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

第994章 家在何方

加入书架
书名:
芳明1128
作者:
西洋湖边
本章字数:
5578
更新时间:
2025-06-23

春风拂过玄武湖,金陵城外车马喧嚣,雨花台火车站的蒸汽机车吐着白烟,缓缓停靠。岳云一身神机营军装,肩背漆盒,内装牛痘疫苗与方梦华的亲笔信,腰佩短刀,目光坚毅。他奉方梦华之命,携疫苗入蜀宋,欲促洞庭湖停战,与父岳飞团聚。此刻,他站在站台,等待从台北赶来的祖母姚氏与幼弟岳雷。

六年前相州沦陷,姚氏带八岁岳云与一岁岳雷逃奔大名府,经杨八的北海商行辗转抵达明国东海道台北市。姚氏在台北纺织厂做女工,岳云考入舟山东点军校,岳雷则在东海道实验小学启蒙。如今,姚氏与岳雷应方梦华之请,随岳云返蜀宋荆湖北路。

火车鸣笛,车门缓开,一位布衣妇人牵着七岁幼童走下站台。姚氏年近五十,面容清癯,双手粗糙,却眼神坚韧,俨然一副明国女工的朴实模样,这六年间,她从北地流亡、漂泊入台,在明教台北纺织厂做女工、教工间女学,自苦劳中教出这对孙儿,今朝终得踏上归途。她眼中情绪复杂,既为与儿子重聚而欣慰,又对「明国」这个她始终不肯称「国」的政权怀有深切戒心。

而岳雷一身实验小学蓝布校服,胸口还别着「东海道实验小学优等奖章」,背著书袋,眉眼清秀,与岳云有七分相似,却多了几分书卷气。他左顾右盼,蹦蹦跳跳,对沿途一切新鲜景致充满好奇,对金陵的蒸汽机车与电灯杆惊奇不已。

「云儿!」姚氏一眼认出岳云,快步上前,双手紧握其臂,眼中泛泪:「你长这么大了!」

岳云跪地,恭声道:「奶奶,云儿不孝,让您和雷儿受苦了!明国六年,干娘教我数理,送我军校,如今命我携疫苗回荆湖,云儿定不负重托!」

「云儿,你真打算带我们回大宋?」姚氏低声问。

岳云点头:「让爹爹知道我们平安,且……这疫苗与新药,是为蜀宋百姓。」

姚氏轻声哼了一声,拈起随身小布囊内的宋式香珠,「大宋百姓自有官家庇护,哪须你们这帮……」

「奶奶。」小岳雷插嘴:「可是金陵医学院发明了青霉素,金陵大学还有石化工厂,我们学校教过的!」

姚氏叹气,摸摸雷儿头顶:「我不是说不好……只是这些不是我们宋人的东西。」

岳云握紧拳,低声道:「若非明国,我们早已死于北地……干娘救了我们,是再生之德。」

姚氏默然。六年纺织厂的生活,她见过的是工人之苦、亦见过学生夜里学新学不眠……但心底那道忠于「大宋皇统」的执念,从未真放下过。

岳雷扑上前,抱住岳云:「大哥!你真成神机营副将了?台北的同学都说你打过淮南金狗,还去过交趾!」

岳云揉着岳雷头发,笑道:「二弟,别听同学瞎说。大哥不过是跟着干娘历练,学了些火器和算学。这回咱们回荆湖,见爹爹,给他带疫苗,救荆湖百姓!」

姚氏听闻「疫苗」,微微皱眉,沉声道:「云儿,雷儿,你们在明国长大,学了新玩意儿,奶奶不反对。可你爹是宋臣,忠于赵氏,你们莫忘了孝道与君恩!」

岳云低头,恭敬应道:「奶奶教诲,云儿铭记。只是干娘说,民心重于君恩,疫苗可救荆湖万民,爹爹忠义,定会赞同。」

岳雷眨眼,插话道:「奶奶,宋室腐败,赵氏无能。明国才是天命所归,金陵的疫苗救了淮南五百万人!」

姚氏闻言,脸色一沉,斥道:「雷儿,休得胡言!你爹为宋室血战,你怎可说赵氏无能?明国虽好,终究不是咱们的根!」

岳云见状,忙打圆场:「奶奶,雷儿年幼,随同学议论罢了。云儿和雷儿虽长在明国,心系爹爹与宋民,此行定以孝道团聚爹爹,助他平乱!」

姚氏叹气,点头道:「云儿,你长大了,奶奶信你。走吧,带奶奶和雷儿去黄州渡口,过江见你爹!」

金陵火车尚未通往南郊,前往黄州的道途仍须靠马车与渡船。

次日,岳云一行由神机营李宝率三十骑护送,沿江北公路抵达淮南西路的黄州渡口。渡口江风猎猎,长江波涛汹涌,对岸武昌县(今鄂州)隐隐可见岳家军旌旗。渡船已备好,岳云扶姚氏登船,岳雷兴奋地指着江面:「大哥,这江比淡水河宽多了!明国的沧海龙吟号能不能开到这儿?」

岳云笑道:「二弟,沧海龙吟号是海船,这大江得靠蜈蚣快舟。你若好好学算学,将来造小型化快艇,横跨大江!」

姚氏听闻又皱眉,低声道:「云儿,雷儿,你们心系明国,奶奶不怪。可到了武昌,见了你爹,切莫多提明教,免得他误会你们不忠宋室!」

岳云点头,却心里一叹。他与岳雷在明国长大,学新学,早已认同方梦华的民本理念与永乐宪法。但他知奶奶与岳飞死忠赵宋,孝道之下,只得应道:「奶奶放心,云儿定谨言慎行。」

渡船行至江心,忽闻鼓声,数艘岳家军快船拦住去路,甲士持刀盾,火枪手列阵,喝道:「来者何人?报上姓名!」

岳云上前,抱拳道:「在下岳云,奉明国方总理之命,携疫苗入荆湖,助岳家军防疫!这是我祖母姚氏与幼弟岳雷,欲团聚家父岳飞!」

领兵校尉闻「岳云」,一愣,上下打量,却见姚氏布衣、岳雷校服,与岳云的神机营军装格格不入,疑道:「岳太尉之子?可有信物?」

岳云取出方梦华亲笔信与岳飞旧年佩刀,递上道:「此刀乃家父相州所赠,信乃明国首相手书,请校尉验看!」

校尉正欲细查,忽闻岸边马蹄声急,岳家军鄂州守将王贵纵马赶到。他一眼认出姚氏,下马拜道:「伯母!王贵来迟!六年未闻讯,今日得见,天恩人德,感激涕零!」

姚氏老泪纵横:「贵儿……你也还在……」

岳云见状,也急忙上前:「叔父!」

王贵一把搂住他,眼中泛红:「你是……云儿?真的是你?!天可怜见,大哥……大哥得知必会喜极而泣!」

守将这才反应过来,慌忙放下兵刃,整军施礼。

王贵转头喝令:「此乃少将军与太夫人归宋,即刻传信江陵,备驾迎接!快船三艘,立即备妥!」

甲士闻令,齐声应诺,火枪手收枪,恭敬让道。岳云松了口气,扶姚氏下船,岳雷则好奇地盯着王贵的火绳枪,低语:「大哥,这火枪好老旧,比神机营的定装步枪差远了!」

王贵听闻,哈哈一笑,拍岳雷肩头:「小公子,这火绳枪可是汉阳之战的功臣!不过,听说明国火器更精,少将军可得教教我们!」

姚氏闻「明国」,又瞪岳雷一眼,转向王贵道:「贵子,云儿与雷儿在明国长大,学了些新玩意儿,可心里还是宋人。咱家飞儿在江陵可好?」

王贵恭声道:「回伯母,大哥节度荆湖北路,率军合围洞庭湖杨幺,军务繁忙,但听闻少将军与太夫人归来,定会亲迎!」

快船过江,抵达武昌岳家军营寨。寨内刀盾林立,火枪营操练,火龙出水寒光闪闪,隐隐有汉阳之战的余威。岳云扶姚氏入寨,岳雷紧跟,惊叹于营寨的森严气势。

傍晚时分,快船溯江前往江陵。

甲板上,姚氏披着披风望向北岸,岳雷紧挨她腿边啃着饼干,还不时问:「奶奶,我们是要去爹爹住的城吗?」

姚氏一手揽住孙儿,一手抹泪:「是啊,咱们的家……终于要回去了。」

岳云站在船尾,望着渐远的黄州岸影,耳中风声猎猎,却压不住心中翻涌。

他知道,这趟归宋,不只是亲情的召唤,更是历史交汇之处的必经一关。

他是岳飞之子,亦是方梦华之徒。他从明国而来,却将踏入那尚处宋制、疫后焦灼的荆湖北路。他不知父亲将如何面对他这位「明国养成」的儿子,也不知未来何去何从。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