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人:扮演不良帅,谋安史之乱

第50章 对本帅的恐惧,是世人心中最后一道枷锁

加入书架
书名:
不良人:扮演不良帅,谋安史之乱
作者:
浮萍游子客
本章字数:
4432
更新时间:
2024-10-03

“大帅,您真的要走吗?”

“虽说安史之乱已然平息,但是大唐上下百废待兴,这是最需要您的时候啊。”

袁天成要前往漠北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朝野上下。

天闲星李泌闻言,那是赶忙出来挽留。

只是此行袁天成去意已决,就算是降臣都没能把他拦下,更别说李泌了。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

“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

“如今最大的麻烦已然解决,本帅的存在反而有些碍手碍脚了。”

袁天成虽然相信事在人为,但他也不是个愣头青,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横插一手。

如今安史之乱已然平息,接下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李亨和李泌应该都能应付。

如果所有事情都需要他袁天成来处理,那才是真正的破坏天道运行。

甚至李亨这个天子,也会彻底沦为傀儡皇帝,这可不是袁天成想要看到的局面。

李泌看到袁天成去意已决,当即也不在苦劝他留下。

“大帅可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袁天成闻言稍作沉吟,他此行前往漠北虽不是凶多吉少,但也肯定要耽误不少时间。

所以各地不良人以及那些兵神怪坛,还是需要妥善处理。

毕竟不良人不服圣旨,不认令牌,如果自己不在的话,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

“李泌,你可知安史之乱,为何平息的如此顺利?”

“自然是因为有大帅的运筹帷幄!”

李泌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眼神中都满是崇拜之意。

非但轻而易举的平息叛乱,而且还假安史之手肃清了朝野上下。

在他看来这位大帅那就是无所不能的神人!

殊不知就是因为这些人对大帅的盲目崇拜,才是袁天成不得不离开的主要原因。

如果自己继续待在长安,就连李亨都会认为,只要有不良帅在,大唐就不会亡。

久而久之,他就是第二个李隆基了!

“前有安史二人篡权夺位,现有天下诸侯权贵暗流汹涌。”

“但是对本帅的恐惧,是他们心中最后一道枷锁。”

“只要本帅离开长安,他们便再无任何顾及,届时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

袁天成的意思也很简单,如今高端局的安史之乱,他已经帮李亨和李泌解决了。

而且接下来他将亲自前往漠北,对付那位中原的心腹大患——漠北女神多阔霍。

在他离开期间,就算还会爆发战事,朝堂上面有李泌,军中有郭子仪和三大将星。

除非李亨跟李隆基一样犯病,怒杀三大将星并且还斩杀了李泌。

否则就凭那些边疆毛贼,断然无法撼动大唐江山。

而且正好也可以借此机会,让李亨和李泌这对君臣好好磨合一番。

“李泌,本帅知道你的才干,只要你尽兴辅佐李亨,注定能成为青史留名的贤相。”

“届时本帅自然会准许你解甲归田,追求修仙问道之法。”

袁天成知道李泌虽有大才,但是他的抱负并不在庙堂之上,而是在山水之间。

而且对于皇帝而言,这种有大才却不贪恋权柄的臣子,反而是他们最为器重的。

而且对于李泌而言,应该没有比这更好的奖励了,当即便答应了袁天成的委托。

“属下定不负大帅所托!”

袁天成满意的点了点头,并且在临行前把杨玉环的指甲,由李泌转交给了太上皇李隆基。

李隆基听到有杨玉环的消息,那就像是回光返照了一样,整个人瞬间精神了起来。

岂料那手绢里竟是包裹着十枚染血的指甲!

而且这指甲残损不堪,甚至还有干涸的血迹和……皮肉。

只是看到这些指甲,李隆基便知道杨玉环并没有直接死去,而是在棺中醒过来了!

李隆基短时间内经历了大喜大悲,喉咙一甜差点又要喷出一口老血。

高力士见状连忙在旁边劝道:“陛下,贵妃的指甲出现在这里,说明绝对有人开棺取蛊了。”

“只要那院中的铃铛还响,我们便能知晓贵妃的生死!”

言罢高力士当即便想要取院里取下铃铛,岂料李隆基突然开口道:“站住!”

“不必去试了,贵妃是死是活,如今已经不重要了。”

“至于那个铃铛……把它毁了吧!”

李隆基小心翼翼地把十枚指甲重新包了起来,只是做完了这些,他脸上便淌出了两行清泪。

这段时间他听说了很多事情,比如前段时间寿王李瑁,不顾满朝文武的非议前往了马嵬驿。

杨玉环生前如果想要吃荔枝的话,有无数人愿意跋涉潜力为她去摘。

如今在她死后,唯一一个敢拿着荔枝去祭拜她的人,唯有寿王李瑁。

此时这李隆基方才回想起来,好像杨玉环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他儿子的青梅竹马。

自己本来就是把她从亲儿子身边抢了过来,如今更是把她给活埋了!

如果杨玉环当真还活着,此刻李隆基甚至连见她的勇气都没有。

因此他直接让高力士把铃铛给毁了,彻底断了自己的念想。

“贵妃还活着,但是臣让她死的地方,在玄宗的心里。”

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实际上想要实现起来,难度也是极高的啊。

袁天成只是解决了一个区区弱化版的安史之乱,他就有种力不从心的疲惫感了。

但是大帅为了大唐,那可是鞠躬尽瘁三百年啊!

只能说,建议把心疼大帅,扣在公屏上好吧!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袁天成在前往漠北的路上,途经东都洛阳的时候,听到很多文人墨客,全都在复诵这首诗。

而且他在听到这首诗的时候,脑海里不由自主冒出来四个字——忧国忧民。

这属于是文科生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只要是杜甫写的诗,你脑子里马上就要出现忧国忧民。

如果是李白的诗,那就是浪漫主义诗人。

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应该是杜甫为数不多比较快乐的诗了。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此间事了,希望有机会可以结识一番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