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有肉就是王道。
来源是否完全正规,有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强国感受到对方手上传来的巨大力量和那份焦灼的渴望,他沉稳地回答:
“量,可以保证。如果你能吃得下。”
“我每周……大概能提供一百只左右。每只净重约最低六斤。”
养殖区的七彩羽肉鸡,三十三天就可以出栏。
百倍时间加速下,每天能出栏三批。
别说一周一百只,就是一千只他也能提供。
“一百只?!每周?!”
林振华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像铜铃,随即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六斤一只,一百只就是六百斤鸡肉!
虽然比不上猪肉顶饿,但也是实打实的肉啊!
这能解决多大的问题?!
“吃得下!绝对吃得下!别说一百只,再多点我们轧钢厂也包圆了!”
红星轧钢厂几千号人,平均每天就要几百斤肉。
这点鸡肉虽然不够,但绝对是久旱逢甘霖!
能极大地缓解食堂的压力,稳定工人情绪!
他激动地用力摇晃着李强国的胳膊:
“小兄弟!李强国同志!你可真是我的及时雨啊!”
“不,你是我们整个红星轧钢厂的救星!”
“啥也别说了!这生意我们做了!”
“你说,怎么交易?时间?地点?价钱你定!只要保证质量和数量!”
看着林振华那激动得几乎要语无伦次的样子。
感受着他那份为几千工人谋一口肉食的拳拳之心。
李强国也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这不仅仅是报答对方的援手,更是一个打开局面、为未来积累资本和渠道的机会!
随身空间的资源,终于找到了一个稳定而可靠的变现出口!
“林科长,你太客气了。价钱就按市面行情走。”
“具体交易细节,我们找个安静地方详谈?”李强国提议道。
“好好好!详谈!必须详谈!”
林振华连声答应,脸上的愁云惨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希望。
他仿佛己经看到食堂里飘出久违的肉香,看到工友们满足的笑脸。
两人迅速约定了附近一个僻静的茶馆。
李强国小心地将那六斤得来不易的肉票揣进贴身的衣兜,感受着那薄薄纸片承载的沉甸甸的承诺。
有白狼王的存在,在家的家人基本上实现了吃肉自由。
可在城里上学,一个月才回一次家的二姐,就没这口福了。
在他的记忆里,二姐每次去学校,母亲都会为她准备一罐子腌菜,再加一袋子棒子面。
二姐带去学校,吃一整个月。
六斤肉票虽然不多,但起码能让二姐改善一下伙食了。
他拿着空麻袋,跟在脚步轻快、仿佛年轻了十岁的林振华身后。
走出了依旧弥漫着肉腥味、却似乎不再那么压抑的肉联厂大厅。
阳光洒在西九城的街道上,也照进了李强国的心里。
派出所的阴霾被冲散,卖肉的波折化作了新的机遇。
属于他的路,在荆棘与机遇交织中,正一步步向前延伸。
僻静的茶馆角落,茶香袅袅,却盖不住林振华脸上的激动潮红。
李强国沉稳地喝着粗茶,条理清晰地提出了交易方案:
时间:每周五清晨五点。
地点:城外妙峰山脚下,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岔路口。
李强国选这里,是因为这里地点隐蔽,远离村庄和主要道路。
方式:李强国提前将一百只处理好的光鸡(每只净重不低于六斤)用麻袋装好,藏匿在约定地点附近的隐蔽处。
林振华带人按时取货,现场以现金和各类票据一并结清。
价格:按当天国营菜市场鸡肉挂牌价结算,但李强国保证肉质远超普通鸡肉。
保密:双方绝不追究来源,交易过程尽可能隐蔽。
“好!就这么定了!”
林振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用力一拍大腿,震得茶杯都晃了晃。
他掏出一个鼓囊囊的信封,抽出几张崭新的大黑拾,不由分说塞进李强国手里,
“强国兄弟,这是定金!下周五的货,我们红星轧钢厂采购科,翘首以待!”
李强国没有推辞,坦然收下。
这份合作,双方都急需。
林振华解了燃眉之急。
李强国则开辟了一条稳定、安全且利润可观的财源。
更重要的是,这为后续利用空间资源做更多事情,铺平了道路。
送走脚步轻快、仿佛卸下千斤重担的林振华,李强国看了看天色。
距离下午五点回村的班车还有几个小时。
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几张钞票和肉票,以及林振华给的定金,心中盘算己定。
他需要种子,需要各种家禽家畜的幼崽。
需要给大姐“买”药膏的掩护品——最好是包装精美、成分不明的“进口货”。
这些东西,正规渠道要么限量,要么根本买不到,只有黑市才能满足他。
凭借前世的模糊记忆和对城市角落的敏锐感知,李强国七拐八绕。
避开主要街道和巡逻的纠察队,钻进了一条狭窄、潮湿、弥漫着复杂气味的胡同深处。
这里,就是西九城众多地下黑市中的一个。
光线昏暗,人影幢幢,低声的讨价还价如同蚊蚋嗡鸣,透着一种紧张而隐秘的活力。
李强国交了摊位费后,找了个相对干净的角落,铺开一块从空间里取出的旧麻布。
他没有立刻拿出东西,而是先观察环境,确保退路畅通。
同时调动大师级狩猎灵丹赋予的感知力,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片刻后,他看似随意地从随身携带的麻袋里,依次拿出几样东西:
大半袋子棒金黄、颗粒硕大如珍珠的玉米棒子。
这是空间里用灵泉水浇灌的第一批玉米,得不像这个时代的产物,散发着的甜香。
十几只被捆住双脚、羽毛油光水滑、色彩斑斓得近乎炫目的公鸡。
这是空间里时间加速下养大的七彩羽肉鸡,体型健硕,精神头十足,一看就不是凡品。
一小布袋剥好的玉米粒。
同样金黄,粒粒分明,像打磨过的宝石。
这几样东西一摆出来,立刻在黑市这个“土货”居多的地方,显得鹤立鸡群!
那玉米棒子的个头和色泽,那公鸡的神骏羽毛,瞬间吸引了附近所有人的目光。
低语声变成了惊叹和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