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春秋部落

第四十章 视察

加入书架
书名:
魂穿春秋部落
作者:
星辰伏虎
本章字数:
5260
更新时间:
2024-12-31

此次精心策划的商业布局已然正式启动并进入运作阶段。

这段时间以来,霍英一直在深思熟虑究竟该委任何人来掌管至关重要的情报部门。

经过漫长而缜密地思考之后,他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家族中的一员——名叫霍良的人身上。

说起这霍良啊,他与霍全等人属于同一辈分,是霍英的叔叔辈。

此人在族中一直表现出色,不仅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而且为人处世也相当圆滑老练,具备着处理复杂事务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相信由他来执掌情报部门,一定能够为整个商业布局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助力项目取得更大的成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制度出台之后,霍英决定出去看看现在汉国发展情况,在一天早上霍英乔装打扮下带着白浩和一些护卫出去视察了。

虽然汉国在广袤的大陆之上不算什么,但是,汉国刚刚从部落的形态艰难地建立起来,未满一年。

这个新生的国度充满了希望与挑战,百废待兴。

霍英,作为汉国的开国国君,肩负着视察国家发展状况的重任。

他身着朴素的衣衫,脚蹬结实的靴子,目光坚定而深邃。

霍英深知,此次巡查不仅关乎着汉国的未来,更是对他和众多开国之士心血的一次检验。

他首先来到了农田。放眼望去,一片片新开垦的土地上,农民们辛勤劳作。

他们弯着腰,手中的锄头不停地翻动着土地,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霍英小心翼翼地走近那位正在田间劳作的老者,他放轻脚步,生怕打扰到老人,然后轻声开口问道:“老人家,您看今年地里的收成可有盼头呀?”

听到声音,老者缓缓直起身子,他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粗糙无比的大手,随意地在额头抹了一把汗水,那张被岁月刻下深深痕迹的脸庞上随即露出一抹憨厚的笑容来。

看着霍英十五六岁的样子,还有人保护,就知道不是一般人,赶忙回答道:“这位大人,您有所不知,这片土地可是新开垦出来的,肥力明显不足哇。

不过呢,咱庄户人家可不怕吃苦受累,大家伙儿全都使足了浑身的劲儿,悉心照料着这些庄稼苗,估摸着应该能有个差不离的收成吧。”霍英听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稍作停顿后,霍英接着说道:“老人家,我还听闻咱们大王已经下令在各地推行公厕啦,据说那里边的粪肥对于庄稼来说,可是大有益处,可以大大增加地力哟!”

那老者一听这话,顿时满脸狐疑之色,瞪大了眼睛看着霍英,不解地反问道:“这位大人,您该不会是在跟老汉我开玩笑吧?那玩意儿咋就能肥地呢?俺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可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儿哩!”

霍英微笑着点了点头,耐心解释道:“老人家,这可不是说笑之事哦。

现如今呐,各个县城都已经修建好了公厕。

那些人粪以及动物的粪便,再加上平日里烧火做饭剩下的草木灰等等,可全都是上好的天然肥料呢。

如今已有不少农户开始使用这些粪肥给自家田地施肥啦,而且效果相当不错哟。

甚至有些人家还专门在自个儿家里建造了厕所,就是为了囤积更多的肥料,好在播种或者追肥的时候派上用场。”然而,尽管霍英说得如此详细,那老汉却依然是将信将疑的样子,脸上依旧挂着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

见此情形,霍英知道一时半会儿也难以让老汉完全相信,于是便不再多言,冲老汉微微拱手道别之后,转身离开了这块农田。

那老汉虽然不怎么信,但是之后还是去县城打听了,这才知道这是大王,还是族长时就用了,现在很多人都在用了,每年他们的粮食比以前多了三分之一,这是多少粮食啊!

老汉那里的事情,霍英没有在管,不过霍英心中暗自思索着如何改善农田的肥力不足的问题。

霍英觉得现在关中属于粮仓,这说明现在陕西不是后世那样荒凉,也不风化,现在这里可是草木丰茂。

温度最适合种植,所以霍英已经命人,去江南的吴国买稻种,只要种一年稻子那土地肯定就有肥力了,因为水稻田,有水后,肥力就会上来了,就像水塘里面的淤泥一样,会成为肥土。

离开农田,霍英来到了一座正在建设的城池。

工匠们忙碌地搬运着石料,木匠们精心雕琢着门窗。

霍英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涌起一丝欣慰。他拉住一位工匠师傅问道:“这城墙何时能够完工?”

工匠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一群人护着一个人,就知道谁是主心骨,忙回道:“这位大人,按照目前的进度,再有两个月便能完工,但材料方面有些吃紧。”霍英皱了皱眉,当即决定调配更多的资源来保障城池的建设。

继续前行,霍英来到了集市。这里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有新鲜的蔬果、精美的手工艺品,还有从远方运来的珍稀货物。

霍英在一个摊位前停下,拿起一件陶器仔细端详,问道:“这陶器可是本地所产?”

摊主连忙回答:“大人,这是咱本地工匠的手艺,您看这质地,这花纹。”霍英满意地点点头,放下陶器,又走向了另一个摊位。

走着走着,霍英发现了一个角落里,一个瘦弱的少年蹲在地上,面前摆着一些粗糙的草药。霍英好奇地走过去,问道:“孩子,这些草药是你采来的?”

少年抬起头,眼中透着胆怯:“大人,是我采的,家里穷,想换点钱。”霍英心中一酸,掏出一些钱递给少年,说道:“孩子,好好生活,汉国定会越来越好。”

当夜幕降临,霍英来到了一家客栈。客栈里坐满了来自各地的旅人。霍英找了个角落坐下,静静地听着他们的交谈。

一位商人说道:“这汉国新建,商机不少,但道路不畅,运输困难啊。”

另一位旅人附和道:“是啊,治安也有待加强,我在路上还遇到了小贼。”霍英默默地将这些问题记在心中。

经过数日不辞辛劳地深入巡查,霍英对于汉国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已然有了更为全面且清晰的认知。

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回王宫时,甚至都来不及稍作歇息,便立刻传召了朝廷中的几个重要部门的尚书前来觐见,其中包括户部、工部等,此外还特意召集了掌管刑狱司法事务的大理寺以及负责刑法执行的刑部官员们。

待众人齐聚一堂之后,霍英没有丝毫耽搁,旋即将自已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向他们一一道来。

听完霍英的叙述,诸位尚书不禁陷入沉思,少顷,率先开口发言的是户部尚书霍全。

只见他拱手抱拳,神情严肃地说道:“启禀大王,依臣之见,目前我国的农田肥力状况亟待改善。

若想提升农作物产量,唯有推行全新的种植方法,并研制出新型高效的肥料方可达成此目标。”

紧接着,工部尚书也站起身来,补充道:“除此之外,关于城池的建设工程亦需加快推进速度。

在此过程中,务必确保建筑材料的充足供应,万不可因物资短缺而导致工期延误。

再者,集市的日常管理亦须进一步规范化,既要杜绝不法商贩的欺诈行为,又要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道路的修建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只有道路通畅无阻,才能促进各地之间的商贸往来;而治安的维护更是重中之重,唯有社会环境安定祥和,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霍英边听边频频点头,表示对各位大臣所言甚为赞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