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世界工业之巅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产业变革前夕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世界工业之巅
作者:
二磕
本章字数:
7990
更新时间:
2025-06-03

SpaceX公司的决定当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马斯克虽然并不想招惹新科集团,更不想因此和大夏联邦交恶,但是当初他“利用”了多少美利坚官方控制的资源,现在就必须要被迫受到这些资源的影响控制。

甚至于,当会议结束,马斯克回到自己的别墅,熟练的打开抽屉,拿出一支违禁品进行吸食。

嗯,这就是硅谷钢铁侠。

而与此同时,全球排的上号的通讯产业企业、研究机构、通讯卫星研发机构,也都看到了新科集团6G通信项目组与航天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这颗6G通信卫星的部分参数。

在高通公司内部,甚至有数位来自于顶级高校的教授和获得诸多国际荣誉的顶级人才,针对新科集团的这颗卫星,展开深入探讨和分析。

这家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企业,并非只有设计芯片这一个业务,它也是顶级的无线科技企业,在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物联网、大数据、软件、汽车等众多行业都有技术产品,在4G、5G领域都有不少专利技术贡献。

而现在,这家公司的高层们,就像是看着差生进行毕业答辩一般,情绪状态非常之差。

“参数标准值,既然新科集团公布,那么就一定有其合理性,甚至有相当大的概率,所有参数都是真实参数,就像咱们曾经猜想新科集团5G项目技术产品一样,虽然他们公布的设备参数,看似十分不正常,但最终测试结果说明其参数是完全能够符合的。”

“碳纤维复合结构,加上翼阵一体化设计,他们给出的数据是较5G通讯卫星,能够减轻25%的重量,并且设计寿命在10年以上,如果说你们愿意相信的话,那也就意味着,只要新科集团愿意,他们的卫星可以进步搭载更多设备,提升性能。甚至是将设计寿命提升到15年以上,各位,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别说我们,恐怕就连SpaceX公司的星链通信卫星,也无法在卫星通讯这个领域与新科集团抗衡,毕竟在通信速率、信号强度等所有参数比对项目中,这颗新科6G通讯卫星的纸面参数都远远领先SpaceX星链通信卫星,以及我们当前这些卫星的所有顶配参数……”

如果是行业内的普通企业工程师,有这种感慨,并不奇怪。

毕竟新科集团的工程师资源和设备研发能力,一直都处于行业顶尖位置,没有人撼动。

不过这种否定自家成绩的话,在高通公司的最顶级工程师和几位技术高管层口中说出来,却是直接给高通公司的其他高管层脸上,又涂上了一层阴影。

而且这些位顶级工程师的讨论还没有结束,甚至他们的神情越发激烈,因为英语词汇表达意思的片面和不确定性,甚至开始有些手舞足蹈起来。

“看这个公布的技术,特殊抗辐射涂层,同时还有抗衡极高温、低温的能力,加上还有冗余系统设计,别说是在蓝星轨道上面运行,如果参数没有错误,这颗6G通信卫星,甚至可以轻松适应其他深空环境,哪怕新科集团将它发射到其他星球,都能够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运行。”

“支持10kW以上的功率输出,智能热控系统将工作温区扩展至-180℃到+150℃的区间,而且是最顶级的柔性太阳能帆板和新科集团自研的固态电池组配合工作,说实话,哪怕不进行实验,我认为这套技术配置也能够轻松保障极端工况下,卫星的工作稳定性。”

“据说新科集团的【白泽】AI团队也参与了技术研发,并且在部分项目中,开发了【鲁班】工业设计AI,在专项领域的能力,比【白泽】AI还要优秀,这个AIGC、AI Agent、具有智能、工业大模型等前沿应用能力融合的工具,甚至能够帮他们工程师团队,将很多耗费时间的项目,提速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何止是项目提速,根据这份公告显示,新科集团已经在这颗6G通信卫星上面装载了可以远程升级的AI系统,并且是搭载在碳基芯片的部件情况下,完成了软件、硬件、系统的三合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该技术或将会彻底影响我们科技产业。”

在高通内部的这场高级工程师会议中,这些工程师全程都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不是这些高级工程师不懂的人情世故,而是他们都不愿意扛下“抗衡”新科集团6G项目这个重任的大旗。

如果这颗6G通讯卫星只是普通意义上的稍微领先,他们还能够有这个想法。

毕竟公司给的支持力度和资源,肯定能够满足他们的研发需求。

但这颗新科6G通讯卫星的各项参数都远远超越了他们自己内部研发孵化的项目,甚至是达到了他们都不敢想的程度。

这种情况下,怎么去抗衡?

百分之百的失败,那是会让自己名誉扫地,在行业内彻底抬不起头的。

倒不如老老实实做好“工作留痕”,将这颗离谱的6G通讯卫星各项参数的影响和意义都说清楚。

哪怕万一到了最后,项目理所应当的失败了,他们也能够找到一口锅,抵挡漫天口水和同行之间的攻击。

不过这对于高通公司的商业高管层而言,却不亚于一场世纪灾难。

公司在4G领域那般强大,到了5G产业时代,却被新科集团、華卫科技、夏兴通讯这些后来企业给超越,如果不是数量规模庞大的西方企业都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或者无法使用大夏联邦这些企业的产品,他们高通现在都可能无法保证每年交出一份勉强能够糊住股民的财报。

好不容易培养了这么多工程师,与那几所顶级高校达成合作协议,想要在6G通讯产业一雪前耻,将新科集团、華卫科技、夏兴通讯这些老对手踩在脚下。

结果,就这?

高通CEO甚至抽空将自己面前的冰美式给喝了个干净,然后皱着眉头对身旁助理说道:“给我换一杯意式浓缩。”

有几位商业高管精英,虽然没有喝自己面前的饮品,但他们皱起的眉头却可以“压榨”出油渍了。

等到这些工程师“表演完毕”,甚至已经有人小声嘀咕道:“我们是不是应该和这几解约?他们好像已经无法承担责任。”

“或许我们可以增加一些资源投入,招聘大夏联邦的顶级教授团队到我们公司,毕竟新科集团也是这样做的,而且也的确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做出了成绩。”

“以新科集团的商业应用速度,从5G通信卫星升空到5G项目落地,一共也只花了两年时间,6G的技术难度较高,但时间应该也不会超出太久。”

这一场看似参与人员身份极高的会议,在行业内都有相当影响力的工程师们,硬是没有“吵”出一个有用的方案,更没有一位顶级工程师愿意带队与新科集团的6G通信卫星“一战”,甚至以前的6G项目团队精英们,也都各有说辞,在会后都有人提交了辞职报告。

宁愿同意遵守行业竞争协议,三年内不在这个领域岗位工作,都想要离开高通。

为的就是想要保住现在的“身份”,毕竟自己主动离职,能够更加轻松的找寻下个工作,但如果是因为项目失败,导致公司遭受重大损失,然后被踢出了公司,那找工作的难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地狱级难度。

屋漏偏逢连夜雨。

当高通公司的高管层们结束这一场会议,参加延长规格更高的会议时,所遭遇的一切,更是“触目惊心”、

英伟达、英特尔、高通、博通、美光科技、德州仪器等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和设备供应领域的顶级企业高管层与行业顶级工程师、科学家们聚集起来召开的一场会议。

会议开场就有人吐槽道:“Mr黄,你应该不会将我们今天会议的内容,告诉给新科集团吧?”

这一声吐槽,直接引起不少人捂嘴偷笑。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英伟达在“舔”新科集团,甚至这位英伟达创始人黄任询,不止一次跑到大夏联邦本土,找新科集团和其他企业高管层商谈合作。

更甚至于,在座这么多半导体企业,也就只有英伟达这一家公司,得到了夏芯国际的芯片代工订单,那些显卡芯片在全球卖的十分火热。

如果不是大夏联邦本土企业也开始生产显卡芯片,并且性能还算是否优秀的话,英伟达甚至可能已经打得AMD和其他竞品企业无法抬头,成为实质意义上垄断显卡芯片行业的巨无霸。

面对这些人的调侃,黄任询仍然保持着微笑,解释道:“与新科集团,以及其他大夏联邦企业签订合作,是因为我们想要更快速的扩张市场份额,有更多产业话语权……

我知道有很多朋友都想达成我们与新科集团达成的合作协议,但抱歉,这项协议让我们赚了很多钱,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了解新科集团,更加知道这家公司的可怕,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信息泄露的问题。”

在议论声之中,有人出声说道:“好了,不要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各自开始提供情报吧。”

当会议进行到这一步,所有人这才正襟危坐。

特斯拉、SpaceX公司的创始人马斯克,下意识扯了扯自己的裤带,然后找寻了一个舒服的角度坐下。

随后,才有几位行业内颇负盛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开始讲解各自的报告文件。

“碳基芯片的量产,这意味着性能与能效的革命性提升,大家都知道,这种芯片采用的是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碳基材料,其载流子迁移率比硅基材料要高5倍甚至10倍,但是其功耗仅为硅基芯片的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的程度。理论上来说,5nm碳管晶体管在同制程工艺下制造的碳基芯片,可提供相当于硅基3nm工艺的算力水平。

这种跨时代的突破,将会使现在最火热的AI计算、量子模拟等高性能场景的能耗成本降低30%以上,并且考虑到量产该芯片的企业是新科半导体,他们的芯片设计能力非常优秀,这种能耗降低和性能提升的程度,或许能够达到35%……”

“各位,请不要忘记一个特殊的技术特性,碳基芯片对光刻机精度要求并没有硅基芯片这么高,在我们团队收集到的情报中显示,采用28nm光刻机制造的碳基芯片,可以实现7nm硅基芯片的性能。这一特性将能够使大夏联邦的半导体芯片代工企业轻松绕过EUV光刻机限制,并且在不淘汰旧有光刻机,不去购买新科光效的高昂价格光刻机的情况下,实现产量突破。”

“我们都不能忽略一个重点,碳基芯片量产,它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全新的材料体系,它势必会带动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上游材料产业爆发。其产业下游应用端,也会因为产能提升,量变引发质变。这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将会是新一轮大规模的重塑,旧有企业如果无法跟上产业革新升级,必将会被淘汰,成为垃圾。”

传统光刻机厂商,鼎鼎大名的ASML高管层,在听这些顶级科学家、学者们的报告内容时,脸色亦如高通高管层不久前那般难看。

而美利坚官方派遣来的高层精英,此时也没有一个能够轻松的翘着二郎腿,听报告。

半导体产业的革新,在这些教授学者口中,甚至会带来宏观经济层面的深远影响。

这对美利坚现在越发困难、紧张的本土经济环境而言,无疑是一个即将爆炸的巨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