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宗门雁台楼阁。
掌门站在高台之上,衣袂随风而动。他望着台下身姿挺拔的赵浩羽,眼中满是欣慰。
“浩羽,如今你武艺已成,功法也练得炉火纯青,是时候下山回家探望亲人了。”
赵浩羽恭敬地抱拳行礼:“多谢掌门栽培,徒儿定速去速回。”
赵浩羽转身离开雁台楼阁,心中既兴奋又忐忑。
离家整整七年,这期间虽一直与家人保持着书信往来,但终究抵不过对亲人的深深思念。怀揣着激动心情的赵浩羽迫不及待地下了山,马不停蹄地向着京城疾驰而去。
这一路风尘仆仆,历经七天七夜,赵浩羽终于抵达京城。
望着熟悉又陌生的侯府大门,他深吸一口气,上前叩门。
门房缓缓推开沉重的大门,看清门外之人后,身体猛地一震,愣愣地盯着看了好几秒,仿佛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紧接着,他那张原本木然的脸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四公子,竟然真的是您!您可算回来啦,奴才这就去通知夫人。”
说完,那小厮像是屁股着火似的,一溜烟儿地朝着内院跑去,边跑边高声呼喊:“夫人,夫人,四公子回来了!”
没过多久,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传来。
赵浩羽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华服、气质雍容华贵的妇人正脚步匆匆地赶来。
她一边走,眼眶一边微微泛红,泪水在眼中打转,似乎随时都会滚落下来。“我的儿啊!你可算是回来了……”
妇人口中喃喃自语,声音微微颤抖。
待走到赵浩羽面前时,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赵浩羽见状,连忙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向母亲请安:“母亲大人在上,请受孩儿一拜。孩儿不孝,离家多年,让您日夜担忧挂念。”
说罢,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妇人急忙伸手将儿子扶起,双手轻轻搭在他的肩膀上,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容。
片刻后,她欣慰地点点头,说道:“长高了不少,也比以前更结实健壮了。这些年在外想必吃了不少苦吧?”
她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赵浩羽的脸颊,眼神中满是慈爱与疼惜。赵浩羽微笑着摇头:“母亲放心,孩儿一切安好,只是离家日久,心中十分想念家中亲人。”
母子二人寒暄了几句后,妇人拉着赵浩羽的手,一同走进府邸。
一路上,赵浩羽看着周围熟悉的景致,心中感慨万千。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那么亲切,却又隐隐透出一丝陌生之感。刚踏入正厅,赵浩羽还未来得及坐下,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眨眼间,一个身材娇小、面容娇俏可爱的少女出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四哥,你总算是回来了,我可想死你啦!”
少女一边喊着,一边扑到赵浩羽怀里。
赵浩羽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摸了摸妹妹的头发,宠溺地说:“小妹,多年没见,你都快长成大姑娘了,再过三四年,可就要到及笄之年喽。”
这时,赵父也缓缓走来,拍了拍赵浩羽的肩膀:“吾儿此次归来,可有大收获?”
赵浩羽点头称是,简单讲述了自已在衡宗门的经历。
一家人正其乐融融之时,门房前来通传:“老爷,夫人,大公子带着睿王殿下到访。”
众人皆是一惊,赵父忙道:“快快有请。”
大哥赵皓晨带着睿王凌霄羽走进正厅。
赵浩羽抬眼望去,只见那睿王气宇轩昂,眼神深邃而锐利。
大哥赵皓晨笑道:“父亲,母亲,今日我偶遇睿王殿下,得知弟弟归府,睿王殿下也想一同前来看看。”
睿王凌霄羽面带微笑,双手微微拱起,轻声说道:“侯爷、夫人安好。”
侯爷和夫人微微颔首。
凌霄羽看向一旁,说道:“浩羽啊,多年未曾相见,本王对你甚是想念。”
声音温和而亲切,仿佛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深厚情谊。
赵浩羽闻听此言,赶忙站起身来,向着睿王深深鞠了一躬,恭敬地回应道:“多谢睿王殿下挂念,浩羽惶恐。”
他的脸上满是感激,言辞谦逊。
赵父满脸笑容地招呼睿王入座,并吩咐下人赶紧上好茶。
睿王依言坐下后,目光看似随意,却又不时朝赵浩羽身旁的小妹瞥去。众人围坐在一起,话题从家常琐事渐渐转到朝堂局势和国家大事。
就在这时,睿王突然话锋一转,对着赵浩羽诚恳地说道:“浩羽啊,以你的才华和能力,若能入朝为官,必可为朝廷效力,助本王一臂之力,不知你意下如何?”
赵浩羽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有些为难。
他沉思片刻,缓缓抬起头,看着睿王,语气坚定地回答道:“王爷,承蒙您如此厚爱,浩羽感激不尽。只是如今孩儿只想留在家中陪伴父母亲人,暂时并无涉足朝堂的打算。”
他轻轻叹了口气,似乎对自已不能应允此事感到些许愧疚。
睿王凌霄羽嘴角噙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无妨无妨,人各有志嘛。既然浩羽你有此想法,本王自当尊重。不过日后若是改变主意,可随时来找本王。”
凌霄羽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眼神依旧落在赵浩羽身上,透着几分欣赏与期许。
之后,凌霄羽起身邀请赵婉意一同前往后院逛逛。赵婉意欣然应允,二人并肩而行,穿过庭院中的小径,来到一片幽静的花园之中。
凌霄羽轻轻开口问道:“意儿,我这一去便是整整一年的外出历练,你可曾对我心怀思念?”
微风轻拂过他们的发丝,带来些许凉意,但凌霄羽的眼神却充满了炽热与期待。
赵婉意微微仰起头,迎上他深情的目光,轻声说道:“霄羽哥哥,这一年来,意儿又怎会不想念你呢?每日每夜,我的心中都装满了对你的牵挂和惦念。”
二人深情款款,犹如夫妻般相互倾诉。
与此同时,赵父与赵浩羽在书房谈话。
赵父轻咳一声,说道:“浩羽,睿王殿下看重你,这是好事,你为何拒绝得如此干脆?”
赵浩羽低头道:“父亲,孩儿在山中多年,已习惯自在生活,官场纷争孩儿不愿卷入。”
赵父叹了口气:“也罢,此事全凭你心意。”
“多谢父亲大人的宽宏大量和理解。孩儿此次特意归家探望您与母亲,待尽到孝道之后,便要回归宗门继续修行。”
赵浩羽恭恭敬敬地向父亲施礼说道。
听到这话,赵父不禁皱起眉头:“你这孩子,怎么这次回来还是要走呢?难道不是已经学有所成吗?”
赵浩羽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着父亲,郑重其事地说:“父亲,其实孩儿心中早有志向,并不想只局限于家中安稳度日。我立志成为一名仗剑天涯、行侠仗义的侠客,去闯荡江湖,所以还请父亲成全我的心愿。”
赵浩羽说这番话时,语气异常坚定,仿佛没有什么可以动摇他的决心。
见儿子如此坚决,赵父知道难以阻拦,只得无奈地摆摆手:“罢了罢了,正所谓儿大不由爹娘。既然你心意已决,那你的事情就由你自已做主吧。不过为父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你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好好照顾自已,平平安安的。”
“父亲放心,孩儿一定谨记您的教诲,定会小心谨慎,保重自身安全。”赵浩羽连忙点头应承下来。
说完这些,父子二人相视一笑,然后一同转身朝着各自的卧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