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世界工业之巅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测试场地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世界工业之巅
作者:
二磕
本章字数:
8146
更新时间:
2025-05-31

数十块大尺寸柔性曲面屏组成的数据墙,实时显示着太空环境模拟数据。

算法团队正在攻坚6G通信卫星的自主避障系统,周瑜打开系统后台,看到现在AI训练集群每秒钟已经可以处理20TB的雷达点云数据,微微颔首。

算法团队的副主管刘熙,在一旁说道:“上周,我们刚好解决了多星碰撞概率预测的蒙特卡洛算法瓶颈。”他指着屏幕上流动的橙色代码。继续说道:“这是正在迭代学习的神经网络,亚历山大教授和其他几位数学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方向思路,使用集团自研的新科编译器优化星载操作系统内核,我们的卫星甚至可以做到在自主规避碰撞时,保证通讯数据不会过于延时卡顿。”

周瑜一边听着这位副主管汇报工作,一边熟练的查看着后台各项数据、公式。

等到刘熙结束完汇报工作之后,他这才说道:“近地轨道资源现在是全球只要有技术有能力的组织,都在争抢的重要宝贵资源,咱们虽然起步时间晚,但是我相信,我们完全可以后发制人。”

说完这话,周瑜看着周围这些算法工程师的眼神,接着语气感慨道:“前几年,咱们大夏联邦的空间站为规避马斯克SpaceX公司的两颗星链卫星恶意逼近,两次实施紧急轨道调整。

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当时这两颗星链卫星都处于连续机动状态,其不可预测的轨道变化数据一直在增加碰撞风险。

我没记错的话,其中有一颗编号S-1095卫星原定于555公里轨道运行,却主动降轨至382公里与咱们大夏联邦的空间站交汇,并在接近后重新升轨。

之前咱们一起分析的时候,都认为这两颗卫星的行为举动可能包含技术测试意图,如果咱们大夏联邦的官方空间站没有做到及时规避,很可能就会遭遇不测。

我也告诉大家一些我自己的一些想法,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在近几年一直没有曾经那样快速的发展表现,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咱们新科汽车和【司南】智驾系统的影响,咱们增加通讯卫星数量,以后如果也发射空间站,肯定会遭遇这种事情。

所以对于规避算法、感知融合算法技术的开发,我们不仅要保证现在的卫星姿态控制设备、芯片能够使用,还要保证在几个系统算法的版本迭代之后,依然能够稳定运行新算法。

我对硬件开发,包括芯片设计团队都提出了高要求,但相对应的,咱们算法团队也需要有足够的优化能力,大家明白吧?”

现在的顶级太空卫星,早已经不是当初那种将卫星送入轨道,保证内部设备可以在设计使用寿命稳定运行就算成功的玩法。

从某种程度来说,现在最好的太空卫星还需要能够有自主“变轨道”的能力,同时,还能够进行升级,跟上时代。

副主管刘熙,他在听到自家董事长这番感慨之后,若有所思道:“董事长您说的对,我之前听说马斯克SpaceX公司的星链计划打算发射4.2万颗卫星,这些卫星要是都发射升空,肯定会占据海量近地轨道资源,导致轨道拥堵风险加剧。

而且不止是咱们大夏联邦的官方空间站,前几年,法兰西的卫星就曾因为星链卫星占据了轨道,并且拒绝避让,而选择被迫变轨,这还是因为提前发现,能够提前干预控制。

虽然SpaceX宣称这些星链都配备了自主避撞系统,但其避让规则一直没有完全公开,大家也都不想去赌这些星链卫星是不是真的敢撞,所以现在对轨道资源的抢占和太空安全隐患的质疑,也是行业内关注的焦点。

咱们的规避算法和姿态控制算法,按照您当初的规划,会对行业公布规则参数,我想,只要咱们的卫星足够多,算法足够优秀,SpaceX星链团队应该会懂点规矩。”

“懂规矩?”周瑜看着副主管刘熙,摇了摇头,感慨道:“凡事不要寄托于他人,打铁还需自身硬,你们做好开发工作,如果真遇到情况,我们新科集团从来就不是只会忍让的受气包。”

“董事长说得对,咱们又不只是开发规避算法,还有其他任务也要完成。”

“我从读大学的时候就看不惯马斯克这个人,明明用的都是NASA的资源,却一直宣传他是什么钢铁侠,同学里面还有一堆人舔着要当他的狗,简直不要离谱。”

“SpaceX公司的星链项目,现在美利坚某角大楼都对其有控制,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成为天基武器,玛德,几万颗弹药在天上,要是真想做的话,轻则影响全球卫星的正常运转,重则,甚至能够干扰咱们地面的安全。”

“以我对星链通讯卫星的了解,它们应该撑不住大气层的摩擦,不过对低轨卫星轨道还是有很大影响。”

……

在新科集团,不论是哪个部门的项目团队,不论是青年还是中老年工程师,就没有一个对国外企业有滤镜的,甚至其中很多人对某些西方企业一直都持有一种特殊的厌恶感。

摩根士丹利、洛克菲勒这些金融财阀,一直都有对外宣传它们在专注环保、慈善,营造自身良好形象,而从来不会说这些项目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避税、拓展产业、增强影响力。

甚至,慈善捐赠的款项,有相当程度都是不会用于真正的慈善,而是用慈善赚钱。

在新科集团内部网站、社区里面,没有《意林》这些杂志的土壤,只有针对全球各企业的真实记录。

加上周瑜本人对西方企业一直就没有滤镜,所以这种特殊现象才会出现在新科集团。

与算法团队交流了两个小时之后,周瑜并没有离开研发中心,而是乘坐电梯,去往了地下实验场地。

在新科卫星设计研发中心的地下试验场地,有一个占地面积极大的特殊环境模拟中心,主要就是提供极致严苛的“太空考场”。

当电梯下行的时候,电梯内众人都听到耳旁传来一个特殊的提示声:“正在进行检测,请保持呼吸平稳、睁开眼眸……”

在这个提示声响起的时候,哪怕一直都在周瑜身旁,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新科安全公司负责人温良恭,都下意识挺直了腰杆,将眼睛睁得

他作为新科卫星设计研发中心的安全方案设计者之一,相当清楚在这个地方一旦出现身份检测有问题的情况,会是多么麻烦的一件事情。

不过,虽然检测繁琐、检测频率也很高,但他当初在看到这些方案的时候,依然没有反对的想法。

毕竟是砸了这么多心血的项目,要是因为安全措施不过关而出现什么重要安全问题,那才是追悔莫及。

当电梯抵达地下试验场所在的楼层之后,助理刘秀与中心工作人员和一位新科安全精英率先走了出去,随后,周瑜才迈步离开了电梯。

地下试验场的复合试验区域,和地面建筑相比,更加像是科幻电影里面才有的场景。

早已等待的试验场负责人王怀今,带着团队精英们,如数家珍一般向自家董事长做着介绍。

“这个15米高的真空罐内部,-180℃到120℃的热循环测试,我们已经是持续到30天,旁边那个10米高的真空罐,作为最先研发生产的试验罐,现在里面的实验材料已经有380天……”

“这里是咱们新升级的卫星抗冲击实验室,在新任务下发之后,咱们也算是把十八班酷刑都用了上来,也相当感谢质检部门对咱们的大力支持……”

周瑜作为权限最高的管理员,可以从控制面板上,清楚看到有一台颇为粗壮,就像是在健身房练了多年,“稳扎稳打”的类固醇大力士机械臂,正在对卫星模型进行相当恐怖的加速度的冲击测试。

虽然看似有些暴力,但他知道,这相当于是让卫星经历火箭发射时的极端振动。

坚持的越久,卫星发射升空,安全进入轨道时候能够稳定运行的把握就越大。

随后,周瑜还去逛了一圈模拟火箭发射阶段的振动环境实验室,负责人王怀今,虽然知道自家董事长并不是“不懂行的外行人”,但也仍然尽职尽责的在介绍项目情况。

“这三轴振动台可以连续施加5到2000Hz扫频振动,检测结构共振点及部件连接可靠性。”

“这边是离心加速试验区域,通过离心机,可以施加最高15g持续加速度,模拟运载火箭主动段飞行过载影响……”

“对电源系统,我们也升级了测试项目,比如太阳能帆板的展开测试,我们要求展开角度误差≤0.5°,蓄电池组充放电循环测试的充放电效率≥95%,现在太阳能帆板与固态电池进行了结合,在与研发团队的沟通之后,我们对电池充放电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推进系统方面,我们升级了多维多谱扫描和推力器点火测试标准,比如单次点火脉冲精度要在±0.5ms,燃料管路密封性检测项目的氦质谱检漏率,需要在行业标准之上。

对于要求最高的姿轨控制系统,我们现在配置的是反作用飞轮动态平衡测试、星敏感器标定,这段时间摩尔加速器项目团队有新成功,我们在等他们的成果出来,再增加考核项目,不过现在已经准备好了试验场和设备。”

说到这里,负责人王怀今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笑着说道:“以前我都没有想到,咱们集团的设备研发部门会这么卧虎藏龙,从定制机械臂,到真空罐、再到环境影响装置,甚至是各种专业检测装置,设备研发部门的工程师就像是【白泽】AI一样,每次都能够很快给出满足我们需求的设备方案,并且制造速度极快。

我们团队都有一种共识,现在一天的工作成果,抵得上以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成果。”

周瑜听到这话,却是微笑着,“科技在进步,古人织一匹布需要的时间,现在咱们的工业化纺织机,可以轻松超越古人,不过也都是从基础开始,一步步升级到如今程度。

包括你们测试团队在内的其他团队,每年都会给设备研发部门的工程师提出各种难题,现在咱们集团的设备研发部门,都快成一个小新科集团了。

不过有一点,你们都做得很好,那就是一直要保持高质量、高频率的工作对接,需要设备研发部门的工程师团队拥有什么样的人才,就大胆提出需求。

设备研发部的主管郑承瀚,要是没有办法满足你们的需求,直接联系我的助理就行。”

“嗯,郑主管一直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我曾经教导过的学生都被他提前挖走,过去帮助研发设备了……”

地下试验场地的负责人王怀今,当然也是曾经这个行业的精英工程师。

周瑜知道这个情况,也是调侃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哈哈哈。”

新科集团内部能够带项目的工程师们都清楚一件事,所有与技术、材料相关的难题,如果以自己的权限无法解决,可以直接找董事长助理。

如果有经济、人事、福利相关的问题,可以找总经理助理问询情况。

在与王怀今,以及其他测试团队工程师们交流之中,周瑜又紧接着去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导航系统这些项目的测试项目试验场逛了一圈。

确定项目都在按规定进行推进,脸上的严肃表情也稍有缓和。

直到最后离开测试场地,回到自己在卫星实验中心的办公室之后,他才对助理刘秀说道:“现在咱们这个航天基地的测试项目,已经能够完全覆盖卫星研制全生命周期,虽然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所有测试的平均数据满足《航天器通用规范》。

但是你要知道,这是最垃圾的成绩,而非真正的及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