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的蝉鸣在檇李城头(浙江嘉兴)织成密网时,巫礼正用算筹在夯土墙上摆出“八阵图”。她脚下的泥土混着郑国产的“蜃灰”,是礼知心改良的“混凝土”配方,连越人最锋利的青铜锄都难啃下一块。勾践蹲在她身边,断发文身上新纹了“檇李花”图腾,手中握着的木剑却刻着楚国的“熊首”——那是他从败兵处捡来的战利品。
“这‘马面’为何要凸出城墙?”勾践用木剑指着城头的敌台,额角的汗珠滴在巫礼画的防御图上。
“为了让守军三面攻敌。”巫礼用鱼肠剑鞘画出弧线,鞘上的隼纹与勾践腕上的“蛇形手环”在阳光下交叠,“就像你捕蛇时,要卡住七寸。”她想起礼知心教的流体力学,又补了一句,“凸出部分还能减少风阻,让箭射得更准。”
远处的会稽山(浙江绍兴)传来连弩试射的轰鸣,那是礼知心根据申公巫臣的“连弩图”改良的“越式连弩”,一次可发射十支淬毒短箭。夏姬带着越女在箭楼下列队,她们手中的“竹甲”用郑国产的“丝胶”粘合,竟能抵挡楚兵的铜箭。
“夫人,”范蠡捧着染血的布巾跑来,“连弩试射时,弩臂崩断,伤了三个工匠。”
夏姬接过布巾,上面的血渍呈青黑色——是弩臂木材未经干燥所致。她指向箭楼下的“ drying 棚”:“告诉工正,木材需在棚中晾足七七西十九日,每层间用越竹隔开。”她想起在郑国太卜府见过的甲骨烘干法,“还要在棚中烧‘枫香’,可驱虫防霉。”
礼知心从箭楼下来,鬓角还沾着木屑。他看着巫礼与勾践讨论城墙弧度,忽然想起在晋国教她读《考工记》的时光。勾践的木剑不小心划破巫礼的袖口,露出里面绣的“宜男草”——那是夏姬亲手所绣,与申公巫臣鸠杖上的纹饰同出一源。
“勾践,”礼知心拾起地上的弩箭,“你可知为何楚兵的箭比越兵射得远?”
勾践摇头,眼中却闪着求知的光。自檇李之战后,这个未来的越王便寸步不离礼知心,连断发都学着中原士人的样式梳理。巫礼忽然插嘴:“因为楚人用‘牛角弓’,而越人用‘桑木弓’。”她举起鱼肠剑鞘,“父亲说,弓臂的材料决定射程。”
礼知心点头,指向会稽山的密林:“越地多竹,可用‘复合弓’——竹胎蒙以牛筋角,射程可增三成。”他想起在博物馆见过的汉代弓弩,“还要改良‘望山’(弩机上的瞄准器),刻上刻度,熟能生巧。”
黄昏的檇李城头,巫礼将新制的“刻度望山”装在连弩上,对准远处的稻草人。勾践屏住呼吸,看着她闭上左眼,手指扣动扳机——十支短箭呼啸而出,竟有七支命中稻草人的“咽喉”部位。
“好!”越兵的欢呼震得城头的“太阳鸟”旗哗哗作响。允常拄着“鸠杖”走来,杖头的太阳鸟与巫礼的鱼肠剑鞘再次共鸣。他看着连弩上的刻度,忽然解下腰间的“越式剑”:“礼卿,寡君愿以此剑为质,换你教越人制弓。”
礼知心接过越剑,剑身布满菱形暗纹,与鱼肠剑的血纹隐隐呼应。他想起申公巫臣的帛书:“越剑锋利,然少韧性,需‘淬火’之术。”夏姬适时递过一碗“昆吾铁屑”:“此乃当年申公所留,混入铜液可增剑韧。”
勾践在一旁看得入神,忽然跪在礼知心面前:“先生教我!勾践愿执弟子礼,学破楚之术!”
礼知心扶起他,看见他眼中燃烧的野心,与当年公子光如出一辙,心中却想起申公巫臣的告诫:“霸者需仁心,否则终成孤家寡人。”他指向城外的稻田,越人正在收割“占城稻”——这是他从后世记忆中改良的早熟品种。“破楚先需强国,强国先需富民。”
深夜的檇李城,巫礼抱着鱼肠剑入睡,剑身突然发出清鸣。她惊醒时,看见窗纸上映着两个黑影——是楚国的黑冰台刺客,手中的“透骨钉”闪着蓝光。礼知心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徵舒,用‘鸳鸯阵’!”
巫礼握紧鱼肠剑,想起在吴国操练的阵型,猛地推开窗户,将剑鞘掷向左侧刺客。同时,夏姬的身影从房梁跃下,手中的银梭首刺右侧刺客的手腕——银梭上涂着越人秘制的“醉鱼草”汁液。
“又是你!”为首的刺客摘下面罩,竟是楚国左尹子辛的副将。他看着鱼肠剑上重新泛起的血纹,想起赤壁之战的惨败,“礼知心,今日定要你为申公巫臣陪葬!”
礼知心挥剑挡在妻女身前,却听见巫礼大喊:“父亲,看弩!”她指向城头的连弩,勾践正带着越兵将弩口转向刺客。子辛副将一愣的瞬间,十支淬毒短箭呼啸而来,其中一支正中他持钉的手掌。
刺客退去时,天边己泛起鱼肚白。巫礼看着鱼肠剑上流动的血纹,忽然问:“父亲,为什么剑只在杀楚人的时候才鸣响?”
礼知心抚摸着剑身,想起申公巫臣的遗愿:“因为它记得仇恨,但更渴望和平。”他指向会稽山的方向,那里的连弩棚正亮着灯,勾践仍在研究刻度望山,“等越国强盛了,这剑就不再需要鸣响了。”
夏姬将染血的布巾放入织箱,箱底压着申公巫臣的帛书和礼知心的“经世要略”手稿。她看着窗外越人燃起的“熏蚊草”,想起在晋国巫咸馆的药香,忽然轻声道:“或许,我们真的能在这里,为徵舒建一个没有战争的家。”
礼知心握住她的手,感觉到鱼肠剑的剑柄正在降温。巫礼抱紧父母,看着鱼肠剑上渐渐淡去的血纹,想起勾践说的“十年生聚”。她忽然明白,父亲的“止戈为武”,不是不战,而是以战止战,用越地的坚韧,织就一张终结乱世的大网。
黎明的会稽山传来猿啼,与檇李城头的连弩试射声交织。巫礼举起鱼肠剑鞘,鞘上的隼纹与东方的朝阳共振,仿佛在预告着,当越地的连弩射穿楚人的坚甲,当勾践的“鸟葬”文化遇见中原的筑城术,一个新的时代,正随着她手中的剑鞘,缓缓拉开序幕。而黑冰台的阴影,仍在越地的密林深处,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