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的判断很果决,第一时间往宫内撤退。
但在李世民的有心算无心之下,战力上又有巨大差距,李建成的一切的努力都不过是徒劳罢了。
很快,李建成一行人就已经溃不成军。
这次,李世民甚至没有自己亲自下场。
这个时候,他刚刚平定了刘黑闼,手下精兵猛将都在长安。
不是武德九年时,被李建成想办法调走麾下文武的窘迫局面。
冷眼看着前方,李世民静静的注视着李建成麾下士卒被慢慢绞杀。
混战之中,李平安一行人也拍马赶到。
烟尘之中,他与李秀宁对视一眼,二人默契的分开。
“星彩,你跟着三娘!”嘱咐了一句,李平安冲入前阵之中。
李秀宁则带着其余人去找李世民。
这时,下面战场中的局势也渐渐明朗,尘埃逐渐落定。
李建成脸色惨白,骑在马上还在奋力拼杀,然而他身边的人却越来越少。
忽然之间,一支箭矢朝着李建成的要害飞射而去。
李建成瞳孔紧缩,眼睁睁看着利箭飞来,他却已来不及躲闪。
“吾命休矣!”李建成心中高呼,“二郎!”
间不容发之际,另一支箭后发先至,从侧面飞来,直接在空中拦住了那支射向李建成的夺命之箭。
两支箭撞在一起,解了李建成的生死危机。
可李建成还待在原地,头顶冷汗直冒,好似还没反应过来。
“汝是何人?”一个黑脸大汉喝问李平安道。
在情报里,可没说李建成麾下还有这么个人。
不过旁边有认识李平安的,悄悄告诉了他李平安的身份。
“这位是尉迟将军吧。”
李平安之前见过尉迟恭,故而在马上打了个招呼,刚才那一箭就是他射出来的。
“二郎可下令要大兄的性命了?”
尉迟敬德冷笑一声:“太子失德!我等这是为国除奸!兴国公莫要自误!否则哪怕是驸马,可也保不住你的性命!”
他不知内情,自然不会给李平安面子。
李平安的身后,李建成惨笑一声:“平安莫要拦他了,以你之能,将来辅佐二郎,才能兴旺大唐,何苦在此送了性命。”
沉寂了一会儿,李建成也看清了形势。
他身边就这么几个人了,东宫卫队估计此刻还不知道情况呢。
眼下李世民已经全面占据优势,自己走投无路了,何苦再连累李平安这个后世之人。
李平安听他这么说,不由得回头看了李建成一眼。
“兄长!”
他这一弄,李平安还真有些愧疚,因为自己的参与,让他提前了四年失去了太子之位。
趁此机会,尉迟敬德丝毫不留情,抬手就射。
李平安耳朵一动,挥舞着兵器扫落箭矢。
“你也算是当世名将了,就这么搞偷袭?”
“既然兴国公执迷不悟,那就别怪我了!”尉迟敬德不再多言。
一声令下,周围的士卒纷纷端起身上携带的短弩来。
这下,李平安坐不住了,翻身自马上下来,准备用马匹做掩体。
同时,心里也十分着急:“三娘还没见到李世民吗?马上扛不住了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刻,后面来人传令:“秦王殿下有命,全军停手,不得再厮杀了,请兴国公与太子近前说话!”
“你说什么!”尉迟敬德一把揪过来人的衣领,“你可知假传军令是什么罪名?”
李平安放心了,他从马后走出来:“尉迟将军,我就不信二郎之前没说过,要留太子一命,你才是刻意违背他的军令吧?”
听他这么说,尉迟敬德无话可言,左右看了下:“看好这几人,我亲自去面见王上!”
说罢,尉迟敬德一脸着急的骑马离去,准备劝说李世民斩草除根。
李世民在战前确实有言在先,可尉迟敬德见他下令的时候很是纠结,因此很容易就想歪了。
以为李世民说的留太子一命,是在说反话。
况且,就算不是反话,他们这些参与政变的将领也不可能手下留情。
毕竟要是打蛇不死,日后万一李建成重新得势了,他们九族就危险了。
这种事儿,是容不得李世民的一言堂的。
可李世民现在又重新下了明令,这就让他们不能故意曲解了。
见尉迟敬德离去,李平安放下心来,走到李建成身边:“兄长走吧,去见见二郎。”
李建成这会儿也看明白了,他表情复杂的看向李平安:“此番事变,你也早就知道了?”
李平安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呼~~~”
李建成深呼吸了一下,然后继续问道:“那三娘呢?她知道吗?”
“知道。”李平安回道。
“好,好,好!”李建成反而笑了出来,“果然是天家!果然是天家!”
摇头惨笑了两声,李建成不管李平安了,迈开步子,大步向前。
“二郎在哪里?我看看他还要对我这个手下败将说什么?”
李平安提着兵器,跟在李建成身后。
周边的士卒囿于军令,不敢对李建成如何,可也不可能就这么放任他自己过去。
犹豫再三,一群人就这么围着李建成和李平安这几人缓缓移动。
李建成也没管这些人,他的目光牢牢盯着远处那几个模糊的身影。
走了好一会儿,终于到了近前。
李建成停下了脚步:“尔等皆是忠良之人,若我回不来,就降了吧,我会劝二郎不为难你们的。”
“太子殿下!”百战之后剩余的这些人不由得伏地痛哭。
整理了下衣服,擦了擦身上的血液,李建成勉强将自己的变得体面了些。
回头看了眼李平安:“走吧?”
李平安点点头,跟他一起并肩而上。
迎面,脸色更黑的尉迟敬德懊恼的离开,看见正往这边来的李建成,他的手不由得握住了腰间的利刃。
李建成原地不动:“将军要动手吗?”
李平安默默的将自己的武器拿了出来。
纠结半天,尉迟敬德虽然不明白李世民为何突然这么妇人之仁了,但还是不敢违背他的命令。
“哼!”
他气冲冲的离开了。
李建成现在愈发好奇了,李世民到底为何不杀自己,难不成做了此等大事后,他还想兄弟和睦不成?
二人上前,李世民和李秀宁正在前方等着他们。
兄弟二人互相对视,身旁都是李世民的人,在一旁虎视眈眈。
李世民一身铠甲,光鲜亮丽;而李建成穿着锦袍玉带,却满是血污。
对比之强烈,令人侧目。
“二郎今日做得好大事!”李建成首先开口。
李世民沉声说道:“我若不为,恐怕就要受制于人了。”
李建成轻笑一声:“二郎说的对啊,去年玄成就劝我早做打算,可惜我警醒的太晚了。”
“魏征嘛。”李世民感慨一句,“是个人才。”
“好了,见也见了,你是准备了毒酒还是白绫?拿来我看看吧,这大唐是你的了!”
李建成不管不顾的席地而坐,洒脱的表示。
战斗了这么久,他真的累了。
“大兄!”李秀宁上前试图扶起李建成来。
“三娘既然早知此事,却又为何还如此天真?我若活着......”
李建成指向李世民:“他不得安,大唐不得安,天下亦不得安!”
现在这会儿,天下局势虽已经明朗,但南方还有零星几个割据政权在抵抗。
虽然最大的萧铣已经被李靖讨灭,可南方局势向来都是最复杂的,一时间也无法速定。
若是李建成不死,难保不会有有心人打着他的旗号搞事。
对于这个新生的王朝来说,这是最不能接受的事。
既然胜负已分,李建成也不想丑态尽露,当着自己弟弟和妹妹的面,他还想保留一丝气度。
但临事方知一死难,想到自己的下场,李建成也有些站不住了,故而才一屁股坐了下去。
看李平安和李秀宁的态度,李建成虽然猜出来他们是来保自己的命的,可他却清楚的知道,李世民没理由留下自己不杀。
如此做,想来是不想背上杀兄之名,所以才让他来自尽吧。
李建成说的很洒脱,但说完话后颤抖的嘴唇,证明他其实没那么淡定。
“二郎并不想杀大兄!”李秀宁劝解道。
愣了一下,见李世民没有反驳,李建成抬头看向弟弟:“你真不杀我?”
“此战之前我已有言在先,命众将不许杀害兄长,至于敬德之事,是他自作主张,我向兄长赔罪了!”
说着李世民还真躬身对着李建成道歉。
这下真给李建成弄不会了。
李世民直起来身子后,郑重的说道:“我不杀兄长,但兄长不可留在此世了,具体情况,到阿耶面前再说吧!”
“阿耶?”李建成恍然。
抬眼在宫内看了看,他才发现,这里打了这么久,宫内外的禁军就跟死了一样,压根没人来查个究竟。
“阿耶也被你制住了!”
李世民点点头:“今晚我就已经入宫了。”
回答之后,李世民带上他们启程,几人准备去见李渊。
“输的不冤。”李建成无奈的苦笑。
连天子都被李世民给控制了,他这个太子又能做什么?
受制于人,李世民说去见李渊,李建成也只能跟上了。
李平安汇合了李秀宁,也跟在最后面。
看着前面默不作声在赶路的两兄弟,李平安不由得摇了摇头。
李世民是真的不知道尉迟敬德的所作所为吗?
他要是对自己的属下没这点了解,他就不叫李世民了。
李平安猜,他应该也很纠结,出于政治家的本能,李世民肯定是想斩草除根的。
但毕竟是提前发动政变,历史上李建成等人的步步威逼还没有达到顶点。
再加上李世民此时年纪也比历史上小,故而肯定是心软了。
没有历史上那种狠劲,自己亲自出手,一箭直接射杀李建成。
所以他一方面放任尉迟敬德等人下手施为,另一方面有没管李秀宁等人,将一切交给了天意。
李秀宁来见了他,顺水推舟的,李世民便命人住了手。
歪头看了下身旁的李秀宁,李平安心中暗想:“三娘会不知道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李平安不由得伸手握住了李秀宁的手。
李秀宁抬眼看了看,内心也稍稍有些平静了下来。
在一片沉默中,一行人来到宫内的海池边,随着岸边驻守士卒的呼唤,湖面上划来一艘大船。
李渊就在船上。
“大兄请。”李世民让李建成先行。
到了这个地步,李建成还有什么可畏惧的?一马当先的迈步上船。
李世民随后要跟上。
但刚迈开步子,李世民还是犹豫了下,转头呼唤岸边:“敬德!你随我一同上船!”
李平安的身手他见过,李世民自己虽然能打,可李建成也不弱。
思量了一下,他还是决定上个保险。
尉迟敬德大喜过望,提着长矛就跟上了李世民。
李世民又给长孙无忌使了个眼色,然后笑着招呼李平安几人。
“兄长与阿姊且上船来。”
李秀宁摇了摇头:“一家人,何至于此?”
唏嘘不已的跟了上去。
进入船舱内,是一个类似宫殿的形制,里面很宽敞,容得下这么多人。
一声令下,船只启航,再度开入湖中心。
李渊面色难看,仔细打量了一下两个儿子,他问出了一句废话:“今日是何人作乱?”
只看李建成颓然的神色,和李世民身上的铠甲,就该知道是谁在作乱。
可李渊需要一个台阶。
李世民却并没有给他这个台阶,拦下想要指认李建成的尉迟敬德,李世民上前拱手。
“阿耶,今日宫中之事,都是儿所为!”
现在这里也没其他人了,李世民也不藏着掖着了。
李渊身边只有裴寂随侍,李建成更是孤身一人,再然后就是李世民两个,和李平安三人。
船上的水手也都是李世民的人,没必须说那些虚话了。
可他这么开诚布公,倒把李渊吓到了:“竖子!你欲弑父不成?”
要是李世民干脆的将罪过推到李建成身上,李渊还打算顺水推舟的废黜李建成的太子,改立李世民。
可李世民装都不装了,他以为李世民是换了个剧本。
太子作乱弑父,然后秦王救驾护国,可惜来的晚了,天子已经驾崩了。
想到这个可能,李渊的淡定也装不下去了。
李渊起身怒视李世民,一旁的裴寂也吓得够呛。
这要是李世民真的弑父,在场之人恐怕活不下来几个人。
李世民摇摇头,退后了几步:“阿耶未免把儿想的太非人了。”
说完,李世民自己寻了个位子坐下。
顺手也招呼身旁严阵以待的尉迟敬德也放松下来。
李世民态度放松下来了,李渊暗中也松了口气,好像儿子确实没那个心思。
裴寂站起来打圆场:“殿下一直以来为大唐南征北战,自是不会做出那等不忍言之事,陛下多心了。”
“裴监所言甚是。”李世民笑着附和道。
另一旁早就坐下的李建成冷眼看了半天,早已忍耐不了了。
“阿耶就在此处,二郎要杀要剐尽快开口吧!”
李世民闭口不言,示意李秀宁他们上前。
李秀宁略带一丝悲戚的开口:“今日之事非是二郎蓄意为之,而是为求自保,不得已举兵,阿耶还请明鉴。”
说着,李秀宁伸手朝向李平安。
李平安点点头,从身上拿出数本薄薄的书册来。
早在现代的时候,他就寻地方打印好了,就等今天。
李秀宁接过之后,分发给在场之人,包括尉迟敬德也有一本。
“为求自保?三娘此言,真让为父不解,朕亲封天策上将,位在诸王公之上,何曾害他?”李渊冷哼一声。
李秀宁轻叹一声:“阿耶看了此书便知。”
“这是如果没有我的存在,真正历史的样子!也是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的过程。”李平安朗声说道。
“真正的历史!”
李渊、李建成、裴寂心中都是一惊。
他们三人都大致明白李平安的身份,不过对于没有信息价值的李平安,很快李渊就不重视了。
可他如今却说什么真正的历史。
李建成脑子转的快:“平安果然来自千年之后,不是那什么平行世界!”
李世民旁边的尉迟敬德啥都不懂,拿着书册有些懵了。
闲来无事,李世民小声给爱将解释着。
李渊脸色有些难看:“初见朕时,你就有所欺瞒?亏的朕还将爱女嫁给你!”
李平安歉意的拱了拱手:“您二位看了之后就知道我为何会隐瞒了。”
“那不单是他一个人的决定,也是我决定的!”李秀宁上前一步,替李平安辩解。
李渊看着漏风的小棉袄,无奈的摇头,低头仔细去看书册中的内容。
船舱内一时间安静了下来,只有翻书的声音。
趁这会儿,李平安来到李世民对面坐下:“你留在这里无碍吗?外面李元吉可还蠢蠢欲动。”
“辅机足以应付了,元吉,呵......”
提起自己的弟弟,李世民轻笑出声。
不是他看不起这个一奶同胞的弟弟,可事实就是,比起自己和兄长来,李元吉确实差太多了。
能力差就算了,可他还有与自己能力不匹配的野心,这等志大才疏之人更好对付。
共事了多次,李世民太了解他了。
史书都是惜字如金,哪怕是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大事,也是没多少文字。
说话的功夫,李渊几人已经看完了全文。
“此书果然为真?”李渊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问道。
其实他内心已有答案,只看上面写的“世民射建成,杀之”这段记录,他就心里有数了。
要是李世民想要骗自己这些人,也不可能将他亲手杀兄之事杜撰出来吧?
李秀宁点了点头:“阿耶心中已有答案,不是吗?”
另一边的李建成缓缓放下书本:“若此书为真,那你此番为何留我性命?”
“这都是阿姊与兄长之功,免去了我杀兄之罪。”李世民指了指李平安。
站起身来,李平安准备解释北宋的事了。
“在我联通的世界里,还有时间是宋朝的世界,那里也是一个乱世!”
紧接着,李平安大致解释了北宋面临的局面,和北宋朝堂的无能。
听的在场之人无不惊愕。
最后李平安总结道:“现在我在北宋皇帝眼中就是神仙下凡,只要我推荐兄长入军中,以你的手段,重整河山再造大唐,一定不是难事!”
说完,李平安目光炯炯的看着李建成,希望他能点个头。
听完了他这一番慷慨陈词,所有人都没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李建成才抬起头来:“若要杀我,何必如此费事?”
“大兄!”李秀宁一下子站了起来,“你为何不信?”
“天下岂会有此等不智之人,难道不知抱薪救火的道理?”李建成不屑一顾,“哪里有国家宁愿每年送予外敌什么岁币,而苛待百姓士卒的呢?”
李平安感觉有些棘手了,千算万算,他没算到李建成不相信宋朝的存在。
这时李世民站起身来:“既然兄长连死都不惧,又有何惧去看上一看?”
李世民的话有道理,可李建成就是不想让他如意,他都被逼到这个份上了,还能让他顺心?
“若要动手,就在此处吧?那什么北宋我是不愿去的。”
说罢,李建成双目一闭,不再言语。
李秀宁急了,走到了这一步,她又怎么忍心看兄长真的赴死。
她对着李平安吩咐了一句:“此地交给你了,我先带兄长去现代!慢慢说服他!”
然后又看向李世民保证道:“此番离去后,兄长永远不可能出现在大唐了!”
话音刚落,李秀宁一个箭步上去,没等李建成反应过来,李秀宁便带着他一同消失在原地,穿越离去。
“吓!”
尉迟敬德一下子跃起来:“那什么穿越之说是真的?”
刚刚李世民跟他解释的话,他一直半信半疑,直到现在亲眼所见,方才相信。
不管他的惊讶,李渊看向了儿子:“那朕呢?秦王是不是也给朕找好了什么去处?”
“儿不敢,但儿愿效汉高祖之举,请陛下为太上皇!”
说着,李世民离开座位,伏地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