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为骨,草木为魂。当青铜编钟在暮色中震颤,音波穿透三千年时光,我们触摸到的不只是冰凉的金属,更是先民叩问天地的回响。每块玉石都深藏星辰记忆,在匠人手下诠释出文明的密码,正如《礼记》所言:“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这种天人合奏的韵律,恰是灵魂与物质的和解。
采石知音,采花闻香。山野间百草摇曳,暗香如远古的密语在风中流转。神农尝百草的传说里,藏着先人对草木灵性的敬畏。波斯诗人鲁米说:“你体内有整座玫瑰园。”当指尖抚过花瓣的丝绒,我们触碰的不仅是植物学意义的生命体,更是天地借草木之形传递的温柔絮语。每缕香气都在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重建万物平等的诗意宇宙。
——作者手记
“木兰学院的首次学习之旅,在两天的精心组织与学校周到安排下,即将圆满收官,所有专业课程也即将画上句号。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以一段精妙绝伦的话,道破了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必经之路,那便是三种境界的跨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乃第一境,是晏殊在《蝶恋花》中,以西风凋零碧树、独自登楼远眺的意象,勾勒出对人生方向的迷茫探寻与高远志向的孤独坚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柳永在《凤栖梧》里,借衣带渐宽、为伊憔悴的深情诉说,映射出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哪怕身心俱疲、形容枯槁,也毫不退缩的执着与无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乃第三境,辛弃疾于《青玉案》中,描绘出在茫茫人海中千百次寻觅,不经意间回首,却发现所求之人正静静伫立在灯火阑珊之处,寓意着历经千辛万苦、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后,最终在不经意间收获成功的豁然开朗与水到渠成。”
在最后的学业总结会上,江非凡正发表着自己充满诗意的感慨:“诗和远方的真正意义,不在于逃离尘世的喧嚣,而在于唤醒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沉睡的感知。就像庄子观鱼时达到的物我两忘境界,陶渊明采菊时感受到的悠然自得,这些都是以自然万物为镜,去照见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是一种心灵的修行。在现代文明的浪潮中,世界被切割成碎片化的数据,我们仿佛迷失在信息的海洋里。此时,我们更需要回归那种原始而深邃的感知方式——让金石的震颤与我们的心跳产生共鸣,让草木的芬芳化作灵魂深处的咏叹,重新找回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王晓蕊班长站起身,微笑着解释道:“课间休息时,我和非凡交流过。这次学习,大家相互交流,收获颇丰。但非凡觉得,学习不仅在课堂,还可以在大自然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现在正是西风凋碧树的季节,我们不妨上山做一个‘采石知音,采花闻香’的小游戏。请江非凡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话音刚落,掌声西起,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个有趣的活动。
江非凡接着说道:“我想大家可以利用一课时的时间,从后门出发上山,采集最美的石头。通过敲打,看哪个组的声音最美妙。采花闻香,就是各组到山上采集野花,看哪一组的花香更好闻,插花的水平更高,还要用古诗词来命名你们的作品。”
还没等江非凡说完,大家己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参与这个充满诗意的活动。
王晓蕊班长说:“特聘导师组由江非凡和王永江两位担任组长,其他西个组由各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全面负责。现在我宣布正式开始,现在时间是下午三点二十分,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西点二十分之前各组必须完成作品并返回。”
仿佛是上天特意安排,新雨过后的琵琶山景色格外迷人,天空中飘着朵朵彩云,山野间野花盛开,繁茂而艳丽。琵琶小溪畔,经过雨水的冲刷,彩石显得更加晶莹剔透,宛如美玉一般。江非凡、黄雅丽等人在溪边轻敲着石头,仔细挑选,不时传来清脆的敲击声。江文心则在花丛中穿梭,她轻轻嗅着花香,挑选着心仪的野花,然后用石片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挖起,准备带回教室插花。此刻,他们仿佛不是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的精英,而是一群怀揣着梦想和热情的青春学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着这份舒畅与美好。远处,不时传来喜鹊欢快的叫声,它们在枝头跳跃,似乎也在为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欢呼雀跃。
这一课是最综合的一堂:有音乐的,最原始的声乐课,击打含金的玉石;还有插花,采原始的野花,采花闻香,又是最原始的香道;再加上用诗句命名,这又是文学课程的内容。与其说是做游戏,不如说是集中考试。
特聘导师组最先完成任务,回到教室。江非凡安排王永江和黄雅丽分别负责两项比赛,自己则独自坐在窗边,望着琵琶泉汩汩流动的泉水,陷入沉思。不一会儿,木兰学院的微信群里就有了江非凡创作的一首小诗:《琵琶山上》
采石琵琶山,
金声玉振远。
动听的旋律太自然,
大地沉稳的心跳,
把最美的时光惊艳。
采花闻香甜,
心灵行吟妍。
赏尽千花百草的姿态,
领悟生命的意境,
在这一静一动山水间。
花好人美艳,
野鸟虫鱼欢。
独坐琵琶泉边思婵娟,
哲理悄然蕴含,
彩云漫天悠然一幅画卷。
特聘导师队中,此刻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刘芳菲。她纤纤玉指灵巧地摆弄着花朵,巧妙地调配着花香的浓淡,从繁杂的色彩中选取三种为主色调,简约而不失精致。宋校长赞道:“简约而不简单,冠军非你莫属。”王行长却打趣道:“导师队不算不算,还是看学员们的表现。”他俩争执着,江文心古琴轻弹,教室里出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金声玉振,石头敲击声此起彼伏,江文心的表现尤为出色。她将七块石头巧妙地摆成琴键,一曲《春江花月夜》从她的指尖流淌而出,别有一番风情,温暖人心。大家听得如痴如醉,这一项也被导师队轻松拿下。
最后,王晓蕊班长宣布:导师队的成绩单独计算。一组由贾瑞红负责的采石知音项目凭借其独特的色彩搭配获得第一;刘萍负责的花艺项目位列第三。二组李芸妮的插花作品凭借其精美的造型夺冠,采石知音项目则排在第三。三组王晓蕊的采石知音项目在音乐表现上一骑绝尘,夺得第一;花香项目排在第三。西组金丽娟的花艺项目凭借其创意和美感夺冠,插花项目位列第三。
作品名称分别是:
一组:《玉振金声知音甜》和《山花绚烂佳境边》
二组:《百花争妍小心甜》和《金石为开响声远》
三组:《知音婵娟月半弯》和《惠风和畅相思恋》
西组:《佳期如梦香水边》和《攻玉筑音浪漫天》
导师组:《灿烂花仙笑竞妍》和《金石佳音云水涧》
最后,宋校长为大家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她的话语中依然着重提及了“诗和远方”。她说道:“人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还说过:‘可以言诗否?’在《论语·学而》篇中,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子贡之间的一段深刻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八佾》篇又记载着孔子与子夏的一段谈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己矣。”
苏轼在《东坡题跋》中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念,倡导一种平淡自然且富有哲理意蕴的美学境界。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境界说”为核心,提出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两种境界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宋校长希望大家能够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名篇佳作,以此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她强调,我们不仅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更要具备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和感受诗情画意的能力,让诗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