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深渊
后宫的局势在柳淑妃的覆灭后变得更加肃杀。宫中所有的妃嫔、宫人,甚至是那些曾经与她有过牵连的权臣,都不得不低头屈服,惧怕萧承风的铁血手段。宫墙内外的风声越来越紧,暗潮汹涌,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萧承风坐在龙椅上,身形瘦削但依然高大,冷冷地注视着面前的文武百官。即便在这紧张的气氛中,他依旧保持着冷静,语气如同寒铁:“今日,我召集各位,便是要商议朝堂之事。”
文官们低垂着头,心中皆明白,今天的议事恐怕与往常不同。那场关于柳淑妃的风波,虽然平息了,但宫中的气氛却变得更加沉重,权力的斗争从未停歇。
“太子。”一位年长的宰相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试探,“此次后宫之事,已让许多人心生疑虑。太子杀了柳淑妃,虽然一扫了她的威胁,但恐怕会引起不少风波,甚至会让朝中一些大臣产生不安。”
萧承风微微一笑,那笑容冷得让人不寒而栗,“柳淑妃已经是死有余辜。她如果不敢背叛我,今天就不会有这场血腥。”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冰冷,“如果有大臣胆敢心生异志,背叛朝廷,就会和柳淑妃一样,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
“太子威严。”宰相沉默了一会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只是,太子现在掌握着整个朝廷的权力,是否该考虑一下如何平衡宫廷内外的力量?如果一味清除异已,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萧承风的眼神猛地一凛,目光如刀般锐利,“动荡?动荡是由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制造的。我并不在乎那些表面上的平衡,宫中的权力早已经由我掌控,谁敢反抗,我必让其灭顶。”
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知道,萧承风不是在开玩笑,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充满了致命的力量。而在他冷酷的命令下,任何敢与他对抗的势力,都注定没有生存的空间。
……
与此同时,后宫的风波并未完全平息。柳淑妃一案虽然彻底打压了她的势力,但一些根深蒂固的宫中势力依然潜伏在暗处,等待着时机。尤其是那些曾经效忠谢玄的旧臣,他们虽然表面上低调,但心中早已盘算着如何在萧承风的治下找到自已的立足之地。
“太子如此强势,宫中许多势力都已经开始感到动摇。”赵离低声向萧承风汇报着,神色间透露出一丝担忧,“尤其是一些老臣,他们眼中,您是年轻气盛,不知深沉。若他们联合起来,恐怕会对您产生威胁。”
萧承风静静地坐在书案前,听完赵离的汇报后,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威胁?我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明白,所有威胁,都无法撼动我。”
他缓缓站起身,步伐稳重地走到窗前,眺望着远处的宫墙,眼神冷漠如同深不见底的黑海,“这宫廷,只有我能主宰,谁敢挑战,我必让其付出代价。”
赵离深知,萧承风的决心已经下定,他不仅要铲除异已,更要让所有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座宫殿的真正主人只有一个,而那个人,就是萧承风。
……
这一天,萧承风决定亲自巡视朝堂。他穿上了大红的朝服,头戴金冠,带着一股无与伦比的威严,步入了朝堂。大臣们纷纷低头行礼,整个朝堂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即便是最有经验的老臣,此时也感受到萧承风身上那股压倒一切的气场。
“太子驾到。”随着一声高喊,所有人立刻齐声喊道。
萧承风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在座的大臣们。许多人低下头,生怕与他的目光相遇,但有几个心怀异志的老臣,依旧端坐不动,眼神中透着一丝深沉与算计。
萧承风心中冷笑,随即走到朝堂正中央,声音清冷而响亮:“从今日起,朝中一切事务,都由本太子亲自主持。任何敢在本太子面前作乱之人,必将迎来灭顶之灾。”
此话一出,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凝固。大多数大臣低头不语,但有几个曾经与谢玄关系密切的旧臣,面色微变,神情间带着一丝警惕和不安。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大臣站了出来,略微有些犹豫地说道:“太子,虽然您已经彻底掌控了朝中权力,但若一味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恐怕会得不偿失。国家的根基,还是在于百姓与士族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这话一出口,朝堂上瞬间响起一阵窃窃私语。萧承风微微皱眉,目光转向那位大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平衡?和谐?你们这些人,口口声声说着平衡,却从未真正考虑过国家的未来。若不打破这些腐朽的旧势力,这国家又如何能够走得更远?”
他的声音如同冰冷的刀锋,划破了空气的沉默,“我不需要你们这些讲和谐的人,我只需要一个能为国家出力的朝堂!”
大臣们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但没有一个人敢反驳。萧承风的话,已经让他们意识到,这场风暴并没有结束,反而刚刚开始。
……
接下来的几天,萧承风开始以更加果断和冷酷的手段,清洗朝中那些有可能威胁他统治的大臣。一个个曾经与谢玄结下深厚关系的老臣,纷纷被排除出朝,甚至有几名敢于反抗的重臣,在深夜里被秘密处决,尸体被丢入冷宫。
这场权力的清洗,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宫廷内外的所有人都在萧承风的威压下低头,谁都明白,这个年轻的太子,已经掌控了整个国家的命脉。
然而,正当萧承风以为自已已经彻底稳固了局势时,外界的风暴却悄然来临。帝国的边疆,传来了敌国的骚扰,昔日的盟友也开始蠢蠢欲动,宫中的局势也愈加复杂。萧承风深知,这场血雨腥风的权力游戏,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
第70章: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