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攻略,糙汉皇帝泪奔成团宠

第074章 赵光义喃喃自语:“尹氏,你在那边,可安好?”

加入书架
书名:
皇后攻略,糙汉皇帝泪奔成团宠
作者:
战诸侯
本章字数:
6886
更新时间:
2024-12-13

尹氏,这位日后被追封为淑德皇后的女子,

怀揣着懵懂与期许,踏入了赵家的深宅大院,

就此拉开了一段跌宕起伏、悲欢交织的人生大幕。

彼时,尹家虽非声名煊赫的簪缨世族,

没有泼天的富贵与权势,

却实打实是书香门第,

家中子弟自幼浸淫在经史子集当中,

涵养出一身清正文雅的气质。

尹氏更是其中翘楚,

生得眉眼温婉,才情出众,性子柔中带刚,

任邻里乡亲、往来宾客见了,

都忍不住赞一声:“好个伶俐通透的姑娘!”

初逢:竹马绕青梅

春日的洛阳城,繁花灼灼,蜂蝶翩跹,

恰似一幅浓墨重彩的绮丽长卷。

尹氏正值豆蔻年华,出落得亭亭玉立,

眼眸里藏着未经世事的纯净与好奇。

这日,她跟着兄长一道逛集市,

手中攥着几枚铜钱,

满心盘算着挑些新奇好玩的小物件。

集市上人头攒动,叫卖声、议价声此起彼伏,

尹氏被人群裹挟着,脚步踉跄。

忽然,一个不稳,整个人朝前扑去。

预想中的狼狈并未降临,

腰间陡然一紧,她稳稳落入一个少年怀中。

尹氏慌乱抬眸,映入眼帘的是一双清亮有神的眼睛,

仿若藏着熠熠星辰;

少年一袭月白长衫,身姿挺拔如松,

嘴角噙着一抹温润笑意:“姑娘,小心些。”

尹氏双颊瞬间绯红,匆忙道谢,

待回过神,少年已裹挟在人流里,不见踪影。

后来,家中长辈告知,

那少年竟是赵匡胤麾下风头正盛的得力战将赵光义,

尹氏心间仿若投入一颗小石子,

泛起层层涟漪,久久难平。

再相逢,已是尹家设宴,广邀一众权贵,

赵光义也在权贵之列。

席间,尹父有意考校晚辈才学,

轻捻胡须,抛出上联:“春风拂柳,柳丝摇曳戏清波。”

一时间,众人皆陷入沉思,鸦雀无声。

尹氏眸光一闪,轻声对道:“暮雨润花,花瓣纷飞落锦笺。”

语罢,满堂喝彩,惊叹声不绝于耳。

赵光义目光灼灼,直直看向尹氏,

由衷笑道:“尹姑娘才情过人,这般妙对,着实叫人佩服。”

尹氏垂眸浅笑,粉面含春,

轻声回道:“公子谬赞,不过是闲来习作,

登不得大雅之堂,让公子见笑了。”

一来二往,眉眼间的默契渐生,

情愫悄然滋长,红线也在不知不觉间紧紧系牢。

情浓:共赏星河月

婚期敲定,红烛摇曳,映照着尹氏娇羞的面庞。

赵光义挑起喜帕,手指轻触她滚烫的脸颊,

柔声道:“往后余生,我定护你周全,

绝不让你受半分委屈。”

尹氏眼眶泛红,重重点头,

声音软糯却坚定:“妾身愿与君携手同行,

不论风雨,生死相随。”

起初的日子,甜蜜得仿若泡在蜜罐里。

二人常于庭院中摆下棋局,

尹氏棋艺精湛,落子步步为营,

几次杀得赵光义措手不及,被逼入绝境。

赵光义佯装懊恼,伸手捏捏她的鼻子,

故作嗔怪:“夫人这是暗藏杀招啊,

平日里瞧着温婉柔顺,下起棋来竟这般凌厉,

我竟小瞧了你。”

尹氏捂嘴轻笑,眼眸弯成月牙:“夫君,

这叫兵不厌诈,你可莫要耍赖不认账。”

夏日夜里,暑气稍退,二人铺了凉席在院中纳凉。

尹氏靠在赵光义肩头,手指向漫天繁星,

轻声道:“你瞧,那颗最亮的,

仿若专为咱们闪耀,定是知晓咱们的心意呢。”

赵光义揽紧她,下巴轻抵她的头顶,

喃喃道:“有你在旁,星河失色,

世间繁华皆不及你分毫。”

逢年过节,尹氏更是亲手下厨,

做几道拿手小菜,皆是赵光义平日里念叨的口味。

赵光义吃得满嘴留香,竖起大拇指,

赞不绝口:“夫人这厨艺,去御膳房当差都绰绰有余!”

尹氏嗔怪地瞥他一眼:“就会哄我开心,

你呀,在外莫要太拼,妾身只求你平安归来。”

平日里,尹氏喜好在窗边读书,

赵光义若是得闲,便会悄悄凑过去,

从身后环抱住她,下巴轻搁在她肩头,

一同看那书页上的诗词典故。

看到妙处,两人还会轻声吟诵,

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

尹氏偶尔兴起,会亲手绘制扇面,

绘上淡雅的花鸟鱼虫,再题上几句应景的小诗,

悄悄塞进赵光义的书房,给他一份出其不意的小惊喜。

赵光义珍视不已,外出赴宴时,

常手持这把扇面,旁人夸赞时,

他眼底满是得意,仿若在炫耀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冬日雪落,庭院银装素裹,

尹氏会拉着赵光义堆雪人,

她巧手雕琢,给雪人安上胡萝卜鼻子、石子眼睛,

赵光义则在一旁打下手,递工具、运雪块。

堆好后,两人还会围着雪人打闹嬉戏,

雪球飞来飞去,砸在衣角、肩头,

尹氏笑得眉眼弯弯,赵光义佯装生气,

下一刻却又温柔地拂去她发间的雪花。

变故:风云扰安宁

可命运的齿轮陡然转向,

朝堂局势风云突变。

赵匡胤驾崩,赵光义匆忙登基,

一时间,流言蜚语如汹涌潮水般铺天盖地袭来,

质疑声、揣测声不绝于耳,

朝堂上下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似要将这初立的新朝搅个天翻地覆。

赵光义忙于稳固朝堂,

日夜与臣子议事,回府的次数愈发稀少。

尹氏独守空闺,对着摇曳烛火暗自垂泪,

满心忧虑却无从诉说。

往昔的甜蜜与陪伴仿若隔世,

如今偌大的府邸,清冷孤寂得让人心慌。

一日,尹氏精心备了羹汤,

前往御书房探望。

还未进门,便听到里头激烈的争执声,

似有臣子在据理力争,又有赵光义的怒声呵斥。

待进去,屋内气压低得吓人,

赵光义眉头紧锁,满脸疲态。

见她来,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夫人,你怎么来了?”

尹氏奉上羹汤,轻声道:“夫君,

国事要紧,可身子也不能垮了,喝口口汤歇歇。”

赵光义接过,却无心品尝,

重重叹口气:“夫人,如今这朝堂,

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我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那些老臣倚老卖老,新晋势力又野心勃勃,

叫我如何是好?”

尹氏握住他的手,目光坚定:“夫君,

妾身虽不懂朝政,却知你心怀大志,

无论如何,我都信你。你行事但求无愧于心,

妾身会一直在背后支持你。”

赵光义眼眶泛红,握紧她的手,久久不语。

虽说夫妻齐心,可朝堂的压力终究还是渗进了二人的生活。

尹氏偶尔也会劝赵光义宽待老臣,

行事莫要操之过急;

赵光义却觉得尹氏妇人之仁,

不懂朝堂争斗的残酷,

有时不耐烦回道:“夫人,朝堂之事复杂,

非你能想象,我自有分寸。”

尹氏心中委屈,却也知晓他的难处,

只能默默咽下泪水。

有时深夜,赵光义拖着疲惫身躯回府,

尹氏满心欢喜迎上去,想与他说些体已话,

赵光义却眉头紧锁,径直走向书房,

闭门处理政务,留下尹氏在门外,

眼眶泛红,满心失落。

但次日清晨,尹氏又会打起精神,

亲手做上赵光义最爱的早点,

温温柔柔地端到书房,轻声劝他吃些,

莫要饿坏了身子。

病殇:残烛燃尽时

许是积郁成疾,尹氏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

起初只是夜里咳几声,

她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偶感风寒。

可后来竟卧床不起,脸色日渐憔悴,

身形也愈发消瘦。

赵光义心急如焚,遍寻名医,

太医院的御医们走马灯似的穿梭在府邸与皇宫之间,

药方开了一剂又一剂,药渣堆满了院子,

却收效甚微。

床榻上,尹氏面容枯槁,瘦得脱了形,

仍强撑笑意:“夫君,莫要为我忧心,

生死有命,妾身此生能与你相伴,已是无憾。”

赵光义眼眶泛红,双手紧紧握住她的手,

声音哽咽:“说什么胡话,你定会好起来,

咱们说好要携手看遍山河,你怎可食言?”

太医们战战兢兢,会诊多次,

皆是摇头叹气。

尹氏自知大限将至,把赵光当义唤到跟前,

气息微弱:“夫君,妾身此生无悔入你家门,

只愿你往后顺遂,做个明君,不负苍生。

朝堂争斗残酷,你要懂得平衡各方势力,

切不可意气用事……”

话未说完,已是泪如雨下。

赵光义哽咽难语:“夫人放心,我定会铭记你的话。”

那夜,月色黯淡无光,乌云遮蔽了星月。

尹氏缓缓闭上双眼,手悄然滑落。

赵光义呆立当场,仿若失了魂,

许久才爆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

回荡在宫闱间,惊飞了檐下休憩的宿鸟。

尹氏走后,赵光义仿若变了个人员,

时常对着她的遗物出神,

朝堂上也愈发雷厉风行,

似要把满心悲痛化作治国的动力,

手段愈发果决狠辣。

追封:情念寄余生

待朝堂局势稍稳,赵光义下旨追册尹氏为皇后,

谥号淑德。

朝堂上,有臣子谏言:“陛下,尹氏已逝良久,

此举耗费人力物力,恐遭非议。

如今国库尚不充裕,当把钱财用在刀刃上,

望陛下三思。”

赵光义目光一凛,拍案而起:“非议?

她陪我走去风雨,不离不弃,

担得起这皇后尊位。朕心意已决,不必多言!”

此后,宫中逢年过节,赵光义总会亲赴尹氏旧居,

屏退侍从,独自摆上她生前爱吃的糕点,

斟满一杯酒,轻声诉说朝堂琐事、家国大事,

仿若她还在身旁静静聆听:“尹氏,你瞧,

朝堂如今安稳了许多,那些曾滋事的老臣也被驯服,

新晋势力也有了规矩……只是,没了你在旁,

这一切都寡淡无味。”

说到动情处,眼眶泛红,泪湿衣襟。

多年后,宫里新人不断,红粉娇娥嬉笑打闹,

环肥燕瘦各有风姿。

可赵光义心底,尹氏的位置无人可替。

偶尔梦回往昔,仍是尹氏浅笑嫣然、温婉唤他的模样,

醒来时,枕边已湿了一片。

御花园里,尹氏亲手种下的桃树年年开花,

灼灼桃花下,赵光义喃喃自语:“尹氏,你在那边,

可安好?”

那随风飘散的花瓣,仿若承载着他无尽的思念,

飘向远方未知的归途。

尹氏这一生,虽短暂如烟火,

却在赵光义心底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

她的温婉才情、坚定陪伴,

成了赵光义余生午夜梦回的慰藉

(未完待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