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解决了李招娣事情的苏清兰,未免有些暗自得意。
李招娣来“苏记”工作这么久,是个什么样的人苏清兰再清楚不过,也知道原生家庭一直给李招娣带来的痛苦和负担。
可以前,苏清兰就算有心想帮也不能直接插手员工的人
生,却没想到,嘿,突然李招娣父母就冒了出来,给了她一个光明正大的插手机会。
拍拍手,深藏功与名的苏清兰,准备给又做了一件好事
的自已提前下班放个假,却被赵沐泽带回到了办公室里。
一开口,就是石破天惊的一句:“老板,咱们建个厂吧。”
“建厂?咱们苏记建厂?”苏清兰感觉自已好像一只被
惊到的鹦鹉,一时间除了重复不知道说什么好。
“对啊”,像是被苏清兰的震惊愉悦到了,赵沐泽轻笑
了一声,又接着道:“苏总,你该不会对咱们苏记现在有多么受欢迎不太清楚吧?”
咱们苏记?苏清兰突然觉得这个表达她好喜欢。又细品了下这个词,才回道:“我知道啊,每天店里都是客满的,我怎么不知道有多么受欢迎。”
苏清兰略有些不服气,在她看来,她还是很了解“苏记”的现状的。
然后,就见着赵沐泽打开电脑将屏幕转向苏清兰,指着上面一份打开的PPT让苏清兰仔细看一下。
看着PPT,苏清兰曾经作为在大城市打工的牛马神经不自觉的动了一下。抖了抖脑海里突然浮现的不好回忆,苏清兰凝神仔细看起了PPT。
就是认真看了,苏清兰才发现也许她确实不是个太合格的老板,对“苏记”、对顾客的需求远远不如赵木泽了解的透彻深刻。
也就是这时,苏清兰才恍然,自从得到系统后,她也不可避免的开始有些自视甚高,心里隐隐还是觉得有了系统一切无忧,所以对于如何开店如何经营总是那么不太上心。
可这是现实世界啊,哪儿有那么多理所当然。
如果不是今天赵沐泽的这个计划表惊醒了苏清兰,总有一天苏清兰要为了这份盲目自大的心态付出大代价的。
毕竟,好的美食手艺是开好一个成功饭店的基础,但光有手艺可不够。
古往今来,多少好吃的店铺就是不火,就是开着开着莫名的就消失了。
不然,也不会有人说,开饭店是老天爷赏饭吃了。总有那么些店,一开始生意火爆,天天客满到排队,店家刚一扩店装修,又莫名再没有顾客了。
开饭店,也是做生意,没有道理可讲的。
如果不是有系统,苏清兰绝对和赵沐泽一样,开店就要掌握方方面面的情况,特别是顾客的一些反馈需求,更是要了如指掌。
而现在,苏清兰醒悟的也不晚。
看了赵沐泽的计划表,苏清兰发现现在确实是建厂扩大“苏记”影响力的一个最好时机。
趁着现在网上“苏记”热度不减,趁着现在还有全国各地许多网友对“苏记”美食的好奇,趁着现在作为临水县新名片的特殊待遇,建个厂搏一搏,说不定就单车变摩托了。
想做就做,苏清兰从不是什么犹犹豫豫拖泥带水的人。
只用了半个小时的讨论,苏清兰就和赵沐泽敲定了“苏记”建厂的第一个主打品种——自热麻辣烫。
做这个选择,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市场上自热麻辣烫生产线已经很成熟,引进以后上手比较快,可以省下不少摸索的时间。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苏清兰觉得以麻辣烫特殊的治失眠效果,会更容易被人们察觉,更容易给“苏记”迎来开门红。
就这样,赵沐泽直接发挥自已的人脉,联系麻辣烫的相关生产线,而苏清兰直接去到临水县城里,找相关公职人员讨论相关的项目选址立项等各个手续。
意料之中的,“苏记”作为当前临水县的名片,还是要建厂带动当地就业、增加税收的这种好事情,临水县当然是一片绿灯。
意料之外的,整个建厂所有的手续几乎没用苏清兰费心,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全部帮忙代办了,苏清兰只是出了个人,签了几个字,一切就都准备就绪了。
甚至,如果不是怕苏清兰误会他们要插手,政府工作人员恨不得连“苏记”食品厂的工人都帮忙一并招好,毕竟,他们是真怕一个不小心,苏清兰找到个心思不纯的工人,搞个泄密暴露配方的事,再砸了“苏记”的招牌就不好了。
最后还是实在没忍住,政府工作人员直接找律师给提供了工人工作合同范本,再三叮嘱苏清兰一定要按照这个范本走,以免被工人坑骗。
拿到合同的苏清兰有些哭笑不得,我长得那么像个容易被骗的好人嘛?
好吧,想想“苏记”员工的各种福利待遇,好像也不难理解别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心了。
毕竟,在这个利益至上的世界里,像“苏记”这样充满人情味的地方真是独一份,也不怪大家都想维护好这里了,谁的心里没有一份属于自已的桃花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