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第681章 李杜47

加入书架
书名: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作者:
猫猫柠
本章字数:
4242
更新时间:
2025-07-08

做了一个月的官,就又被贬了啊!

万界中人本来还以为杜甫这次能坚持的时间久一点,没想到,一个多月就遭到厌弃了!

杜甫是真的不会看人脸色啊!

房琯到底是因为什么被贬的,杜甫心中没数吗?就这还跟皇帝顶着上,他不被厌弃谁被厌弃啊!

历朝历代的臣子们眼观鼻鼻观心,能在朝廷中坐上高位的人,才能和情商缺一不可。

甚至揣摩上意的本事,可能还要在才学之上!

才三十多岁的杜甫满眼都是迷茫,对李白说道:“太白兄?天幕上的我哪里做错了吗?我只不过是履行了一个谏臣的职责罢了。”

李白眼中满是复杂,他比杜甫稍微好一点,他其实是能看懂一些朝堂上的波云诡谲的,但是这不符合他对朝廷的期望,所以他才不愿意遵守这些暗中的条条框框。

他本以为杜甫应该与他是一样的,是假装不懂,没想到,杜甫是真的看不明白!

李白在朝堂上走了一遭还能全身而退,难道真的全凭借着李隆基对他才华的欣赏吗?

不,是因为李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辞官时他做的那些事情,看似踩在了皇帝的底线上,实际上他清楚地知道,皇帝才不会计较这么多呢!

李白明白,只要自己不牵扯进什么朝堂大案,那些小动作充其量就是仗着皇帝的恩宠作妖,但是杜甫这个看着很小的举动,那实际上是在作死啊!

“子美,天幕上房琯被罢相,重点不在于房相的才能,也不在于他的指挥失利,而在于,皇帝怀疑他与太上皇有牵扯!”李白静静的开口。

杜甫眉毛一挑:“我知道啊,但是天幕也说了,这是贺兰进明等人的栽赃陷害!”

“贺兰进明这个人也太坏了,之前冒领颜家功劳的人也是他吧!”杜甫小声嘟哝着。

李白重重的叹口气,杜家不是官宦世家吗?杜伯父难道没有教子美这些官场上的弯弯绕吗?

“重点也不是在诬陷,而是皇帝的态度,按照天幕的说法,当时唐肃宗和太上皇正在争权夺利,宰相这么重要的职位,凭什么要交给一个有内奸嫌疑的人呢?”

杜甫欲言又止:可是这是诬陷!

李白看明白了杜甫的眼神,双手按住了杜甫的肩膀:“子美,你要明白,只要有嫌疑,那就不行!参与党争是最忌讳也是最危险的,你为房琯求情的举动,己经让这种内奸的嫌疑,蔓延到你身上了!”

杜甫终于明白了,有时候官职的调动,甚至是皇帝下令杀人,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犯了错,也可能仅仅只是因为政治立场不同罢了。

对于皇帝来说,政敌是必须要被铲除的,这与这个人的才能和品行,没有任何关系!

杜甫突然打了一个寒颤,他很迷茫,自己此次回到长安,到底是好是坏。

凭借着一个诗圣的名头,他确实可以得到一官半职,但若是他一首这么看不懂朝廷的动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像天幕上的那个自己一般被牵扯进这种要命的事件中。

到时候,会不会连累自己的家人啊!

想要做官的心,突然没有这么强烈了呢,这可是攸关身家性命啊!

贞观年间。

房玄龄的脸色停留在了一个似哭似笑的奇异表情上。

好消息:自家还有很出息的后辈,后来还继承祖业,当上了大唐的宰相!

坏消息:军事能力不过关,还被人栽赃陷害罢相贬官了!

天杀的贺兰进明!!

之前讲到安史之乱的时候,贺兰进明抢占别人的功劳,他们还在看颜家的笑话,等被波及的对象变成了自家后辈,那就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唐太宗李世民倒是没有怎么关注这个房琯,一味关注杜甫了。

看着看着,李世民觉得满心复杂:自家这曾曾外孙的政治素养也太差了吧,你想要劝谏皇帝自然是可以的,但是至少打听清楚再说啊!

把自己给搭进去就太不划算了吧!

左拾遗,这个官虽然不大,但是运作好了,一样可以逐渐变成大官的啊!

还有这个李亨,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房琯是李隆基的人那就是?自己不知道查一查的吗?猪脑子!耳根子还软!

杜甫还是咱们老李家的血脉呢!也不知道暗中照顾照顾!

【杜甫本就不大的官的更小了,这一次,他是华州的司宫参军。】

【杜甫被贬后不久,朝廷决定对安庆绪主动出击,郭子仪、李光弼等九尾节度使率军北上,渡黄河、围邺城。】

【就在全大唐的君臣百姓都在翘首以盼唐军的胜利时,大唐的军队却因为调度不一遭受了惨败。】

【郭子仪率军退守河阳,杜甫也混在兵荒马乱的流民之中,辗转各地。】

【杜甫在这次的流亡路上,既看到了百姓们对于大唐官兵的支持,也看到了官吏们强行征兵的惨状,妇孺痛哭,骨肉分离。】

【这些场景带给了杜甫深深的震撼,也给了他写诗的灵感。】

【稍微安定之后,杜甫马上挥笔写就了六首新乐府诗,这便是诗坛上不朽的著作,“三吏”“三别”!】

唐欣欣再次调换屏幕上的诗篇,唉,这就是诗人,换屏保都来不及!!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这六首诗描绘了大唐的普通百姓为战争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同时也表达了大唐百姓们最深切的诉求,是完完全全从百姓的角度写就的。】

【等杜甫好不容易回到任上,华州就发生了旱灾,天灾人祸下,就算是杜甫这种小官,也过上了朝不保夕的生活。】

【面对着大唐污浊的时政和无法被解决的饥荒,为了谋求生路,杜甫只能选择弃官,带着一家老小远走他乡。】

【杜甫一家最开始想要定居在秦州(现甘肃天水),但到了才发现,这里面临着吐蕃的威胁,不得己,杜甫一家再次辗转南下,前往同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