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己上官婉儿

第二十三章:太液冰裂密道启,紫宸烛烬玉音沉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的知己上官婉儿
作者:
礼知心
本章字数:
3650
更新时间:
2025-06-08

初七夜的长安像被封进了水晶棺,连风都冻得僵首。我伏在太液池西岸的芦苇丛中,睫毛上凝着霜花,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冰碴刺入肺腑。腕间的碎玉串以七息为周期发烫,缠枝莲玉佩的裂痕处泛着幽光,像一道未愈合的伤口在脉动。阿忠蹲在身侧,刀柄上的霜花簌簌落在我手背,他压低声音时,白气在月光下凝成雾凇:“郎君,水闸下的冰面有蛛网纹。”

冰层下传来极轻微的“咔嚓”声,如同冬芽破土时顶碎冻土的细响。我贴住冰面,掌心的玉佩突然灼烫——那热度不是来自体温,而是从玉石内部渗出,带着龙脑香的余韵。月光透过薄冰,映出一道银线般的裂缝,像谁用金错刀划开了冰镜。阿忠匕首刺入冰面的瞬间,裂缝应声扩成三尺见方的洞口,腐叶味混着水汽扑面而来,其中竟夹杂着婉儿惯用的龙脑香——她果然在水下留下了引路的熏香。

“娘娘用龙脑香融冰。”阿忠点亮火折子,火苗在寒夜里颤了颤,照亮密道入口垂落的冰棱。密道内弥漫着陈年潮气,石壁上的缠枝莲浮雕被磨得发亮,那是婉儿二十年前随武则天改建宫城时的手笔。我摸着石壁上的刻痕,指尖触到一处微凹的梅花印记,花蕊处嵌着半粒干涸的朱砂——这是她独有的“半开梅”标记,当年在掖庭局,她总说“花开半朵,才好续笔”。

“看上面。”阿忠用火折子照向洞顶,铁链摩擦声突然密集如鼓点。我这才发现洞顶悬着十八柄环首刀,刀刃在火光中泛着蓝莹莹的冷光。碎玉串突然降温,凉意顺着腕脉爬进心口,指引我看向脚下的青砖——第三块砖上刻着半朵残莲,莲心处有个极浅的指痕。“是《梅花易数》的离位!”我话音未落,阿忠己拽着我踏向砖块,十八柄刀擦着头皮落下,刀风刮得火折子险些熄灭,刀刃嵌进地面时震起的冰屑溅在脸上,刺痛难忍。

“娘娘用陆游的诗做了机关提示。”阿忠捡起刀下的铜片,上面刻着半首残诗:“‘零落成泥碾作尘’——下一句是‘只有香如故’,所以要踩在有香灰的砖上。”他指了指砖缝里的浅红粉末,正是龙脑香燃烧后的余烬。我忽然想起那年在承香殿,婉儿教我辨识香料时曾说:“龙脑香燃尽成灰,色红而不散,可作暗记。”

密道尽头的石门虚掩着,烛光从门缝渗出,将婉儿的影子投在石壁上。她临窗而立,素衣上泼满朱砂,像雪地里绽开的红梅。腕间的碎玉串与我遥相共鸣,突然爆发出强光,照亮了殿内埋伏的羽林军——他们藏在帷幔后,甲叶的反光在烛火下明明灭灭。“有刺客!”领头校尉挥刀扑来,刀风带着酒气,显然是喝了韦后赏赐的“壮胆酒”。

婉儿却不慌不忙,将手中紫毫笔掷向烛台。笔杆撞在烛台边缘,火油泼溅在帷幔上,瞬间腾起半人高的火焰。“三息后爆破!”她叩击石壁的节奏与碎玉串的震颤完美重合,那是我们在掖庭局时独创的 Morse 码——三短一长,代表“生”。阿忠立刻将浸了火油的布团塞进石缝,爆炸声中,密道与地窖轰然贯通,碎石飞溅时,我看见婉儿袖口滑落,露出腕上未愈合的齿痕,那是韦后用金错刀逼问时留下的青紫色印子。

“知心,你竟能解我‘半开梅’的暗号。”她的指尖冷得像冰,触到我腕间玉佩时却猛地一颤,仿佛那玉石能传递跨越时空的温度。我这才发现她素衣下的中衣染着暗红,不是朱砂,是血。“韦后给我灌了‘牵机引’,”她从齿间吐出一粒蜡丸,“我用龟息散吊住心脉,只能撑到丑时。”蜡丸裂开,里面是墨绿色的解药,散发着腥甜气。

冷箭破窗而入的瞬间,我本能地将婉儿推到身后。箭镞擦着肩胛钉入铜柱,羽翎上的金线在火光中晃出残影。婉儿拔出箭杆时,我看见她指甲缝里凝着血痂——那是强行抠挖地砖藏密信留下的伤痕。“还记得你说的‘飞机’吗?”她忽然笑了,血沫顺着嘴角溢出,滴在我手背上,“我画了图样,藏在……”话未说完,角楼的梁木在火中发出爆裂声,燃烧的横梁砸落,碎玉串的光芒与火光交织,映出她发间的竹刻梅花簪——簪头断口处卡着半片纸笺。

“走!”阿忠砍断铁链,暗渠的水流涌进地窖,冰冷刺骨。婉儿拽着我冲进水中,水流带着我们漂向太液池。当第一缕晨光爬上宫墙时,我们躲进玄武门的夹城,她从发髻里取出纸笺,上面是用胭脂画的飞机草图,机翼处题着:“知心亲启,杏花村酒坊己置,可作‘千里舟’泊处。”

渭水在远处奔腾,婉儿腕间的碎玉串终于恢复温润。我摸着掌心的血痕,那是她按在我伤口上的指印,忽然想起那年在掖庭局,她分我半块窝头时,指尖也有这样的薄茧。太液池的冰面开始碎裂,浮冰撞在岸边,发出清越的响声,像谁在轻叩玉盘。我知道,婉儿用碎玉为契,在历史的夹缝里,早己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江南的路,而紫宸殿的烛火,不过是这场跨越千年约定的序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