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再入时空,遇见落魄书生
秦府深处的阁楼被改造成了研究室,青铜烛台在特制的紫檀木架上泛着冷光。沈砚将最后一块玉珏嵌入凹槽时,烛台表面的云雷纹突然如同活物般扭动起来,幽蓝的光芒瞬间将整个房间吞噬。林夏本能地伸手去抓沈砚的衣袖,却发现指尖穿过了一团虚影,身体不受控制地坠入漩涡。
当灼人的阳光刺痛眼皮时,林夏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趴在一处杂草丛生的断壁残垣上。远处传来阵阵厮杀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她挣扎着起身,身上的襦裙沾满尘土,腰间玉佩不知何时己变得滚烫——这是青铜烛台穿越时特有的征兆。
“姑娘!危险!”
一声惊呼从身后传来。林夏本能地向后仰倒,一支利箭擦着她的脸颊钉入土墙,箭尾羽毛还在微微颤动。回头望去,只见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手持长弓,青色长衫沾满血污,腰间系着的竹制书箱己破了个大洞。
“多谢公子救命之恩。”林夏心有余悸地行礼。书生快步上前,警惕地观察西周:“此地乃宋金交战前线,姑娘怎会孤身在此?”他说话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的鲜血染红了素白的帕子。
林夏这才注意到他苍白如纸的脸色和虚浮的脚步。远处传来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书生咬了咬牙,抓住她的手腕:“来不及解释了,随我来!”
两人跌跌撞撞地躲进一处废弃的地窖。地窖里堆满发霉的粮袋,角落蜷缩着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书生脱下外衫铺在潮湿的地面,让林夏坐下:“在下苏砚,本是赴京赶考的学子,不想遇上战乱……”他话音未落,剧烈的咳嗽再次袭来,染红了半幅衣襟。
林夏从袖中掏出随身带着的金疮药:“苏公子先服下这个。”她看着对方诧异的眼神,解释道:“我乃游方医者之女,略通医术。”苏砚犹豫片刻,接过药瓶服下,苍白的脸色渐渐有了血色。
地面突然剧烈震动,地窖上方传来重物坠落的声响。一个孩童惊恐地尖叫:“金兵来了!”林夏透过地窖缝隙望去,只见金兵的黑旗在火光中翻涌,一名将领正举刀劈向抱着孩子的妇人。
“不能坐以待毙!”苏砚突然起身,从书箱里抽出一把锈迹斑斑的短剑,“姑娘带着百姓从密道出逃,我去引开敌军!”
“等等!”林夏抓住他的手腕,“你这样去是送死!”她急中生智,摸到怀中一枚从现代带来的信号弹——那是某次古董展的纪念品。“用这个!”她将信号弹递给苏砚,“点燃后会发出强光,可扰乱敌军视线。”
苏砚半信半疑地点燃信号弹。刹那间,一道刺目的红光划破天际,金兵纷纷抬手遮挡眼睛。混乱中,林夏带着百姓从暗道逃出,却发现苏砚被三名金兵围住。她抄起地上的石块砸向金兵,趁着对方分神的瞬间,拉着苏砚狂奔。
两人躲进一处山洞时,天色己暗。苏砚靠着岩壁喘息:“姑娘这‘神器’当真神奇,不知是何来历?”林夏犹豫片刻,决定坦诚相告:“实不相瞒,我来自另一个时空……”
她将青铜烛台的秘密和盘托出。苏砚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若能回到过去,改变这场战乱……”他的声音突然哽咽,“我父母、妹妹,都丧命在金兵刀下……”
林夏心中一痛。月光透过洞口洒在苏砚清瘦的脸上,照见他眼底深深的哀伤。她突然想起沈砚,不知他此刻身在何处,是否也遭遇了危险。
“我们一定能找到回去的办法。”林夏坚定地说,“但在此之前,先活下去。”她开始教苏砚辨认草药,用藤蔓和兽皮制作简易陷阱。苏砚学得很快,偶尔还会从残破的书箱里取出《孙子兵法》,与她讨论如何应对追兵。
三日后,他们在河边发现了一队溃散的宋军。将领听闻他们的遭遇后,决定带他们同行。就在队伍即将启程时,林夏腰间的玉佩突然发烫——青铜烛台在召唤了。
“我必须走了。”林夏握紧苏砚的手,“若有缘,定会再见!”
光芒笼罩的瞬间,她听见苏砚大喊:“姑娘!若能改变历史,请救救大宋!”
当林夏再次睁开眼,发现自己回到了秦府阁楼。沈砚正焦急地在烛台旁踱步,见她出现,一把将她抱住:“你去了整整七日!烛台突然失控,我根本无法定位……”
“我遇见了一个人。”林夏将玉佩贴在心口,苏砚染血的笑容仿佛还在眼前,“他让我明白,或许我们能做的,不只是解开烛台的秘密。”
沈砚若有所思地看向烛台:“你的意思是……利用时空穿越,改变历史?”
窗外 thunder 隐隐,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那个在战火中相遇的落魄书生,他的命运,又是否能因为这次相遇而改变?林夏着玉佩,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要找到回到那个时空的方法,完成与苏砚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