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花和周春红等人闻言,也纷纷点头赞同。
她们迅速找了一块相对宽敞且显眼的地方。
铺开干净的布匹作为摊位,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茶叶蛋一一摆放整齐。
“卖茶叶蛋嘞,又香又好吃的秘制茶叶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苏沐宁清脆的吆喝声在码头边响起,很快便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过往的行人、船工和货商们纷纷停下脚步,被这的香气和热情的吆喝声所吸引。
他们围拢过来,有的好奇地询问茶叶蛋的特色,有的则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这传说中的美味。
“小姑娘,你这茶叶蛋怎么卖啊?”
一位满头大汗的船工擦着额头的汗水问道。
“大叔,两文钱一个,保证您吃了还想吃!”
苏沐宁笑眯眯地回答,一边麻利地从篮子里拿出一个热气腾腾的茶叶蛋递给他。
船工接过茶叶蛋,剥开蛋壳,一股浓郁的茶香混合着蛋香扑鼻而来,他咬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连声称赞:
“嘿,还真不错!
再来二十个,我带回去给兄弟们尝尝。”
看到这一幕,其他围观的人也纷纷掏出铜板,争相购买。
苏沐宁和周春红、张桂花、刘梅四人忙得不可开交,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摊位前的顾客络绎不绝,茶叶蛋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苏沐宁趁机向顾客们打听起码头的其他生意情况,打算日后也尝试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
“小姑娘,你们这茶叶蛋做得真好吃,以后还会来吗?”
一位常年在码头做买卖的货商问道。
“当然会来啦,大叔!
以后我们每天都会来码头摆摊,您要是喜欢,可以多来光顾哦!”
苏沐宁笑着回答,心里已经盘算着如何改进茶叶蛋的口味,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日头渐高,码头上的喧嚣也逐渐平息。
刚好石国明也赶着牛车过来看看,她们坐上牛车往家赶。
回到家中,苏满仓已经带着苏满屯和石大山几个在后院搭建新的灶屋了。
一进家门,苏沐宁便迫不及待地跑到后院查看新灶屋的进展。
只见苏满仓正指挥着苏满屯和石大山,他们三人合力搬运着砖石和木材,汗水浸湿了衣背,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和期待的笑容。
“爹,二叔,村长叔,你们辛苦了!”
苏沐宁边说边递上加了灵泉的水壶,让他们解渴。
苏满仓接过水壶,豪爽地笑了几声:
“不辛苦,不辛苦!
看着咱们家越来越好,我这心里头比啥都甜。
你画的图纸真是帮了大忙,咱们这新灶屋建起来,以后做起生意来就更方便了。”
苏沐宁环顾四周,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是啊,等新灶屋建好了,咱们还可以尝试做些其他的吃食,比如包子、馒头之类的,让咱们家的生意越做越大。”
周春红、张桂花和刘梅也陆续来到后院,看到新灶屋的雏形,都纷纷表示赞同和支持。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未来的计划,
“今天5000个茶叶蛋都卖光了,明天也只会多不会少。
咱们现在急需鸡蛋,靠山村这边的鸡蛋基本上被我们收完了。
大嫂,二嫂,三嫂,你们可以让娘家那边的人在他们村上收鸡蛋,到时候我按街上的价格收。
咱们家目前也腾不出人手收鸡蛋。”
突然苏沐宁话锋一转,
“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千万不能收时间长的,万一有坏鸡蛋就麻烦了。”
苏沐宁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周春红、王翠兰和刘梅的积极响应。
她们纷纷点头,表示会立刻着手联系娘家那边,确保能够稳定供应高质量的鸡蛋。
开玩笑收鸡蛋可是能赚银子的,而且比跑着去卖鸡蛋省事。
“小妹,你放心,我们心里有数,绝对不会为了贪图便宜而坏了咱们家的名声。”
周春红拍着胸脯保证道。
“对,咱们要的是长久生意,不能因小失大。”
王翠兰也附和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
刘梅则笑着补充:
“我这就去找我娘,让她帮忙在村里收鸡蛋,家里鸡蛋可没多少了,收鸡蛋的事要抓紧,不然会断货的。”
苏沐宁见状,心中甚是欣慰,
“好,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
反正各位嫂子和家人讲好就行,咱们的目标是为了越来越好。”
看看时间还早,下午有张桂花和三个嫂子,苏沐宁也没什么可忙的。
她就想着干脆去山上一趟,昨日太忙都没顾着上山,也不知道她那几个陷阱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