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记”食品厂要二次招工的消息发出去之后,所造成的轰动要比第一次招工大的多的多。
一方面,这次“苏记”要同时新开3个品类的生产线,一次性要招600名工人。
在临水县这样的小地方,上次一次性招这么多人的企业还是……没有,一个都没有。
现在的“苏记”就是临水县第一大厂。
另一方面,上次“苏记”招工时候,虽然待遇也给的格外丰厚,但当时“苏记”毕竟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厂子,也有很多人对“苏记”食品厂没那么看好,觉得可能就是一阵风,说不定什么时候厂子就会倒闭了。
因而虽然看着薪酬待遇动人,也还是有一部分理智的“大聪明”选择了工资没那么高但却相对稳定的工作。
可现在不一样啊。
“苏记”这发展势头,任谁都能看出前途无量。
能在这样的厂子里工作,还能拿到那样的高薪和优厚待遇,对临水县的人来说,这就是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天花板的工作了。
别说放眼整个临水县了,就是放眼全市,能和“苏记”打的一个都没有。
对临水县的人们而言,谁能进“苏记”食品厂工作,那可真是要举家庆祝的大喜事,走出去一家人的腰杆也能挺得直直的。
一时间,整个临水县符合招工条件的人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些人里,有的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工作的,还有的是在临水县其他工厂或者小商铺打工的,更甚至还有许多家在临水县自已人在外地务工的心里都是一番火热。
大家心照不宣,却也都决定招工那天一定要赶回临水县,不给自已一个机会试一试,他们一辈子都会后悔的。
万一呢?
万一真被“苏记”食品厂录取了,那人生可真是要进入新篇章了。
对这一切暗潮涌动,苏清兰一无所知。
倒不是她对自家工厂不上心,只是苏清兰已经将招聘工作的所有事宜全部委托给苏海亮和苏食一两人负责了。
苏海亮负责整个招聘工作的安排组织,苏食一负责发挥自已网络技术,帮忙做下前期简历的筛选,以及根据他对应聘人员之前在“苏记”打假过程中帮忙多少给苏海亮反馈下优先排名。
既然当初说了,凡帮忙的人在招工中有优先权,那就必定要实现的。
对于这一点,整个“苏记”管理层全部举双手双脚赞同。
就这样,历时一个月,“苏记”食品厂新招聘的600名工人全部上岗。
而苏清兰在“苏记”门口被一个6、7岁的小女孩拦住了。
只见小女孩身穿一件大大的粉色长款羽绒服,头戴一顶毛茸茸的白色帽子,没戴口罩的脸上被冻得红彤彤,像是已经在门口等了许久的样子。
苏清兰连忙蹲下身询问这个女孩:“小朋友,你是自已一个人来的吗?”
“我和我奶奶一起来的,你看,奶奶在那里呢。”
顺着小朋友的手指看去,苏清兰就看见三五米远的地方,有一位老奶奶正在那里的垃圾桶里翻找纸箱。
抬头看着苏清兰二人的目光,老奶奶还站直身子抬起手大力的挥了挥。
苏清兰和小女孩也都一并朝着老奶奶的方向挥了挥手打了招呼。苏清兰才继续问小女孩:“那小朋友,你是在这里等姐姐嘛?你知道姐姐是谁嘛?”
苏清兰本也只是随口一问,在她看来,小女孩可能是和奶奶一起出来,自已在这里站着无聊才拦住她和她说话的。
没想到,小女孩张口就道:“我知道啊,你是苏清兰姐姐。”
苏清兰有些诧异,艾?居然还真认识我啊?
那就是特意来找我的嘛?
苏清兰还在疑惑,就看着小女孩珍惜的从自已羽绒服的怀里掏出一根特别特别大的棒棒糖,上面还贴了两个小爱心的贴纸,然后一脸腼腆的说:“姐姐,这个送给你。”
苏清兰还有些愣怔,不知道该不该收。
就见老奶奶已经走到两人身边,温和开口道:“苏总,您就收了吧,也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就是孩子惦记好几天了,非要来给您送糖吃。”
苏清兰赶忙接过小女孩手中的糖果,温柔笑着道:“谢谢你啊,姐姐好喜欢吃糖的。”
边说着,边拆开糖果尝了一下,特意做出大大惊喜的样子说道:“哇,太好吃了吧,姐姐还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糖果呢,谢谢你啊。”
看着苏清兰这么惊喜,小女孩心满意足的笑了,然后才道:“姐姐,我也要谢谢你,我现在和爸爸妈妈住一起了,以后我会经常攒糖给你吃的。”
苏清兰多少有点跟不上小女孩的思路了,她不明白,小孩子为什么对她好感度这么爆棚。
“苏总,我们全家都要感谢您的。”老奶奶开口解释道。
老奶奶年轻时候就成了寡妇,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娶了媳妇生了孙女,家里的生活条件实在太差,儿子儿媳不得不去大城市打工,徒留他们一老一小等在临水县里。
祖孙俩相依为命,磕磕绊绊的互相陪伴着,本以为这日子也就这样了。
却没想到“苏记”建厂了,还开始招工了,这次儿子儿媳妇两个人都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参加招工,本也没报太多希望,可谁知因为二人之前在“苏记”打假的时候积极帮忙找了很多假冒伪劣的商家,居然被“苏记”优先录取了。
自得知这个消息,一家四口比过年还要更加高兴激动,知道父母终于能陪在身边的小女孩,更是开心的不得了。
从父母去“苏记”上班的第一天起,她就开始攒零花钱,说一定要给苏姐姐买一根最大最好吃的棒棒糖。
今天,终于攒够了钱,一大早就换上了自已最喜欢的衣服等在了门口。
苏清兰的心彷佛软成了一滩水,她忍不住轻轻抱了下小女孩,再次认真的向小女孩道谢。
小女孩大方的摆摆手,表示不用客气,然后就牵着老奶奶的手准备一起离开。
苏清兰忙拦着二人,想让两人去“苏记”里坐一会儿喝杯热水,她自已再给二人准备些吃食之类的带回去。
却被老奶奶拒绝了:‘苏总,不用,我们都有手有脚的,现在又有了苏记这么好的工作,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您啊,别担心我们,外面天冷,快进去吧。“
听懂了老奶奶意思的苏清兰,闻言也不在坚持,每个人的骄傲与自尊都值得尊重。
于是,苏清兰也只是站在原地,温柔的和她们告别,看着祖孙二人牵着手一起离去。
也许,这就是她苏清兰创业的意义吧,自已淋过雨,能给别人撑把伞总是好的。
苏清兰骄傲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