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必须提防西边的法兰西,奥地利大公以此为由拒绝了加入斯堪的纳维亚入侵帝国的战争,这首接导致了以普鲁士王国为首的北方诸侯国们的不满。
还是那句话,刚刚帮你的时候你不拒绝,现在你拒绝了,是不是不把帝国北方诸侯当做帝国内的一份子了?
很显然,他们并没有了解到帝国的处境,又或者说,他们存心这么说,可能因为他们早就找到普鲁士要求组建德意志了。
所以才不从皇帝帝国的整体来看。
对于这种说辞,大部分帝国内诸侯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也勉强认可。
因为剩余的帝国小诸侯基本都是莱茵和南德意志的国家,为了紧紧保住帝国皇帝这根大树,他们不得不为此做出妥协。
然而,普鲁士王国并不打算就此罢休。虽说他与斯堪的纳维亚开战了,但他好像并不想主动发起进攻,而是以石勒苏益格-格尔施泰因一带构筑防线。
同时,普鲁士也不想如此大好局面被自己的不作为给葬送。他暗中与一些北方小诸侯加紧联络,不断煽动对奥地利大公的不满情绪。
甚至在一次秘密会议上宣称:“奥地利的退缩是对帝国荣耀的玷污,我们必须为帝国的尊严而战,即便没有他们,我们也能建立起强大的德意志!”
与此同时,南方诸侯们也察觉到了北方的异动。他们一方面加强与奥地利大公的联系,请求其出面稳定局势;另一方面,开始在边境地区加强防御,以防不测。
双方就此在一系列方面上剑拔弩张,好像帝国境内会爆发一场决定帝国与德意志之争的命定之战。
愈演愈烈的硝烟弥漫在帝国上空,奥地利大公为此忙得焦头烂额,他清楚如今并不是引爆帝国矛盾的最好时机,只能继续安抚帝国境内的各种势力,给自己恢复国力争取时间。
“果然,帝国矛盾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眼下如此境地,看来宗教战争是必须会打起来了……到时候,该如何应对呢?”
在奥地利的想法里,届时帝国不再同心,预谋己久的渎圣同盟肯定会抓紧时间入侵,到那时,恐怕才是奥地利最危险的时刻。
现在,只能抓紧时间休养生息了。
想到这里,奥地利大公便不再考虑到帝国内部的舆论,开始专心经营国内,发布一系列地区法令:抑制荒废,鼓励开发……
用积攒己久的点数,极大的缓解了国内经济压力,稳步恢复国内的生产。
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了。
大概吧?
在西边不断施压的法兰西可不会让奥地利如此好过,他决心用自己的威慑来给帝国整一个大活,让帝国之间的分裂更加明显。
让奥地利与普鲁士这两大敌被迫绑在彼此守护的大车上,相继为了自己的“梦想”下锅,届时等双方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法兰西的时机就差不多到了。
“就让民族主义的烈火,燃去帝国最后的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