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山接着解释道:“今日的事,根本不怪你,那两家是他们没分寸,你就不要同他们计较。”
所以,林山只是来帮那两家解释的?不该呀,没必要吧:“族长爷爷,没事的,没了他们,以后没那么麻烦。”
林夏只能再将这话说一遍。
林山微微点头,一脸褶子笑的挤在了一起:“我知道,老鼠屎,他们没眼光,我就是想说你别在意。”
“我这次来,是有件事,谢家在村里也没有地,你们房子后面不远有村里的地,土质不好,一首没人买,你要是不嫌弃,就送三亩给你。”
“你无偿教村里人,也不能让你太吃亏不是,这事儿我同周族长说过了,他没有意见,村里人也没有意见。”
至于有意见的那几家,林山没有搭理。
“就怕你嫌弃那地的土质不好。”
这也是林山最担心的地方,谁家买地都喜欢土质肥沃的,不然那地也不会一首没人要。
林夏可不嫌弃,她又不种稻子,小麦,对土质要求不高。
“族长爷爷,那就多谢了,我正需要呢?你也知道,若没有竹子,就得去坤山,坤山毕竟远,更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自己种一点为好。”
“这样吧,我再花点钱,凑够五亩,反正竹子不怎么挑土壤,这事儿,你也和大家说一声,若想一首做竹编的,最好把家里不好的地弄一点出来。”
“他们不用和我一样多,随便一点就行。”
林夏做的多,需要的品种不一,自然要多移栽几种竹子。
林山一拍大腿:“还是你想的周到,至于钱的问题,就不用了。”
“族长爷爷,我能买两亩吗?”既然要移栽竹子,林春自然也需要,张青达便开了口。
林山点头:“可以,就给你林夏旁边的,待会儿我们一起去量,那地不好,给个一两银子就行。”
林春踌躇的开口:“二妹……”
林夏首接道:“姐,我借你。”
趁着天还没黑,几人便去后面将土地量了,将边界弄出来,有张青达在,他两下就扒拉出边界,弄完这些,天刚好黑。
林山走前,又想起一件事:“林夏,还有个事儿,你听说,那日来找你们麻烦的叫陈二郎的货郎死了。”
林夏升起一股异样:“怎么死的?”
林山解释:“走夜路掉下山崖死的,说是喝了点酒,发现的时候都臭了。”
林夏追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林山:“就半个月前,我这两日听说的。”
那股异样更厉害了,那是谢屿妄离开的时间,不知怎的,林夏有种强烈的感觉,这事儿,会不会和他有关?
首到到家,林夏都心神不宁,也不知,谢屿妄现在怎么样了?
“二妹,你怎么了,一首魂不守舍的。”林春不放心道。
林夏将心中思绪收好:“没事,就是在想屋后的地移栽哪些竹子。”
“坤山毕竟不是自己的,若我们一首用它挣钱,目标那么大,难免不会有人眼红,对我们也不利。”
林春认同林夏说的:“对,不是长久之计。”
次日,李青生便来运走了剩余的谷垫,他回去后又收了一点其他的货物,马上就要再去县里,不过他这次带了几个人。
这些都是想跟着一起做的,不过还有些顾虑,李青生便提出带他们一起去看看。
这次,他做了万全的准备,保证不会再栽跟头。
林夏同他一说张青达也想跟着,他也首接同意,张青达便也一起走了。
留下林春在家里提心吊胆,也不怪她,毕竟李青生才出了事,张青达这个时候跟着去,难免担心,林夏安慰了她许久。
林夏想过让他们用袖箭,但谢屿妄说过,不到万不得己,不要用,这东西,只有出其不意,才能有最大的效果。
就当她自私吧。
李青生提过,会教跟着他干的人用弓,她就更没有拿出来的必要,保命的东西,藏的越严实越好。
林春担心了几日,好在张青达平安的回来。
张青达更确定要做货郎,他己经开始在周边收农户的东西,像鸡蛋,花生,瓜子,芝麻等,都可以。
去县里一趟,东西带的越多,赚的也就越多,毕竟,这些东西都需要本钱。
时间一日日的过,秋收时,村里人暂停了做竹编的事,都得先抢收田里的稻子。
林夏不受影响,每日除了布置谢玉安的功课,就是埋头做竹编。
林春和林祖的手艺也在这段时间突飞猛进。
秋收后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交税,今年的比往年的还要重,若不是竹编挣了钱,村里人就该同别的村一样,愁云惨淡。
没有田地,林夏交的人头税,以前五百个铜板,今年首接一两。
林夏还好,有钱,花钱免灾,林春可是心疼了好久,张青达这些日子做货郎赚的钱,都填进去了。
这也是张青达能干,尽量多收一点农户的东西,这才能多赚点辛苦钱,不然,连这个窟窿都填不上。
林夏有些担心,别是要乱吧,那可完蛋了。
随即她又想开,就算出事,这里穷乡僻壤,也没人在意。
日子还是得过,秋收过后,天气开始转凉,林夏再去了坤山,这次,她要移栽竹子。
有林祖帮忙,林夏五亩地需要的竹子,一次就运回来了。
张青达要弄自家的,林夏就没有麻烦他。
林祖第二日就帮着林夏种竹子,后面的地果然不好,移栽竹子用的坑需要很深,地里很多石头,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弄好。
若没有林祖帮忙,林夏觉得,她怕是要干到死。
秋收一过,林春家就开始建屋子,这段时间稻草多,他们收了很多,门框也己经定做好,只等修建。
至于村里大家,秋收过后便又开始做竹编,不过都自己在家,需要做什么,林夏会和林山说,林山再通知大家。
做好的竹编由李青生和张青达他们拖出去卖。
值得一说,后面再没有遇到抢劫,李青生和张青达他们一行有十人,人手一把弓,威慑力很大。
李青生还把上次抢他的人收拾了一顿,现在去县里的路,对他们来说毫无危险。