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点根烟,拿出手机,看到有个信息是黄小杏发来的,在吃饭的时候,听到手机响,我也没看。
“你自已回来的,我有话和你说,我在村口等你。”黄小杏说道。
我看到后,马上给她回了一个信息“我和于华回来的,马上就回去。”
回完后,我就删除了,免的找些不必要的麻烦。
刚把于华安抚好,我不想节外生枝,我当时也不想找,过一段时间,让于华情绪稳定了再说,黄小杏的身材是一流的,玉润珠圆、前凸后翘的,做情人可以,做老婆是不行,她的性格太张扬,穿衣打扮太时尚,和我不是一路人。
我在想明天去镇上办社保的一些事,相片,户口本,身份证的一些事。
电话又响开了,我一看是郑应山打来的。
“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我问道。
“明天咱先和他拉拉,免的夜长梦多。”郑应山说道。
“你约好了,给我打电话,钱我给留出来了。”我说道。
“还有一个事,实验楼先扎上围挡再说,那边催开了。”他又说道。
“马上就开工,三两天就干。”我回道。
“约好了我给你打电话。”郑应山挂断了电话。
实验楼找不到合适的保管,让郑玉枝去,让于华在沿街楼干,给老岳母找个保姆,免的于华在哪里胡思乱想,整天守着她妈心里也不好受,常回去看看的,找个合适的机会和她商量一下。
手机又响了一下,我一看又是黄小杏发来的,“你没看到我,你怎么往北去了?”
我赶紧又删除了,这个娘们有点魔怔。
她以为是我开车,我要回镇上要往南走,于华开着回娘家当然往北,她要是知道于华把我锁在家里,指不定出什么幺蛾子。
看了一会手机,就休息了。
今天把欠的钱都还上,心里没了压力,无账一身轻的道理在我这里应验了,一觉睡到天明,我起来洗了脸,于华回来了。
“我给你热了两个蒸包,你回去吃了的。”于华说道。
“我回小区门吃的,我把你送回去。”我说道。
我们这里女婿不能在老丈人家里过夜,即便是过夜两口子也不能住在一起,于华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结婚十来年,我没在那里住过一晚上,说是对娘家不好,不知道你们那里有这种风俗吗?
于华锁好大门,我开车把于华又送了回来。
“我给你热好了,吃了走吧。”于华下车说道。
于华这么说了,我也没说什么,跟着于华回了家里,蒸包,稀饭,于华热气腾腾的端了上来。
“什么时间买的。”我边吃边问。
“我蒸的,在冰箱里我给你热了热,稀饭今早上刚做的。”于华说道。
于华对我的关心,自始至终就没有改变过。
“昨天晚上,我在村口看到黄小杏大晚上的在公路上站着,到了跟前我才认出来,我也没按喇叭,好像是等人。”于华说道。
“你看错人了,晚上在哪里干什么。”我装作一无所知的说道。
“我还能认错她吗?”于华说道。
“你和二嫂拿着户口本和身份证去照个像,办社保用。”我岔开话题说道。
“真办吗?”于华问道。
“昨天我和他们说了,愿意办就办,不办涨工资,咱四个必须办,老了有个生活保障,一个月领两千来块钱,就够生活费。”我说道。
“我听你的。”于华心满意足的说道。
老岳母还没醒,我也没和她打招呼就开车走了。
来到工地,看门的老张老远就和我打招呼。
“早来了,老板。”老张笑嘻嘻的说道。
我递给他根烟笑道“开支了,吃点好的。”
“昨天晚上买了一个鸡吃。”老张笑道。
我们这些没有固定收入的人,开支这几天生活也会提高几天,过个三五天,又开始过上紧衣缩食,勤俭持家的日子了。
我来办公室,郑玉枝先早早的来了,正在擦桌子,她今天穿的牛仔阔腿裤,白色休闲鞋,浅色长袖衬衫,扎了个马尾,的胸部,的,让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
“今天打扮的这么好看,喷了多少香水,这么香。”我带有讽刺性的说道。
在工地上你打扮的这个样子,一些干活的都会故意接近你,挑逗你,甚至会有个别的会说些秽言污语。
刚开了支,郑玉枝就有点飘,穿衣打扮不符合这个职业,三十多岁的人,一点节余都没有,要不是我借给他那五千元钱,能吃饱了饭就不错。
不一会,他们几个都来了,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郑玉枝。
“昨天我说的那个事怎么样。”我问道。
“回去和老婆一说,老婆说,儿还没买楼,找媳妇结婚那里不需要钱,还买社保,和我吵了一架。”老刘笑道。
汝利哥的情况和老刘差不多,昨天我也没问他是一个什么想法。
“汝利哥你是怎么想的。”我问道。
“我无所谓,怎么办都行。”汝利哥说出了自已的观点。
一人不知一人苦,一家不知一家难,我们这几个人就是二哥好过,我们几个都有自已的难处,只是表面装作若无其事,自欺欺人的样子。
“老板这个心是好心,就是家里人不理解。”老刘不甘心的说道。
郑玉枝和小张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工人们也都来了,小张拿镜子去了现场,郑玉枝也去给人拿工具的了,今天早上没有送料的。
一些人的想法只是看暂时的利益,不为将来打算,交社保是为以后打算,我和二哥,二嫂交上,大话我都说出去了,不交让二嫂怎么看我,他们几个我给他们涨工资就行。
“行,以后想通了咱再交,今年咱先涨工资,按说好的每月涨五百元,小郑涨三百元,从这个月开始涨工资。”我说道。
二哥见我这么说了,也没说什么,我又说了说实验楼开工的事,二哥就去了现场,人都是自私的,涨工资再买上社保,他们都开心了,就苦我了,一年多支出七、八万,有活还好,活少了,工资都是问题。
想想自已也是多余,以后干大了再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许明年他们有别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