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宁在店内又忙碌了一阵,看着客流量下去了,就准备去后厨做饭。
今天苏家小馆开张,她准备好好做一桌子菜,大家一起好好庆祝一番。
苏沐宁走进后厨时,周春红和刘梅正忙着切菜、调味,她微微一笑,卷起袖子,加入了这场忙碌的盛宴。
“嫂子们,今天咱们来个特别的庆祝吧!
我来做个拿手好菜——‘金玉满堂’,寓意咱们苏家小馆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苏沐宁边说边从篮子里挑出新鲜的虾仁、玉米粒、胡萝卜丁和豌豆,准备大展身手。
周春红和刘梅闻言,纷纷投来期待的目光,手上的动作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不久,厨房里便弥漫开一股的香气,那是苏沐宁精心调制的菜肴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她一边翻炒着锅中的食材,一边与两位嫂子聊着家常,气氛温馨而和谐。
“沐宁啊,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以后咱们小馆的名声怕是要传遍十里八乡了。”周春红笑着夸赞道。
“是啊,小妹,你这道菜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我都迫不及待想尝尝了。”刘梅也附和道。
苏沐宁笑着回应:
“三嫂我这道‘金玉满堂’,等下三嫂可要多吃点。”
说话间,“金玉满堂”已经出锅,金黄色的虾仁与五彩斑斓的蔬菜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苏沐宁小心翼翼地将这道菜端到餐厅的桌子上,随后又陆续端出了几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此时,顾云洲已经喂完小黄牛,正站在餐厅门口..........
“顾云洲,快来坐吧!今天是我们苏家小馆开张的好日子,大家一起庆祝一下。”
苏沐宁热情地招呼道。
“爹,娘,哥哥嫂子们,快入座了吧。”
“小妹这菜做的真精致。”苏大江看着一桌子的菜满脸骄傲。
“沐宁,你的手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这桌菜,每一道都是艺术品。”顾云洲由衷地赞叹道。
张桂花在一旁看得满心欢喜,她拉过苏沐宁的手,慈爱地说:
“宁宁忙了一上午都没停一下,快坐下来吃饭吧。
小顾也快坐,小顾今天本来是来祝贺的,没想到却让你忙了半天。”
顾云洲连忙摆手,
“苏婶子客气了,能帮上忙我也很开心。
而且,能尝到苏姑娘的手艺,是我今天最大的荣幸。”
众人围坐一桌,气氛温馨而热闹。
苏满仓端起酒杯,感慨万分:
“今天是我们苏家小馆正式开张的日子,今天能来个开门红,全靠大家的努力。
我提议,咱们先干一杯,祝苏家小馆生意兴隆,也祝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干杯!”
众人纷纷响应,清脆的碰杯声中,洋溢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席间,大家谈笑风生,分享着各自的喜悦和期待。
码头这边的人流主要是集中在早上和白天,傍晚的时候船工就下工回家了。
为了安全起见,商船基本上都不会选择夜晚靠岸。
所以苏家小馆也只做白天的生意。
傍晚时分,苏家一行人赶着马车往回走。
牛车上,苏满仓想起暖棚的事,
“宁宁,明日我们就不过来了,地里的白菜、萝卜要收,暖棚那边也要抓紧时间育苗了。”
“爹。”苏沐宁看向苏满仓,
“暖棚这边不用育苗,我和一个农户约好了,他是育苗高手,我让他帮我们育了一批苗。
明天我过去拿了,回来栽上就可以了。”
“唉吆,如果有菜苗那可就太好了。”
苏满仓宠溺的轻拍了拍苏沐宁的肩膀,
“还是宁宁想的周到,今年第一次搭暖棚,都忘记提前育苗了。”
回到家里,简单吃了晚饭,苏沐宁就回房了。
现在的苏沐宁138斤,虽然还是有点微胖,但是看起来匀称甚是好看。
她也不是个提倡骨干美的人,而且原主这具身体还是易胖体质,所以苏沐宁没打算减到七八十斤,那实在是太难了。
苏沐宁的目标是120斤以内,回房练完瑜伽,苏沐宁就进了空间。
空间里的菜苗是她前天才下的种,空间里的菜长的快,这才两天时间都已经可以移植了。
菜苗明天要拿回来,今晚她要把菜苗全部从地上挖起来,放在提前准备好的筐里,明天再找借口送回来。
时间紧,任务重,苏沐宁没敢耽搁,撸起袖子开始干活..................
苏沐宁蹲在空间里的肥沃土地上,手指灵巧地在泥土中穿梭,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株嫩绿的菜苗从土里拔出,尽量不损伤到它们的根系。
她的动作既快又稳,显然对这些农活已经驾轻就熟。
随着棵棵菜苗出土,苏沐宁的额头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看着菜苗数量差不多了,苏沐宁在空间里简单洗漱了一下就出了空间。
虽然空间里的床睡着非常舒服,和现代的席梦思没啥区别。
可是空间里的时间比外边快,她怕自已在里边待久了会加速衰老。
所以她从来不敢在里面过夜。
第二天一早,苏家就忙碌了起来。
苏满仓带着苏大江和苏大海去地里干活。
刘梅留在家里喂鸡喂猪,做家务和给家里几个男人做饭。
苏沐宁,张桂花还有周春红王翠兰和苏大河去苏家小馆忙活。
苏家小馆才开业没多久,只让几个女人去苏满仓不放心,所以就决定以后每日让一个儿子跟着去,既能镇场面也能好好力气活。
苏大河套好牛车,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前往苏家小馆。
清晨的阳光洒在乡间小路上,带着泥土和花草的清新气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到达小馆后,张桂花带着两个儿媳蒸包子馒头。
昨日回去前发好的面,现在用刚刚好。
“小妹这面发的真好,以前我还不知道,用老面发面这么好。”周春红看着盆子里的面忍不住感叹道。
“是啊,三嫂,老面发面虽然需要点时间,但做出来的面食更加松软有嚼劲,顾客们都喜欢。”
苏沐宁一边帮忙摆放蒸笼,一边解释道。
她心里清楚,这些看似简单的技巧,在这个时代,却成了做面食的独特优势。
王翠兰则在一旁忙着准备调制馅料,她细心地将各种食材切成细丝,拌入特制的酱料中,那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厨房,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二嫂这馅调的是越来越好了,闻着就让人胃口大开。”苏沐宁夸赞道。
等包子馒头做好开始上锅蒸了,苏沐宁就赶着牛车上街买菜去了。
蔬菜依然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她现在只需要买些肉食就好。
把需要的食材全部买好,苏沐宁刚准备赶着牛车回去,就看到一个熟人,
“云姐,你怎么在这里?”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苏沐宁的堂姐。
苏二叔和苏二婶的小女儿22岁的苏云。
苏云嫁在五十里外的李家村,李家村虽然地处偏远,却也属于南清县。
只是李家村离南清县县城比较远,苏云她们平时都是去隔壁县城赶集。
所以苏云出现在南清县城,苏沐宁有点吃惊。
苏云的夫君李涛是个读书人。
只是没什么天分,科考这么多年连个童生都没考中。
苏云的婆婆是个寡妇,她独自抚养李涛长大,又供他读书。
苏云之所以和李涛成亲,也是因为李母的娘家和李二婶的娘家是一个村的。
当时苏云和李涛在过年时同时去外祖家走亲戚。
二人当时一见钟情,苏二叔家本来是不同意苏云远嫁的。
可是苏云要死要活的坚持要远嫁,家里只能妥协。
她没记错的话苏云都已经三年没回娘家了。
看到苏沐宁,苏云愣了一下,
“宁宁?你是宁宁?家里出什么事了?你怎么瘦这么多?”
苏云看着减肥后的苏沐宁非常吃惊。
原主原来有260多斤,而现在的苏沐宁只有130多斤。
这一下子瘦了一半,属于妥妥的暴瘦。
苏云的第一感觉就是苏家出事了。
要不然这么受宠的堂妹,怎么会瘦这么多。
苏沐宁尴尬的笑笑,
“云姐,家里没事,我也没事,我只是减肥了。
以前的我太胖了,不仅不好看还影响健康。”
苏云点点头,
“宁宁现在是漂亮了,比官家小姐还好看几分。”
突然苏云脸色变了变,
“宁宁,我还有事先走了,等我事情忙完了就回家看你们。
对了,你今天碰到我的事不要告诉家人,要不然他们会担心。”
苏云说着就着急忙慌的想走。
苏沐宁连忙伸手抓住她的胳膊,
“云姐,你还没告诉我,你怎么在这里呢?”
“宁宁,我.........”
看到苏云吞吞吐吐的,苏沐宁直接急了。
“云姐!我们是一家人,有事一起解决。
你这样子只会耽误事,是你婆家出事了?还是小霞出什么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