疑,件件桩桩事儿都被她料中了。
“这事我还没跟你祖母提过。”安定邦犹豫一下后说。
安昭筠淡定地说:“我想祖母多多少少也知道,权衡利弊她老人家想得更为周到。”
“嗯。”安定邦觉得女儿说的在理,“对了,听说秦家那个女人去胭脂铺找麻烦。”
“这种小事爹爹不由担心,我会处置好的。”
“大人,战王殿下来了。”外头传来看门小厮的禀报声。
屋内仨人也听到门外司棋给李睿请安的声音。
“阿筠在里头。”李睿见到司棋就知道了。
大大咧咧走进书房李睿笑道:“看来不用我说,他们都告诉你了。听了心里头可痛快些?”
“谈不上。”安昭筠淡淡地说。
这话不只李睿,就连安家父子也有些诧异。
不等他们问安昭筠就解释说:“不上心,也就无所谓痛快不痛快。”
听着好像怪有道理的,就在他们同时在心里嘀咕的时候,安昭筠又加上句:“不过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罢了。”
这话其他俩人不太懂,安定邦却听懂了,安昭筠很坚决也很明确告诉他与秦明德之间没有任何情谊,剩下的只有仇恨了。
安定邦一方面为女儿安昭筠看开了而高兴,可另一方面却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对劲。
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管怎么说秦明德终归是琮熙和琮晨的爹,必定因为上辈子伤得太深而绝情。
想到这里,安定邦对安昭筠的怜惜多了几分,对秦明德以及秦家的恨意也多了几分,他情不自禁拍击下椅子扶手。
一声响动,安定邦回过神来,发现仨小辈都盯着自己。
笑笑掩饰自己失态后安定邦转移话题:“殿下,你直接将大皇子和二皇子插手京郊大营的事抖出来是不是有些不妥?”
说起正事李睿神色也认真起来:“太傅不必多想,昨儿我跟永安王商议过了。”
“李若谷向来沉稳,这回倒是急躁了。”安定邦不解地说。
安昭筠插嘴说:“我倒是觉得阿睿这招乱拳打死老师傅用得好。”
“哦,说来听听。”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不划算,不过杀敌一千自损个一二百,怎么算都划算吧。”安昭筠如今对于舍与得理解很透彻。
“皇上没说什么,不过显然对大皇子很失望。”安定邦看了眼李睿,“他也被骂了几句。”
“骂就骂呗,当爹的骂上几句又怎么了?”安昭筠慧黠笑笑,“再说了,您觉得皇上是嘴上说说还是真怪罪阿睿啊?”
安家父子恍然大悟,他们当时在场,被安昭筠提醒后发现皇上也就是嘴上不痛不痒说了李睿几句。
“大皇子和二皇子就是料定阿睿不敢轻举妄动所以才这般明目张胆,他眼底不揉沙子以后他们要做什么可就得掂量掂量了。”安昭筠说完不忘夸上一句,“我那义兄看得通透。”
“嗯,我是老了,不如李若谷通透。”
安定邦突然来上这么一句,安昭筠愣了下不由暗暗窃笑,年纪那么大了反而更死要面子了。
“谁说的,太傅大人只是一时没有多想。”李睿识趣得很。
安昭筠慢悠悠加上句:“义兄与皇上接触多,也算是皇亲国戚,自然比爹您更了解各人的性子。”
“对对对,阿筠说得在理。”李睿附和道。
安昭宗看不下去了:“阿睿,你别对对对,反正阿筠说什么你都说对的。“
“那是自然,打小不都这样嘛。”李睿痞笑道。
安定邦和安昭筠都被逗笑了,书房内溢出笑声。
“你们聊,我先走了。”安昭筠起身告退。
“阿筠……”
李睿正要说跟安昭筠一起走,她就打断他的话:“大嫂和二嫂找我有点事儿。”
“那你去吧,我与太傅大人坐会儿。”李睿又坐了回去。
安昭筠出了书房还不忘扭头瞄了眼,见阿睿确实没跟上来不由松了口气。
“小姐,你这是怎么了?”司棋赶紧跟上,“脸色怎么有些不好看?”
“没什么。”安昭筠暗暗骂自己白活了两辈子,不管阿睿是不是俩孩子的爹都不是她的错, 为什么面对他总是时不时有心虚的感觉呢?
虽说找大嫂和二嫂说事儿是借口,不过安昭筠想想自己多是在娘亲或者祖母院子里头见两位嫂嫂,正儿八经到她们住处去却不曾有过。
说起来倒是自己不是了,安昭筠边想着边朝大哥和大嫂的院子走去。
“大少夫人,二少夫人,小姐来了。”
妯娌俩正在花厅说笑突然听到小丫头禀报不由都愣住了。
“小姐?”宋沅巧还以为自个儿听错了。
“是啊,小姐已经进院子了。”
“大嫂是不是不欢迎我这不速之客啊?”安昭筠笑着走来。
宋沅巧和李舒起身迎上前去,安昭筠又笑道:“二嫂也在,真是巧了。”
“筠儿,你还真是稀客,快坐下。”宋沅巧边热络地招呼安昭筠边吩咐小丫鬟快点上茶水点心。
李舒笑着说:“我是不是该回避下。”
“二嫂,我没事,就是找大嫂闲聊,还想着也将你叫过来呢。”
“难得筠儿这大忙人也有闲聊的功夫。”李舒捂嘴笑道。
怕阿睿去半闲居寻自个儿,安昭筠跟俩嫂子聊了许久,虽然只是东家长西家短,不过倒也轻松,她对京城中有名有姓的人家多多少少了解些。
宋沅巧突然提起:“对了,关于那个秦凝霜去你胭脂铺闹腾的事。”
安昭筠随口问道“大嫂也知道这事?”
“如今京城中传得沸沸扬扬的,还有人上秦家门前丢鸡蛋烂菜叶呢。”李舒接过话。
“正好那天秦张氏那老太婆要出门,被丢得满头满脸的。”宋沅巧笑道。
李舒又说:“听说京城的许多铺子如今都不卖东西给秦家,就怕她们反咬一口,那就麻烦大了。”
“听说现在全靠下人们出去采买,还都不敢说是秦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