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切!”
从昨天傍晚和苏沐宁分开后就进山的顾云洲,突然打了个打了个喷嚏。
他看着他找了半夜才找到的鹿群。
刚准备下手就被他一声喷嚏给吓跑了。
唉!
他轻叹口气,只能继续去找。
顾云洲心中暗自嘀咕,这大早上的,怎么会有人念叨他?
摇了摇头,他继续在山林中穿梭。
另一边,苏沐宁一行人刚吃过早饭,石国明就赶着牛车过来了。
他是先拉了一趟客去县城,再过来的。
苏家几个女眷带着苏乐乐,加上苏学文兄弟几个,直接把牛车坐满了。
她们先送几个孩子去了镇上私塾,然后才转道去县城码头。
“国明哥,我家想买辆牛车,想请你帮我把把关。”苏沐宁笑着道。
石国明憨厚地笑道:
“沐宁妹子,你这是要置办大物件了啊,没问题,我对牛车这些门道还算了解,等下咱们一起去集市上瞧瞧,保证给你挑匹好牛,拉车也稳当。”
“那就多谢国明哥了,有你在,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
到了码头以后,张桂花带着几个儿媳先在铺子里忙活。
石国明则和苏沐宁一起去了县城的牲口市场。
牲口市场上,人声鼎沸,各种牲畜的吆喝声、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
石国明轻车熟路地领着苏沐宁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他的眼神锐利,不时停下脚步。
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牛只,从毛色到体态,从眼神到步伐,还有牙齿,无一不细细观察。
“沐宁妹子,买牛车啊,最要紧的是看牛的精神头和力气。
你看这头,虽然看起来壮实,但眼神有些呆滞,恐怕是老了或是病过。”
石国明指着一只看似雄壮的黄牛说道。
苏沐宁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她虽不懂牛马之道,但看石国明那专业的样子,心里便多了几分信任。
他们继续前行,直到来到一个看起来颇为整洁的摊位前,那里有一头毛色油亮、眼神灵动的小黄牛正悠闲地嚼着草料。
“嗯,这头不错,年轻力壮,看这样子应该是能跑能拉的。”
石国明满意地点点头,随即与摊主开始了讨价还价。
经过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最终以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成交。
“沐宁妹子,这牛不错,你选车架子的时候也得上心,要结实耐用才行。”
石国明不忘提醒道。
苏沐宁笑着应承下来,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布置这新买的牛车,既能方便运输货物,又能兼顾家人的乘坐舒适。
两人随后又去了车行,挑选了一副结实耐用的车架,搭配上那头小黄牛,一辆崭新的牛车便诞生了。
和石国明告别后,苏沐宁赶着自家牛车去县城菜市那边买食材,脑子里一边想着明日的菜单,一边计划着要买的东西。
趁没人注意,她从空间里拿了些蔬菜出来,放在牛车上。
这些蔬菜新鲜欲滴,色泽,比市场上常见的品种更为鲜嫩。
买完需要的食材,苏沐宁赶着牛车回到码头。
张桂花几个看到苏沐宁独自赶着牛车回来,连忙围了上去,
“宁宁,这牛车不会是咱们家的吧?”
苏沐宁笑着从车辕上跳下来,
“是啊大嫂,这牛车是咱们家的,怎么样?还不错吧?”
张桂花和几个儿媳一听,顿时喜笑颜开,纷纷围着牛车转起了圈,眼里闪烁着惊喜与兴奋。
“哎呀,真是太好了!咱们家也有牛车了,以后来县城就方便多了!”张桂花拍着手,笑得合不拢嘴。
“是啊,娘,这牛能拉车还能犁地!”二儿媳王翠兰也兴奋地说道。
苏乐乐被苏沐宁抱着轻轻的摸了摸小黄牛,
“哇,小黄好乖了,乐乐喜欢。”
三儿媳刘梅则抚摸着牛背,温柔地对小黄牛说:
“小家伙,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要乖乖听话哦。”
小黄牛仿佛听懂了似的,轻轻摇了摇尾巴,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温顺。
“好了,大家先别光顾着高兴,咱们还得赶紧把这些食材卸下来吧,还有好多东西没收拾呢。”
张桂花适时地提醒大家,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动手帮忙。
搬完东西眼看到中午了,几人在铺子里简单了做了点饭,吃过饭后又忙碌了起来。
而此时的顾云洲,仍在山林间穿梭,寻找被吓跑的鹿群。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阵细微的响动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迅速循声而去,果然发现了不远处的鹿群。
这一次,他更加小心谨慎地接近,生怕再次惊扰到它们。
终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顾云洲果断出手,成功捕获了一只肥美的公鹿。
他没贪多,扛起公鹿就走,路上顺手猎了一只狍子三只野鸡五只兔子。
他对今天的收获很满意,看看时辰他加快了脚步,
“刚过午时,时间刚刚好。”
顾云洲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穿过山林抄近路去了县城外的码头。
..............
此时“苏家小馆”这边,苏沐宁正在写明天的菜单。
“苏家小馆”的菜单不是固定的,是根据时节,还有采买到的食材随时可以调整的。
她观察过了,码头上的消费人群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装卸货物的力工。
这一类都是下苦力的人,他们在吃食上比较节俭。
而还有一种是来往商人,还有码头的一些监工和衙役,这类人都有点小钱,他们也愿意消费。
为了做出特色,苏沐宁准备不定时上一些猎物,这样他们苏家小馆也会有自已的特色。
只可惜她今天没空上山打猎,要不然............
“咦,壮士你是来送猎物的吗?没听小妹说有人送猎物过来啊?”苏沐宁听到周春红的声音愣了一下,就听到外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这位嫂子好,我靠山村的猎户姓顾,我是来送贺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